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在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动物
  • 2篇实验动物
  • 2篇公共
  • 1篇质量保障体系
  • 1篇实验动物中心
  • 1篇统计分析
  • 1篇小鼠
  • 1篇漏水
  • 1篇漏水率
  • 1篇考评
  • 1篇岗位
  • 1篇岗位设置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篇常在
  • 2篇师亚敏
  • 2篇潘勋
  • 2篇王宏伟
  • 1篇常在
  • 1篇张静
  • 1篇刘苗苗

传媒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实验动物质量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多学科与生命学科的交叉成为热门,实验动物作为生命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而实验动物质量的严格控制对于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稳定性、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建立完善的实验动物质量保障体系对于实验动物质量的控制必不可少,此外专业技术服务也会进一步维护实验动物质量。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经过十余年的摸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实验动物质量保障体系,并不断完善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技术服务,通过对实践经验整理总结,希望为行业内实验动物中心的运行提供参考,立志于为我国实验动物的发展贡献力量。
张静张静唐倩倩刘苗苗陈桢谢忠忱常在
关键词:实验动物
公共科研平台事业编制与非事业编制人员趋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4
2016年
公共科研平台的技术队伍建设与人员管理是影响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支撑能力、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然而遗留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编制"铁饭碗"与现行的非事业编制聘用制并存,成为了抑制公共科研平台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清华大学生命学科校级科研平台在事业编制与非事业编制人员趋同管理工作方面的实践,力求探寻适合公共科研平台发展的人员管理之路。
潘勋师亚敏常在王宏伟
公共科研平台岗位设置与考评流动机制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8
2015年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平台对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与日俱增。清华大学生命学科校级科研平台进行了管理模式的改革探索,在公共科研平台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考评办法及流动机制等方面逐步形成一套具有操作性和竞争性、体现合理性和开放性的管理办法。
潘勋师亚敏常在王宏伟
关键词:岗位设置
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小鼠自动饮水系统漏水情况统计分析
2024年
目的统计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小鼠自动饮水系统漏水情况,评估自动饮水设备安全性,为动物设施自动饮水系统的选用和使用维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以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二期动物设施南、北两个屏障饲养区的小鼠自动饮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为期3年、1年半的漏水情况监测记录。通过统计分析监测期内两个屏障饲养区漏水事件发生案例,将漏水原因分为人员误操作、动物行为、异物阻塞、配件变形4种,计算南、北区自动饮水系统因前述4种漏水原因造成的总日漏水率,以及因设备自身质量问题即异物阻塞和配件变形两种漏水原因造成的日漏水率,并进一步对漏水原因以及漏水给设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同时,统计在监测期末,未使用自动饮水的一期设施和使用自动饮水系统的二期设施的动物饲养量和饲养人员数量,计算两种饲养模式下人均负责笼位数的差异。结果监测期内两个区域共发生漏水52起,总日漏水率为0.00013%。其中,人员误操作导致的漏水有31起,约占漏水总发生量的60%,在加强培训、监督检查和有效提醒措施下,可降低人员误操作导致漏水的发生率;动物行为导致的漏水有2起;异物阻塞导致漏水0起;因设备质量原因导致的漏水有19起,日漏水率为0.00007%。根据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的运行数据统计,使用自动饮水系统的二期设施人均负责笼位数为908笼,而未使用自动饮水系统的一期设施人均负责笼位数为570笼,在使用自动饮水的条件下人均负责笼位数增加约59%。结论清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自动饮水系统日漏水率远低于设备理论设计值0.003%,进一步证明了自动饮水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自动饮水系统的使用可以大幅提升饲养工作效率,除购入自动饮水系统需投入采购成本外,饲养用工成本将随着工作效率的提升而不�
唐倩倩张秀莉常在
关键词:实验动物漏水率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