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宏丽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语言
  • 2篇克里斯蒂娃
  • 1篇语言表征
  • 1篇语言形象
  • 1篇语言学
  • 1篇语言学理论
  • 1篇肢体动作
  • 1篇身体书写
  • 1篇实验小说
  • 1篇世间
  • 1篇视域
  • 1篇视阈
  • 1篇女权
  • 1篇女性
  • 1篇主体观
  • 1篇诙谐
  • 1篇消解
  • 1篇小说
  • 1篇民间诙谐文化
  • 1篇巨人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5篇焦宏丽
  • 2篇刘成富

传媒

  • 2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学海
  • 1篇时代文学(上...
  • 1篇语言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克里斯蒂娃“文”的语言学理论东方溯源及构建
2020年
克里斯蒂娃的语言符号学理论具有开阔的东西方视野。其中,我国的语言、文字和思想,贯穿了其早期的理论探索,对她建构语言符号学理论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法国文论中的"le texte"通常被译作"文本",该译文易导致忽略这个概念所蕴含的"文本"以外的指称意涵。而用"文"代替"文本",因为"文者,物象之本",亦可表示物质化的徽标,这种表达正可与克里斯蒂娃所强调的"肢体动作"式的意指实践相联系。由此,本文认为克里斯蒂娃在东方语言的启发之下,构建起了独特的语言学理论。
焦宏丽
关键词:克里斯蒂娃徽标肢体动作
符号学视阈下的索莱尔斯实验小说《H》
2019年
本文以菲利普·索莱尔斯的实验小说《H》为研究对象,拟从符号学的视角揭示这部作品的认知价值。文章指出,小说中,标点、句子、段落的消解突破了'能指'的线性特征,将'能指'导入了一个星系空间,在消解中心、主体以及意义的过程中,让读者全身心地感受和体验没有叙述者的叙述的世界。
焦宏丽焦宏丽
关键词:符号学消解
“符号态”视域下的克里斯蒂娃女性主体观被引量:1
2020年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融合多种人文学科尤其是语言符号学、精神分析学和图像诠释学,创造性地建构了独具个人色彩的"符义分析学"。她对真理女神与时间之父关系的解读、对"前俄狄浦斯阶段"女性主体的探讨、对犹太裔德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奥地利儿童精神大师梅兰妮·克莱因和法国作家柯莱特等三位世界女杰的热情歌颂,处处闪耀着"符号态"视域下无可比拟的女权主义思想光芒。
焦宏丽刘成富
关键词:克里斯蒂娃女权
皮埃尔·居约塔《白痴》中的身体书写
2023年
皮埃尔·居约塔因非同寻常的写作在法国文坛备受争议。在自传体小说《白痴》中,作者描述了一个青年的成长和从军经历。大量的感官体验、细微的场景描写、先锋的文学语言,使得这部作品具备了独特的张力。本文拟结合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以及克里斯蒂娃、罗兰·巴特等后现代派理论家的身体书写理论,对《白痴》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国内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位独树一帜的法国作家开辟一条新通道。
焦宏丽
关键词:《白痴》身体书写感官体验
民间的巨人——浅谈《巨人传》中民间诙谐文化的语言表征世间
2007年
本文着力从语言角度解读巴赫金在其《拉伯雷研究》中提出的“民间诙谐文化”这一概念在拉伯雷《巨人传》中的体现,力图开掘拉伯雷长期被误解的背后所潜藏的深厚内涵。本文通过对广场化、狂欢化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分析,梳理民间诙谐文化在《巨人传》中扩大及延展的脉络。通过对民间诙谐文化的载体的研究,揭示在中世纪的宗教统治中依然鲜活的民间文化与专制的官方文化进行对抗的实质。
焦宏丽
关键词:民间诙谐文化语言形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