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涛

作品数:10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商洛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灌流
  • 2篇预后
  • 2篇中毒
  • 2篇溶栓
  • 2篇疗效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静脉溶栓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灌流
  • 2篇病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溶栓
  • 1篇动脉溶栓
  • 1篇心跳

机构

  • 10篇商洛市中心医...
  • 2篇山东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作者

  • 10篇廖涛
  • 3篇王小军
  • 3篇刘明
  • 2篇程辉
  • 2篇菅向东
  • 1篇党珊

传媒

  • 4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早期选择动脉内溶栓与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抢救治疗中实施超早期静脉溶栓与超早期动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确诊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溶栓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治法,实验组施行超早期动脉溶栓治法。比较两组疗效、安全性与不同时间下的NIHSS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3~72 h,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其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患者最终疗效表现更佳,神经缺损恢复更好,各类出血事件的风险更低。
徐瑰翎廖涛万治平
关键词:动脉溶栓静脉溶栓溶栓安全性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NSE、S-100β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2
2020年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一周一个疗程,均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2周的血清NSE、S-100β、NGF、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SE、S-100β、N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SE、S-100β水平为(11.48±2.10)μg/L、(1.21±0.21)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8±2.31)μg/L、(1.48±0.22)μg/L,NGF为(118.12±10.4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5.68±10.2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分别为(11.21±1.32)ng/L、(28.12±4.10)ng/L、(3.85±0.57)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8±1.45)ng/L、(35.28±4.30)ng/L、(4.98±0.8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略低于对照组的1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NSE、S-100β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徐瑰翎万治平廖涛
关键词:阿替普酶神经生长因子疗效
急诊脓毒血症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疾病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究急性脓毒血症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75例,依据患者病情将其分为脓毒症组(轻度脓毒血症)、重度组(重度脓毒血症)和休克组(脓毒性休克),比较三组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28 d病死率。对比28 d存活者和死亡者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AST、ALT、SCr、BUN、TSH、T 3、SOD、MDA、GSH-PX,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血清SOD、MDA、GSH-PX水平与APACHEⅡ评分、AST、ALT、SCr、BUN、TSH、T 3、28 d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和休克组APCHEⅡ评分和血清AST、ALT、SCr、BUN、MDA水平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休克组显著高于重度组(P<0.05);重度组和休克组血清TSH、T 3、SOD、GSH-PX水平均显著低于脓毒症组,休克组显著低于重度组(P<0.05)。脓毒血症死亡者APCHEⅡ评分和血清AST、ALT、SCr、BUN、MDA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者,血清TSH、T 3、SOD、GSH-PX水平均显著低于存活者(P<0.01)。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SOD和GSH-PX水平与血清AST、ALT、SCr、BUN水平和APCHEⅡ评分、28 d病死率显著负相关,与血清TSH和T 3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氧化应激指标MDA水平与血清AST、ALT、SCr、BUN水平和APCHEⅡ评分、28 d病死率显著正相关,与血清TSH和T 3水平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器官功能损伤和预后不良显著相关,可作为患者病情和预后判断的潜在指标。
王小军廖涛
关键词:脓毒血症病情器官损伤预后
触珠蛋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触珠蛋白(HP)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CI患者150例(研究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血清HP水平,分析HP水平与ACI病灶大小、疾病严重程度及3个月随访预后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占比及血清H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高血压和HP表达水平为ACI发病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P水平与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间显著正相关(r=0.775、0.786,P<0.05)。预后不良患者糖尿病和高血压占比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入院时NIHSS评分和血清HP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和HP水平为ACI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HP水平是ACI发生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表达水平与梗死病灶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显著正相关,可作为临床ACI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及预后预测的生物学指标。
廖涛刘超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触珠蛋白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预后
服毒-血液灌流时长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临床意义初探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讨论服毒一血液灌流时长与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在我院行血液灌流医治的5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据血液灌流时长分三组。A组:服毒一血液灌流时长小于4h;B组:服毒一4h≤服毒一血液灌流时间<8h;C组:8h≤服毒一血液灌流时长<12h。对比A,B,C三组脏器损伤状况、死亡率以及死亡患者存活时间等,分析服毒一血液灌流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28d内死亡36例。A、B、C三组死亡例数为8例、15例、13例,A、B、C三组死亡率分别为50.00%、70.00%、92.85%,三组28d的病死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三组间ALTmax、SCrmax、AMYmax和Pa O2min水平。各组患者在急性脏器损伤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P<0.05)。结论:百草枯农药中毒不超过4h开始HP可以显著缓解靶器官受损,减少患者病死率。
廖涛刘明菅向东
关键词:急性百草枯中毒
尼可刹米与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发呼吸衰竭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尼可刹米与纳洛酮分别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尼可刹米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命体征、动脉血气以及临床结果进行考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变幅度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尼可刹米与纳洛酮分别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纳洛酮对于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改善均有更好的作用。
文申英王小军廖涛程辉党珊
关键词:AECOPD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尼可刹米纳洛酮
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0~6h内发病的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0~6h内发病未给予静脉溶栓的脑梗死患者7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NHISS评分与对照组24h、7d、30d、90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90d m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3例脑出血,1例牙龈出血,1例反应性高血压,均经治疗后痊愈.对照组出现1例脑出血,1例牙龈出血,1例牙周过敏,1例恶心,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早期应用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mRS与NHISS评分,且安全性高.
廖涛刘明
关键词:静脉溶栓脑梗死
胡蜂蛰伤187例救治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探讨胡蜂蜇伤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近5年来接诊救治的187例胡蜂蜇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胡蜂蜇伤后的临床表现,救治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87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43.8岁,多数(51.3%)患者蜇伤部位在3~5处,且多数(70.1%)患者在1~3h内就诊。留院时间为5~13d(平均7.6d)。2常见临床症状为剧烈疼痛、焦虑、烦躁不安、心悸、胸闷。37.4%的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心肌损害。3治疗方案主要为激素抗过敏,补液,利尿,碱化尿液等。对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积极采取血液透析治疗。其中,在蛰伤1~3h内就诊的14例患者,肝肾功能受损经积极治疗均痊愈。4除5例死亡外,其余182例患者均存活。其中165例临床治愈,17例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结论:胡蜂蜇伤需尽早救治,积极进行蜇伤局部处理,给予抗过敏,补液利尿,减轻重要脏器心、肝、肾功能损害。监测血尿常规,凝血系列,肝肾功和心肌酶等指标,短期内有肝肾功损害应尽早行血液透析是减少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廖涛刘明
关键词:急救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对呼吸心跳骤停大鼠海马组织及ATP、LA表达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究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对呼吸心跳骤停(CA)大鼠海马组织及三磷酸腺苷(ATP)、乳酸(L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平均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无差异对照组(NS组)和一氧化碳释放分析组(CORM组),制备心跳骤停大鼠模型,分别比较大鼠窒息后的相关指标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检测3组大鼠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和ATP、LA含量的变化;用TUNEL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海马细胞凋亡情况;用HE、尼氏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及观察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和NS组大鼠相比,CORM组大鼠出现自主心率时间明显减少(P<0.05),复苏成功率升高,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NS组和CORM组大鼠窒息至CA时间和心肺复苏后MAP值比较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NS组大鼠血清中NSE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5),干预后的CORM组大鼠血清中NSE水平明显低于NS组(P<0.05)。和NC组相比,NS组大鼠脑组织中ATP的含量明显减少,LA的含量显著增多(P<0.01);干预后的CORM组和NS组大鼠相比,ATP含量明显增高,LA含量得到了明显的抑制(P<0.01)。TUNEL、HE和尼氏染色结果发现,NS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大量凋亡,且细胞出现部分变性,排列紊乱,胞浆水肿明显,细胞周围间隙增宽,海马神经细胞尼氏体减少,NS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各细胞器结构破坏,线粒体肿胀,部分出现空泡,嵴排列不规则;和NS组大鼠相比,CORM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得到抑制,且海马组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CO释放分子可改善心跳骤停大鼠复苏效果和海马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同时能增加能量代谢中ATP的含量,减少LA的含量,进而保护脑组织。
廖涛刘超
关键词:呼吸心跳骤停海马组织三磷酸腺苷乳酸
血液灌流联合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接诊收治的52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灌流组和非灌流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血液灌流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呼吸衰竭时间、阿托品使用总量、CHE恢复到30U、住院时间均较非灌流组低;服用有机磷农药至6h以内接受灌流治疗的患者昏迷时间较服用有机磷农药6h以上接受灌流治疗的患者低。结论:血液灌注联合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文申英王小军廖涛程辉祝传智菅向东
关键词:有机磷化合物血液灌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