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玲玲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卒中
  • 2篇卒中患者
  • 2篇量表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患者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急性脑梗死患...
  • 2篇梗死
  • 1篇蛋白尿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细胞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机构

  • 4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马鞍山市人民...

作者

  • 6篇赵玲玲
  • 3篇张仁良
  • 3篇石瑞峰
  • 2篇陈响亮
  • 2篇刘玲
  • 2篇熊云云
  • 2篇樊新颖
  • 2篇杨昉
  • 2篇陈昕
  • 1篇刘德志
  • 1篇刘新峰
  • 1篇段立辉
  • 1篇王昭君
  • 1篇张晓浩
  • 1篇王兆露
  • 1篇徐骁盟
  • 1篇蓝文雅
  • 1篇叶瑞东
  • 1篇李壮丽
  • 1篇韩云飞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脑卒中患者的电话版认知筛查
目的:在脑卒中患者中,探讨美国国立神经病学与卒中研究院-加拿大卒中网络(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and the Canadi...
陈响亮樊新颖赵玲玲段立辉王昭君韩云飞代齐良刘德志张晓浩陈忠伦熊云云刘新峰
关键词: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评估量表
陈响亮樊新颖赵玲玲段立晖熊云云刘新峰
黄芩苷对球囊拉伤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新西兰大白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C组)、安慰剂对照组(PC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T组)、黄芩苷预防组(BP组)和黄芩苷治疗组(BT组),每组6只。后4组均在高脂饮食后,进行右侧颈动脉球囊拉伤,构建AS模型。在第2周末和第10周末测定各组血脂水平。第10周末处死大白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5-脂氧合酶(5-LO)、5-脂氧合酶活化蛋白(FLAP)和白三烯B4受体(BLTR)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HE染色测量颈动脉内膜变化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PC组TC、TG、LDL-C、5-LO、FLAP和BLTR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AT组、BP组和BT组较PC组TC、TG、LDL-C水平、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1.76±0.97,1.04±0.11,1.83±0.17 vs 2.54±0.18)及5-LO、FLAP和BLTR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芩苷可以通过调脂、抑制5-LO炎症途径,发挥抗AS的作用。
俞书红蓝文雅李壮丽刘玲郭志良叶瑞东陈昕赵玲玲张仁良
关键词:黄芩甙颈动脉疾病血脂异常
白细胞分类计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测价值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炎症反应易出现在急性脑梗死病理过程中,但炎症反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白细胞分类计数对脑梗死严重程度及早期临床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6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开始到入院3d以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ore,NIHSS)进行评分及入院第3天NIHSS评分。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情况采用出院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mRS〉2分时为预后较差。分析入院NIHSS、入院第3天NIHSS评分及出院mRS与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相关性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结果出院mRS(mRS〉2)的影响因素为白细胞总数(OR=1.147,95%CI:1.038-1.268)、中性粒细胞计数(OR=1.227,95%CI:1.100-1.369)、淋巴细胞计数(OR=0.508,95%CI:0.342-0.753)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OR=1.150,95%CI:1.008-1.314)。入院时NIHSS评分与早期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相关(r=0.078,P=0.024;r=0.083,P=0.019;r=-0.010,P=0.004);同时,入院第3天NIHSS评分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NLR相关(r=0.238、0.335、-0.269、0.423,P均〈0.001)。在ROC曲线中,NLR预测出院较差的功能预后(出院mRS〉2)的最佳诊断值为2.59(曲线下面积0.709,特异度为70.81%,敏感度为62.84%,P〈0.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白细胞分类计数对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早期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赵玲玲陈响亮徐骁盟李施展石瑞峰俞书红杨昉熊云云张仁良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白细胞分类计数
组织激肽释放酶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损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组织激肽释放酶对于糖尿病并发脑卒中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尚未研究证实。观察组织激肽释放酶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为糖尿病大鼠。采用栓线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等渗盐水组和组织激肽释放酶组。24 h后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和脑水肿程度。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离子钙接头蛋白(ionized calcium bindingadaptor molecule-1,Iba1)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染色阳性细胞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缺血半暗带区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的表达。结果组织激肽释放酶组较等渗盐水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轻(P<0.01),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缩小[(23.57±5.79)%vs(47.97±1.19)%,P<0.01],脑水肿程度显著降低[(81.73±2.10)vs(84.94±2.34)%,P<0.05],Iba1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12.33±4.46)个/HP vs(31.83±8.13)个/HP,P<0.01],MPO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13.83±4.49)个/HP vs(37.50±7.64)个/HP,P<0.01],ICAM-1及VCAM-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组织激肽释放酶通过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石瑞峰刘玲胡斌陈昕曹琴琴赵玲玲张仁良
关键词:组织激肽释放酶脑缺血再灌注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急性脑梗死患者踝肱指数与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与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0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3例,依据是否存在蛋白尿分为蛋白尿阳性组73例,蛋白尿阴性组190例。根据ABI值分为ABI降低者44例(ABI≤0.9),ABI正常者143例(0.91.3),分析ABI与蛋白尿的相关性。结果 263例患者中,73例(27.8%)伴发蛋白尿。与蛋白尿阴性组患者比较,蛋白尿阳性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血糖和ABI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162,95%CI:1.095~1.233,P=0.001]、高血压史[OR=2.211,95%CI:1.012~4.831,P=0.047]和ABI降低[OR=3.372,95%CI:1.312~8.668,P=0.028]与蛋白尿显著相关。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年龄、高血压病史以及患者ABI降低对蛋白尿出现有预测价值。
李敏李施展俞书红石瑞峰赵玲玲王兆露杨昉殷勤
关键词:脑梗死蛋白尿高血压年龄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