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急救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析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急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6例创伤性脾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相关资料,包括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或其他治疗情况、住院时间等,并探讨分析。结果:本次126例患者中,保守治疗35例,占27.78%;手术治疗91例,占72.22%。保守治疗的35例患者中,1例因情况危及转手术治疗,1例出现感染。91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单纯实施缝合术治疗39例,部分切除联合缝合38例,全切术14例。126例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后出院。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3.76±10.89)min;平均出血量为(785.72±187.92)ml;平均住院时间为(14.29±2.71)d。结论: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急救工作的开展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症治疗,减少住院时间,提高预后,通过对实际病例的分析利于总结经验,将临床急救工作发挥更好。
- 郭智勇陈志军王丹陈怀祥
- 关键词:创伤性脾破裂临床急救
- 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77%(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3%(P<0.01)。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止血时间短,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且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作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首选护理方案。
- 王丹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救预见性护理循证护理临床疗效
- 一体化急救管理在突发群体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突发群体伤患者中,应用一体化急救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突发群体伤患者291例,按照是否实施一体化急救管理分为两组,未实施一体化急救管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15例),实施一体化急救管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176例),比较两组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院前反应时间、预检分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7%、救治满意率为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3%、90.4%(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管理应用在突发群体伤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王丹
- 关键词:突发群体伤一体化急救管理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与护理观察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波立维双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总结分析观察组治疗的护理要点。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54.6%(P<0.05);rt-PA治疗主要护理要点为心理护理、溶栓护理等。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rt-PA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同时注意加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王丹田海平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品管圈在降低门诊输液缺陷率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门诊输液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门诊输液患者进行分析,通过组建小组、调查现状、分析原因、应用品管圈,来比较实施前后的输液缺陷情况和工作质量。结果:实施品管圈后,输液缺陷率(0.4%)明显低于实施前(1.4%),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业务水平、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降低门诊输液缺陷率,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促进医疗技术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王丹
- 关键词: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