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頔

作品数:1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燃机
  • 3篇燃烧
  • 2篇钝体
  • 2篇循环比
  • 2篇循环流化床
  • 2篇循环流化床燃...
  • 2篇循环流化床燃...
  • 2篇压缩比
  • 2篇亚音速
  • 2篇烟气
  • 2篇氧化反应器
  • 2篇音速
  • 2篇平均有效压力
  • 2篇气化
  • 2篇气化反应
  • 2篇气化反应器
  • 2篇燃料
  • 2篇燃气锅炉
  • 2篇燃烧技术
  • 2篇往复式内燃机

机构

  • 11篇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何頔
  • 10篇何伯述
  • 9篇王超俊
  • 7篇段志鹏
  • 5篇严林博
  • 5篇裴晓辉
  • 4篇宋泾舸
  • 4篇李学政
  • 2篇曹旸
  • 1篇宋博
  • 1篇任杰

传媒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3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利用该系统处理垃圾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垃圾处理方法,运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在垃圾焚烧过程中采用高浓度氧气与再循环烟气混合形成的O<Sub>2</Sub>/CO<Sub>2</Sub>混合气体代替空气参与...
何伯述王超俊何頔段志鹏丁广超严林博裴晓辉宋泾舸李学政
一种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利用该系统处理垃圾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垃圾处理方法,运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在垃圾焚烧过程中采用高浓度氧气与再循环烟气混合形成的O<Sub>2</Sub>/CO<Sub>2</Sub>混合气体代替空气参与...
何伯述王超俊何頔段志鹏丁广超严林博裴晓辉宋泾舸李学政
一种往复式内燃机工作压缩比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往复式内燃机工作压缩比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气体动力循环的工作温限;根据工作温限确定目标压缩比,并将目标压缩比作为往复式内燃机的工作压缩比;其中,目标压缩比为气体动力循环在循...
何頔段志鹏何伯述王超俊
涡耗散概念模型的改进及其在燃机燃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燃气轮机(燃机)技术水平是代表一个国家科技和工业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优化煤气化燃机发电厂、提高其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煤炭清洁高效梯级利用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之一。开展燃机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何頔
关键词:燃气轮机燃烧分析
一种往复式内燃机工作压缩比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往复式内燃机工作压缩比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气体动力循环的工作温限;根据工作温限确定目标压缩比,并将目标压缩比作为往复式内燃机的工作压缩比;其中,目标压缩比为气体动力循环在循...
何頔段志鹏何伯述王超俊
一种新型煤制洁净天然气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煤制洁净天然气系统,气化反应器连接分流阀;气化反应器还连接还原反应器;分流阀接净化器;分流阀还连接重整反应器;重整反应器连接再生反应器;重整反应器还连接气化反应器;再生反应器连接重整反应器;再生反应器还...
何伯述严林博何頔王超俊段志鹏曹旸裴晓辉宋泾舸李学政
一种亚音速多循环协同超混合超净燃气锅炉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亚音速多循环协同超混合超净燃气锅炉,涉及燃气燃烧技术领域。包括燃烧器,燃烧器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燃料输入管、第一钝体构件和外壳体,燃料输入管的外壁上套设有用于使空气旋转上升的导流部件,外壳体包括无缝隙连...
何伯述康彦杰何頔王超俊匡玉成
一种煤制洁净天然气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煤制洁净天然气系统,气化反应器连接分流阀;气化反应器还连接还原反应器;分流阀接净化器;分流阀还连接重整反应器;重整反应器连接再生反应器;重整反应器还连接气化反应器;再生反应器连接重整反应器;再生反应器还...
何伯述严林博何頔王超俊段志鹏曹旸裴晓辉宋泾舸李学政
一种亚音速多循环协同超混合超净燃气锅炉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亚音速多循环协同超混合超净燃气锅炉,涉及燃气燃烧技术领域。包括燃烧器,燃烧器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燃料输入管、第一钝体构件和外壳体,燃料输入管的外壁上套设有用于使空气旋转上升的导流部件,外壳体包括无缝隙连...
何伯述康彦杰何頔王超俊匡玉成
一种温差能联合循环系统
本申请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差能联合循环系统。尽管海洋温差发电的研究历经多年,但由于海洋温差小,目前大多海洋温差能热力发电系统的热效率较低。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在相同纬度时变化很小,因而系统温差主要受制于海洋...
何伯述应兆平何頔任杰宋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