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厚坤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篇重介
  • 4篇重介质
  • 4篇空气重介
  • 4篇空气重介质
  • 2篇流化
  • 2篇流化特性
  • 2篇空气重介质流...
  • 1篇压力开关
  • 1篇压缩机
  • 1篇铁矿
  • 1篇铁矿粉
  • 1篇配油盘
  • 1篇气固流化床
  • 1篇气流速度
  • 1篇气速
  • 1篇黏度
  • 1篇误动
  • 1篇误动作
  • 1篇细粒
  • 1篇细粒煤

机构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5篇王厚坤
  • 3篇赵跃民
  • 2篇董良
  • 2篇朱冉
  • 2篇张勇
  • 1篇段晨龙
  • 1篇骆振福
  • 1篇赵鹏飞
  • 1篇谢奇志
  • 1篇张彦升
  • 1篇王辉
  • 1篇王亚男
  • 1篇张玉飞
  • 1篇张勇

传媒

  • 1篇煤炭技术
  • 1篇矿山机械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隔膜压缩机膜片故障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隔膜压缩机膜片故障检测装置,包括缸盖、气腔、气侧膜片、中间膜片、油侧膜片、油腔、配油盘、缸体、通气孔、密封圈、信号引出孔、接头、金属导管、压力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是中间膜片直径应比气侧和油侧膜片直...
张彦升王厚坤谢奇志
文献传递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黏度的测量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测量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床层黏度,采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小球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的下落过程,计算小球沉降末速,通过Schiller和Naumann曳力公式和小球运动方程计算床层黏度。结果表明:低流化数下,床层黏度高,高流化数下,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黏度趋于恒定值;在0.3~0.15 mm为主的粗粒级磁铁矿中,床层黏度稳定值约为0.56 Pa·s,在0.15~0.074 mm为主的的细粒级磁铁矿中,床层黏度稳定值约为0.45 Pa·s;床层中加入煤粉后,床层的密度下降,床层黏度总体增加,当煤粉含量超过10%时,床层黏度急剧增加。
张勇张勇赵跃民董良王厚坤
关键词:落球法黏度磁铁矿粉气固流化床
空气重介质脉动流化床试验参数的研究
2016年
为进一步提高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精度和操作灵活性,将脉动气流引入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对-13+6 mm煤炭进行分选试验,考察气流速度、脉动气流频率和床层高度等因素对分选效果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空气重介质脉动流化床中煤炭分选最佳操作条件。
王厚坤赵跃民董良张勇王亚男朱冉
关键词:气流速度
锥形流化床宽粒级加重质流化及分选特性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是将气固两相流态化技术应用于选煤领域的一项高效分选技术,在工业性分选试验过程中,所用的加重质粒度组成要求严格,存在制备困难、产率低、成本较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选煤技术的发展...
王厚坤
关键词:空气重介质流化特性
文献传递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细粒煤的流化与分选特性被引量:9
2016年
3~1 mm粒级细粒煤介于煤粉与传统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所适用的粒度之间,其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被分选的同时对自身分选与流化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利用高速动态摄影等手段详细研究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3~1 mm细粒煤过程中不同流化数下床层的流化特性、压降波动、煤粒分离混合规律以及流化床中不同高度处的密度分布,阐释了气泡在分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细粒煤后床层密度降低,流化效果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随着气速的增加,煤粒在流化床中先后经历了分离与混合两种状态,流化床各高度的密度也随之改变。当流化数在1.8~2.0时煤粒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随着气速增大煤粒受气流影响增大,不再严格按照流化床密度分离。
朱冉赵跃民赵鹏飞骆振福王厚坤何录红谭明兵王辉张玉飞
关键词:空气重介质流化床气速细粒煤流化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