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亚杰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肺
  • 3篇心肺复苏
  • 3篇急救
  • 2篇骤停
  • 2篇救护
  • 2篇护理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滴丸
  • 1篇滴丸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心肺复苏技术
  • 1篇心肺复苏术
  • 1篇心肺复苏术后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跳
  • 1篇心跳骤停
  • 1篇心源性
  • 1篇心脏

机构

  • 8篇郑州人民医院

作者

  • 8篇刘亚杰
  • 2篇董慧君
  • 1篇宋科
  • 1篇王屹
  • 1篇陈奇
  • 1篇李培亮
  • 1篇李娜
  • 1篇刘金强
  • 1篇王红宇
  • 1篇张思森
  • 1篇丁俊杰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骨髓腔输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骨髓腔输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郑州市某医院收治的84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输液。研究组患者采用骨髓腔输液。比较2组患者输液通道建立所用时间、输液后血压回升所用时间;比较2组患者输液前后乳酸、血红蛋白以及碱剩余水平;比较2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抢救成功率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输液通道建立所用时间为(1.62±0.53)min,短于对照组的(6.42±1.2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后,研究组患者乳酸水平为(2.17±0.52)mmol/L,低于对照组的(4.51±1.6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后,研究组患者血红蛋白及碱剩余水平为(134.69±12.24)g/L及(-4.32±1.75)mmol/L,高于对照组的(106.48±16.27)g/L及(-8.35±1.5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及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2.86%及83.33%,高于对照组的71.43%及6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骨髓腔输液,可以缩短输液通道建立所用时间,纠正患者的组织灌注不足,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及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抢救措施。
刘亚杰
关键词:骨髓腔输液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效果组织灌注无菌原则
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PCI术后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于郑州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92例STEMI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术后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接受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LVEDD[(46.47±4.28)mm]、LVESD[(35.86±5.78)mm]低于对照组[(49.93±5.04)mm、(39.82±6.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VEF[(61.28±5.53)%]高于对照组[(55.94±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s-CRP水平[(9.28±1.86)ng/L]、IL-6水平[(13.07±2.53)ng/L]低于对照组[(11.40±2.19)、(19.46±2.7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TEMI患者PCI术后采用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改善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李娜陈奇刘亚杰
关键词: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丹参滴丸阿托伐他汀钙
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急性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急性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61例急性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75例与研究组86例。抢救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管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进行急救管理干预,观察24h。比较两组复苏成功率。复苏前及复苏24h、比较两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血清乳酸水平、排尿量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24h两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复苏前(P<0.01),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复苏前(P<0.01),排尿量显著多于复苏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1)。复苏24h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较复苏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可有效提高急性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复苏成功率,提高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和排尿量,降低血清乳酸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王屹宋科刘亚杰董慧君
关键词:六西格玛管理法心肺复苏血流动力学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在呼吸心跳骤停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呼吸心跳骤停抢救中采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新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2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胸外按压组和腹部提压组,每组51例,抢救期间分别应用胸外按压及腹部提压进行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前后血气及生命体征指标,自主循环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复苏后血气及生命体征指标较复苏前明显改善(P<0.05),复苏后腹部提压组患者PaO 2、SPO 2明显高于胸外按压组,PaCO 2与Lac明显低于胸外按压组(P<0.05),复苏后两组患者MAP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提压组患者ROSC时间明显短于胸外按压组患者(P<0.05),ROSC率显著低于胸部按压组患者(P<0.05)。结论: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抢救中应用腹部提压可以促进患者自主循环快速恢复,纠正患者组织缺氧状态。
刘亚杰
关键词:心肺复苏
优化救护车内急救设备管理效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优化救护车内急救设备管理的效果。方法本院自2018年1月开始实施优化救护车内急救设备管理措施,以实施前(2017年1-12月)作为实施前组,实施后(2018年1-12月)作为实施后组。记录优化救护车内急救设备管理措施实施前后救护车内急救设备校正率、故障发生率,记录医疗事故发生次数;由护士长对实施前后护士责任心、仪器设备维护能力、参与设备管理积极性和仪器操作技能进行评分;由救护车随行医师对实施前后救护车内仪器设备摆放有序度、仪器设备外观整洁度、护理人员配合和工作效率进行评分;采用自制满意度评分表由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后救护车内急救设备管理后急救设备校正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仪器故障率和医疗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责任心、设备管理积极性、设备维护能力、设备操作技能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救护车内设备摆放、环境整洁度、人员配合、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优化救护车内急救设备管理方法可有效地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积极性,提升医护人员对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改善医院仪器设备管理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刘亚杰
关键词:急救设备救护车
高压氧治疗心肺复苏术后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4例
2024年
心搏骤停发病突然且病情危重,心肺复苏后由于脑缺血缺氧导致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极差。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paroxysmal sympathetic hyperactivity,PSH)是一种潜在的威胁生命的疾病,症状包括周期性发作的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出汗、体温过高和强迫姿势。心肺复苏术后由于脑部严重损伤会导致患者出现PSH,常常提示预后更差。到目前为止,应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心肺复苏术后PSH的文献尚未见报道。笔者通过分析心肺复苏术后出现PSH症状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HBO治疗对PSH的临床效果。
刘金强刘亚杰刘亚杰丁俊杰丁俊杰董慧君张思森王红宇
关键词:心肺复苏高压氧治疗
定位抢救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定位抢救在配合急症重症患者进行急救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进行急诊的急症重症患者150例,实施定位抢救配合法进行急救护理;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在实施普通抢救护理方法的150例急症重症患者资料;将2组抢救的成功率及医生和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实施定位抢救配合法护理后,患者抢救成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程明显高于普通抢救护理,2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实施定位抢救配合法对急症重症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有效地规范急救护理工作,提高医院的信誉。
刘亚杰
关键词: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0例急诊患者随机平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及DSD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服务当中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刘亚杰
关键词:急诊优质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