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渝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儿童
  • 5篇孤独症
  • 4篇谱系
  • 4篇谱系障碍
  • 4篇孤独症谱系
  • 4篇孤独症谱系障...
  • 3篇治疗儿童
  • 2篇智力
  • 2篇精神疾病
  • 2篇静灵口服液
  • 2篇口服液
  • 2篇疾病
  • 1篇导管未闭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导管未闭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抽动障...
  • 1篇多动症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张渝
  • 5篇魏华
  • 4篇程茜
  • 3篇王敏建
  • 3篇梅其霞
  • 1篇吕铁伟
  • 1篇张天秀
  • 1篇代英
  • 1篇向平
  • 1篇刘永芳
  • 1篇倪思利
  • 1篇谢小芬
  • 1篇李谧
  • 1篇李勇刚
  • 1篇刘娟
  • 1篇余阳

传媒

  • 2篇中成药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临床比较
2022年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MR)的临床效果,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诊断为PDA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并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脏彩超等。 结果 共纳入183例患儿,分为介入组(共123例,其中中度反流95例,重度反流28例)和结扎组(共60例,其中中度反流45例,重度反流15例)。术后1月随访发现,介入组重度反流有17例改善,中度反流有45例改善;结扎组重度反流有13例改善,中度反流有22例改善,二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半年随访,介入组重度反流共有27例改善,中度反流共有80例改善,结扎组重度反流共有13例改善,中度反流共有42例改善,二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年,介入组重度反流共有27例改善,中度反流共有93例改善,结扎组重度反流共有13例改善,中度反流共有42例改善,二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扎组中有5例患儿同时行二尖瓣成形术,其中4例于术后半年内恢复为轻度反流,1例病情反复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改善为轻度反流。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为8-9%,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经导管介入封堵及外科单纯结扎动脉导管均可有效改善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及部分病变较轻器质性二尖瓣反流的程度,两种手术方法均安全有效;但对于合并明显二尖瓣解剖病变,尤其是伴有明显左心扩张及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则建议在处理PDA的同时积极处理二尖瓣可能预后更好。
张渝李谧李勇刚吕铁伟向平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反流介入封堵术二尖瓣成形术
静灵口服液联合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合并短暂性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观察静灵口服液联合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合并短暂性抽动障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门诊儿童多动症合并短暂性抽动障碍者分为单用利他林的对照组(44例)和静灵口服液联合利他林的治疗组(50例),经4月治疗后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判比较,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静灵口服液联合利他林对于多动症的症状改善显效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抽动障碍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灵口服液联合利他林在治疗儿童多动症合并短暂性抽动障碍患者中有较好疗效。
王敏建魏华张渝梅其霞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短暂性抽动障碍利他林静灵口服液
氟伏沙明治疗儿童拔毛癖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观察氟伏沙明治疗儿童拔毛癖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DSM-Ⅳ诊断标准41例儿童拔毛癖患者分为对照组(17例,不接受药物治疗)和治疗组(24例,采用氟伏沙明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12周,以儿童焦虑量表、儿童抑郁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疗效,以TESS量表评定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于治疗后4周儿童焦虑量表分值[(59.75±12.35)分]、儿童抑郁量表分值[(24.95±7.68)分]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分值[(3.79±0.93)分]与对照组分值[(69.25±17.47)分,(30.83± 10.26)分,(5.41±1.33)分]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12周儿童焦虑量表分值[(36.32±8.58)分]、儿童抑郁量表分值[(16.38±5.46)分]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分值[(2.54±0.78)分]与对照组分值[(72.35±30.81)分,(31.29±11.73)分,(5.08±1.57)分]比较也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4周,儿童焦虑量表分值[(59.75±12.35)分]、儿童抑郁量表分值[(24.95±7.68)分]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SI)分值[(3.79±0.93)分]较治疗前[(71.50±20.65)分,(31.60±10.40)分,(5.88±0.68)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2周儿童焦虑量表分值、儿童抑郁量表分值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SI)分值较治疗后4周分值明显降低(P<0.05);临床疗效总评量表(GI)分值治疗后12周[(1.54±0.59)分]与治疗后4周[(2.96±0.69)分]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 氟伏沙明治疗儿童拔毛癖疗效好、安全性高.
王敏建倪思利魏华张渝
关键词:氟伏沙明拔毛癖儿童精神疾病
静灵口服液联合利培酮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静灵口服液联合利培酮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门诊儿童孤独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46例)和治疗组(静灵口服液联合利培酮,58例),治疗前和治疗后3月采用CONNER父母评定量表和临床疗效总评价量表(CGI)评定疗效;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3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治疗3月后,CONNER父母评定量表的评定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总评价量表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4周和3月后,副反应量表的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灵口服液联合利培酮治疗儿童孤独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副作用小。
王敏建张渝魏华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精神疾病利培酮静灵口服液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母亲生活质量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更好的改善ASD儿童的家庭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养育者心理健康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ASD儿童的母亲(n=65)纳入观察组,同期正常健康儿童母亲(n=57)为对照组。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对二组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母亲生活质量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 <0. 01)。ASD组母亲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亲。母亲的年龄和家庭收入是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 <0. 05)。结论:ASD儿童母亲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母亲,在进行家庭干预模式的培训时,母亲需要得到更多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为患儿的康复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魏华刘永芳刘娟代英罗进美张渝梅其霞程茜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母亲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180例6-12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智力特征分析
魏华梅其霞张天秀张渝程茜
不同发育水平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语言状况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不同发育水平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语言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103例AS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发育诊断性量表评估患儿发育水平,分成发育或智力正常组和异常组(包括轻度异常、中重度异常);根据年龄分成2~3、4~6、7~8岁组。采用Pearsonχ^(2)或Fisher精确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H检验对比分析不同发育水平、不同年龄ASD患儿的语言情况,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语言能力与孤独症核心症状的关系。结果103例ASD患儿中,男86例、女17例,年龄(5.5±1.5)岁,正常组61例、异常组42例(轻度异常32例、中度异常10例)。3个年龄组间的发育测评分数、整体语言、听力理解、表达、句法和语义的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组中语言能力异常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发育异常组的检出率[49.2%(30/61)比100.0%(42/42),P<0.01]。正常组的听力理解、语言表达、语义、句法的分数均显著高于轻度、中重度异常组(89±13比76±11、71±8,80±12比66±8、58±7,92±14比78±14、71±11,83±10比71±8、64±5,F=18.61、29.69、17.26、29.35,均P<0.01)。异常组的语言能力同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之间均无相关关系(r=-0.02~0.58,均P>0.05);正常组的语言能力与社会互动、重复刻板及局限兴趣行为均无相关关系(r=0~-0.22,均P>0.05);正常组的整体语言、听力理解、语义、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交流均呈负相关(r=-0.28~-0.36,均P<0.05),句法与沟通交流无显著相关关系(r=-0.24,P>0.05)。结论大部分ASD患儿有语言发育障碍,以表达落后和句法异常为主;发育水平越差语言障碍程度越重,即使发育水平正常的ASD患儿中也会存在语言发育障碍;ASD患儿的语言能力同核心症状间的相关性较小。
韦秋宏张渝何燕牟燕程茜
关键词:儿童发育智力
孤独症筛查量表在早期识别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9
2021年
目的探讨孤独症筛查量表早期识别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临床价值。方法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并完成ASD筛查及诊断性测试的2 571名儿童为研究对象,最后确诊ASD 2 074例,全面发育迟缓(GDD)261例,发育性语言障碍(DLD)206例,正常发育儿童30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改良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和孤独症行为量表(ABC)筛查ASD的最佳阈值及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M-CHAT量表筛查ASD的灵敏度较高(88.3%),特异度较低(36.0%);其灵敏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在16~<48月龄儿童中,其灵敏度大于80%。ABC量表筛查ASD的特异度较高(87.3%),灵敏度较低(27.2%);运用ROC曲线方法得出其最佳截点值为47.5分。联合M-CHAT和ABC量表筛查ASD,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特异度为85.8%,灵敏度为56.6%。结论 M-CHAT量表筛查ASD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在16~<48月龄儿童中的筛查效果相对较好。ABC量表筛查ASD特异度较高,但灵敏度较低。基于联合M-CHAT和ABC量表筛查ASD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法识别ASD的效能较好。
韦秋宏谢小芬戴婧婧余阳张渝程茜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