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振江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脂肪
  • 4篇酒精
  • 4篇酒精性
  • 4篇非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脂肪肝
  • 2篇脂肪性
  • 2篇脂肪性肝病
  • 2篇中药
  • 2篇中药疗法
  • 2篇酒精性脂肪性...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肝病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影响
  • 1篇血清

机构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王振江
  • 4篇王绪霖
  • 3篇杨涛莲

传媒

  • 2篇河北中医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四川中医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保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疗效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1、观察自制高脂饲料造模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可靠性。  2、观察复方中药对NAFLD模型大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及肝组织病理表现、NAS评分的影响,观察中药治疗NAFLD的作用。  3、观察保肝降脂汤对NAFL...
王振江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保肝降脂汤疗效评价药理活性
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研究进展
2015年
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Eo E)是以食管壁全层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病理特征的慢性免疫性炎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诊断需结合临床、内镜、组织病理学等多方面因素。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药物和手术等。本文就Eo E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杨涛莲王振江王绪霖
关键词:发病机制
调脂保肝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功能、血脂及血糖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药调脂保肝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肝功能、血脂及血糖代谢的影响,探讨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和模型组32只,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予高脂饲料喂养。以随机选取2只大鼠达到预期NAFLD病理组织学时间为准,造模8周。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大鼠再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高剂量组予相当于生药0.15 g/m L的调脂保肝汤浓缩中药液灌胃,低剂量组予相当于生药0.075 g/m L的调脂保肝汤浓缩中药液灌胃,对照组予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8周后计算4组大鼠的肝指数,观察4组大鼠肝功能指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及空腹血糖(FPG)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肝指数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高、低剂量组大鼠较对照组均可降低肝指数(P<0.05),且高、低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ALT、AST及γ-GT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高、低剂量组大鼠较对照组均可降低ALT及AST水平(P<0.05),且高、低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大鼠较对照组可降低γ-GT水平(P<0.05),而低剂量组γ-G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TC、TG及FPG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高、低剂量组较对照组均可降低TC、TG及FPG水平(P<0.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降低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调脂保肝汤对NAFLD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肝细胞脂肪沉积、改善肝功能及纠正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有关。
王振江杨涛莲王绪霖
关键词:脂肪肝中药疗法血清学
护肝宁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血脂指标及影像学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护肝宁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功能、血脂及影像学的影响。方法将5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予护肝宁片治疗,对照组25例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疗程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肝脏B超显像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γ-GT、TC、TG及肝脏灰阶值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P<0.01)。在改善ALT、TC及肝脏灰阶值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肝宁片治疗NAFLD安全有效,且改善ALT、TC及肝脏灰阶值方面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
王振江刘喜燕王绪霖
关键词:脂肪肝磷脂酰胆碱类中药疗法
化痰散结活血解毒法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化痰散结、活血解毒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学指标(肝功能、血脂、HOMA-IR、硫化氢)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验证其疗效确切性,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38只,空白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予高脂饲料喂养,喂养8周后于模型组随机剖杀4只取肝组织行病理学观察达到中-重度脂肪肝的诊断标准,随机将模型组分为中药高剂量组11只、中药低剂量组11只和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12只,灌胃8周后观察大鼠肝功能、血脂、HOMA-IR、硫化氢和肝脏病理学指标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ALT、AST、TC、TG、HOMA-IR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血清H2S浓度较空白对照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高、低剂量组在降低血清ALT、AST、TG、TC和HOMA-IR以及升高血清H2S浓度均较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在改善血TC、TG和HOMA-IR方面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化痰散结、活血解毒法可改善NAFLD大鼠肝脏脂肪沉积和肝组织病理学表现,疗效确切,本法可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升高NAFLD大鼠血清H2S浓度,改善肝脏微循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增殖,延缓肝纤维化进程,利于疾病恢复。
杨涛莲王振江王绪霖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化痰散结活血解毒硫化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