孙波
- 作品数:1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耳道副耳伴第三鳃裂瘘1例被引量:1
- 2020年
- 1临床资料,患儿,女,22个月,家属诉患儿自出生即发现右耳外形异常,右颈部见一“针尖”大小瘘口,常有液体流出,无明显不适感。于2017年8月7日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查体见患儿面部表情肌运动自如,右耳屏形态异常增大,约1.5 cm×2.0 cm,右耳屏前可见一肿物,约0.2 cm×0.2 cm大小,触之软骨样感;右侧胸锁乳突肌下1/3前缘可见一“针尖”大小瘘口,有清亮液体流出,余未见明显异常(图1)。
- 叶伟龙孙波
- 关键词:副耳发育畸形
- 浸润深度与口底鳞状细胞癌颈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究浸润深度(DOI)与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并确定DOI预测早期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的最佳截止值。方法:收集30例口底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颈淋巴转移情况,并调阅患者病理玻片,测量肿瘤原发灶DOI,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OI≤5mm组转移率为14.3%,5mm10mm组转移率为87.5%,经Fisher精确检验,P=0.002(<0.05),通过ROC曲线统计分析,确定DOI预测早期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的最佳截止值为5.5mm。结论:DOI和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DOI预测早期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的最佳截止值为5.5mm。
- 周传清张千骥张福胤孙波隋馥勇
- 关键词:颈淋巴转移
- 甲状舌管乳头状癌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7年
- 甲状舌管癌(thyroglossal duct carainoma,TDCa)是发生在甲状舌管残余或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duct cyst,TDC)内的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自1911年Brentamo等首次报道以来,全世界共报道200余例,国内报道较少,均以个案报道为主。本文报道1例甲状舌管乳头状癌,结合文献对其病例特点、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 隋馥勇Sherin E John王劲之张褔胤孙波
- 关键词:文献复习甲状舌管囊肿DUCT甲状舌管癌个案报道病例特点
- 细胞外囊泡miRNA在口腔鳞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O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9位[1]。90%的口腔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为鳞状细胞癌[2],其常见于45岁以上成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原因与生活方式、环境、基因相关。OSCC可发生在口腔任何部位,最常见于舌和口底。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晚期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可发生远处器官转移,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4]。
- 赵鹏程陈莹刘婷姣孙波
- 关键词:区域淋巴结转移口底无症状
- 牙源性影细胞癌1例
- 2021年
- 患者,男,65岁,诉自觉左上后牙区肿痛6月余,腭侧黏膜轻度按压痛,1个月后疼痛放射至左侧眶外侧、鼻翼旁。于2018年1月3日至大连市口腔医院取组织活检,病理结果经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会诊,诊断左上后牙区牙龈为牙源性癌,符合牙源性影细胞癌的表现。回当地诊所行静滴抗炎治疗1周后,2018年1月10日至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求诊。
- 叶伟龙马国武孙波
- 关键词:牙源性
- 髁状突肿瘤20例诊断治疗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髁状突常见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例髁状突肿瘤患者,术前行CT定位,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并对其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具体术式、术后髁状突的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中14例采用耳前切口入路,6例采用下颌下切口入路,根据肿瘤切除后髁状突与关节顶间距大小的不同,采用直接关节成形术或喙突移植重建术,2例病情严重的患者肿瘤摘除后同期行正颌外科手术。20例患者术后髁状突不适及张口受限症状改善或消失,瘢痕浅,面部外形满意,无面神经损伤症状。复查6~48个月,均无肿瘤复发。结论颌面部CT对于髁状突肿瘤的定位及诊断至关重要。髁状突肿瘤应根据肿瘤性质、肿瘤大小及肿瘤切除后患者的咬合关系,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
- 王劲之孙波尚奕杉隋馥勇
- 关键词:CT手术
- NAMPT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五大肿瘤,每年新增病例约644000例。临床上,头颈部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为主,然而常难以根治性治疗,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 王劲之孙波
- 关键词:头颈部恶性肿瘤NAMPT根治性治疗联合放化疗乳头状甲状腺癌滤泡状甲状腺癌
- 腮腺低度恶性筛状囊腺癌3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 2020年
- 低度恶性筛状囊腺癌(low-grade cribriform cystadenoca-rcinoma,LGCCC)是一种在临床上极为罕见的唾液腺肿瘤,本文将大连医科学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至2017年间的3例临床腮腺LGCCC病例报告如下。一、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66岁,右腮腺肿物3个月余,临床查体肿物呈椭圆形,质地坚韧,活动度可,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轻微按压痛.
- 张准赫孙波
- 关键词:临床查体唾液腺肿瘤腮腺活动度
- 唾液细胞外囊泡miRNA辅助口腔鳞癌诊断与术后评估
- 2021年
- 目的分析唾液源细胞外囊泡中miRNA在OSCC诊断及术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比较17例OSCC患者与11例健康人群的唾液细胞外囊泡总miRNA的表达差异;6例OSCC患者术前血液与唾液细胞外囊泡中miR-21-5p的表达差异;7例OSCC患者术前与术后1月唾液细胞外囊泡的miR-21-5p、miR-486-5p、miR-512-3p、miR-412-3p、miR-10b-5p的表达差异。结果OSCC患者的唾液细胞外囊泡中总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总RNA浓度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miR-21-5p和miR-10b-5p在OSCC患者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OSCC患者术前血液和唾液细胞外囊泡中miR-21-5p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呈正相关;miR-21-5p在OSCC患者术后表达显著下调。结论唾液细胞外囊泡中miR-21-5p和miR-10b-5p可作为一种辅助OSCC诊断的标志物;而术后miR-21-5p的表达在手术效果评估中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叶伟龙赵鹏程马国武孙波
- 关键词:MIRNA口腔鳞癌
- 来源于腺牙源性囊肿的下颌骨中心性粘液表皮样癌伴颈淋巴结转移1例并文献回顾
- 2024年
- 粘液表皮样癌(MEC)是最常见的小唾液腺恶性肿瘤,常好发于腭腺,占所有唾液腺恶性肿瘤的30%~40%[1]。其中原发于颌骨的粘液表皮样癌极为罕见,至今仅报道约170例[2]。由于其罕见,对于颌骨中心性粘液表皮样癌的来源及治疗选择还没有概述。本文报道一例下颌骨中分化中心性粘液表皮样癌(CMEC)伴颈淋巴结转移并文献回顾。
- 张千骥周传清张福胤孙波
- 关键词:颈淋巴结转移粘液表皮样癌小唾液腺恶性肿瘤下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