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琦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病原微生物检验用分离提取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原微生物检验用分离提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用于放置在工作台上;导管,所述导管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导管用于分离病原微生物;磁珠,所述磁珠用于...
- 李丽曹特侯晓雪郑一鸣潘琦
- 努力提高解剖教学实验教学水平
- 2014年
- 高职解剖教师基本素质和理论水平,专业的理论水平、教学方法和能力。提高解剖实验教学水平。
- 程龙潘琦
- 关键词: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 CT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与鉴别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CT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与鉴别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78例进行研究,患者均分别行X线胸部正侧位检查及胸部CT平扫;对患者肺内病灶形态影像学特征进行观察,并与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78例患者经X线检查显示,共9例患者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11.5%;经胸部CT检查显示共59例患者呈阳性,阳性率为75.6%;而本组78例患者经病原学诊断均呈阳性,阳性率为100.0%;对比胸部CT检查与X线片检查,其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且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病原菌构成以曲霉菌属为主,占44.9%;其余依次为假丝酵母菌属、隐球酵母菌属、其他等;CT影像学表现以结节或肿块影为主,占34.5%;其次为空洞、晕征等。结论肺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较为多样,胸部CT检查的特征性表现可为临床上对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诊疗提供有效参考,可推广应用。
- 张维潘琦
- 关键词:胸部CT检查X线检查肺部真菌感染病原学检查
- 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对老年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在老年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0例疑似胃肠道间质瘤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普通CT及MSCT诊断,并进行病理活检;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两种影像诊断结果的应用价值。结果病理诊断确诊55例,检出率为91.67%;MSCT胃肠道间质瘤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CT检出率(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则MS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普通CT(P<0.05);GIST分型低危肿瘤部位、病灶大小及形态规则与危险肿瘤及高危肿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肿瘤、危险肿瘤及高危肿瘤平扫、静脉期、动脉期及延迟期CT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在老年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较高,同时可提示肿瘤危险分级,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 张维潘琦
- 关键词:MSCT老年GIST
- 翻转课堂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 2021年
- 探讨翻转课堂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至2020年护理专业300例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50例学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将2020年150例学生作为研究组,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研究组护生理论成绩、标本成绩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较高。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考核成绩,教学效果显著,值得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推广。
- 潘琦
-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教学效果
- 胃癌螺旋CT征象与病变危险度的相关性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胃癌螺旋CT征象与病变危险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胃癌螺旋CT征象与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在72例患者中,病理分期判断为T1期15例、T2期20例、T3期15例、T4期22例;螺旋CT对胃癌T分期总的准确性为95.8%,Kappa值为0.943。病理分期判断为N0期25例、N1期31例、N2期16例;螺旋CT对胃癌N分期总的准确性为88.9%,Kappa值为0.832。病理分期判断为M0期57例、M1期15例;螺旋CT对胃癌M分期总的准确性为94.4%,Kappa值为0.872。胃癌螺旋CT TNM分期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都好。结论螺旋CT征象在胃癌的术前诊断应用能有效评价患者的TNM分期状况,可反映病变危险度,有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 张维潘琦刘鹏
- 关键词:螺旋CT胃癌TNM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