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雄
- 作品数:26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沙柳谷坊的设计与施工被引量:4
- 1997年
- 沙柳谷坊是一种以柳桩为框架、沙蒿为屏障、沙为实体的新型沙丘地沟谷拦沙坝,义中论述了其设计原理和结构特点。其优越性是:结构稳定,抗风蚀水蚀效果好;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坚实耐用;能就地取材,成本低;对地形与环境条件适应性强。
- 张汉雄
- 关键词:沙丘地沟谷水土保持拦沙坝治河
-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动态模拟被引量:7
- 1991年
-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包括黄河河口镇至龙门段沿线的35个县(图1),总面积86378.5km^2,1985年总人口602.69万人,平均人口密度约70人/km^2。这一地区地形复杂,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农林牧业生产基础薄弱,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因此,该区一直被作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及遥感应用动态监测的重点研究区。本文通过动态仿真模型模拟该区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和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优选出能促进该区农林牧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并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 张汉雄
- 关键词:农业资源土壤侵蚀黄土高原
-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退化机理与开发治理模式
- 张汉雄邵明安上官周平袁加祖张俊飙朱德胜彭珂珊
- 该项研究通过大量的野外考察调研,长期的定点试验示范和系统的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研究,采用多学科系统综合研究方法,应用系统诊断模型、反馈控制原理和网络模型,应用系统动力学、反馈控制理论与计算机仿真等现代科学技术建立了SD(S...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态环境
- 人为泥石流灾害严重等级的定量模糊综合评判被引量:11
- 1996年
- 根据神府-东胜矿区人为泥石流的调查分析,选择15个因素(含5个主控因素)作为其严重程度的评价因子,确定了四值逻辑(严、中、轻、否)评判的定量标准。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分层定量模糊综合评判两种方法对该煤田65条泥石流沟的严重等级进行综合判别,准确性达93.1%,它为保护该地煤田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张汉雄
- 关键词:泥石流灾害模糊综合评判
- 模糊聚类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被引量:7
- 1990年
- 水土保持区划的合理分区是综合治理规划的基础,也是评价治理效益的重要依据因水保区划涉及到土壤侵蚀、生态环境、土地的合理利用,社会经济和农林牧业的发展等方面。用一般的经验方法来定性分析不够准确,特别是当分区指标和样本数较多时,很容易出现错分或漏分现象,造成不合理的分区。为使分区更科学合理,本文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
- 张汉雄
- 关键词:水土保持区划模糊聚类
-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
- 吴普特黄占斌高建恩杨新民张富岳宝蓉李秧秧陈云明付国岩范兴科杨世伟冯浩李少斌徐炳成张正斌张晓伟尚新明赵克玉陈涛刘鹏李登贵郭彦彪张汉雄周晓东
-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高效集流材料及施工技术;人工汇集雨水集流场规划设计技术指南;雨水存储与净化技术;集雨补灌系统与配套设备;小麦、玉米集雨补灌及栽培技术规程;区域雨水资源潜力、供需分析及开发利用模式。针对我国广大旱区水资...
- 关键词:
- 关键词:雨水利用
- 黄陵煤矿采煤中弃矸流失及其防护工程设计被引量:1
- 1998年
- 黄陵煤矿在建设和采煤期间大量排弃矸石、渣和破坏森林植被,将可能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根据设计暴雨洪水分析,设计了两座拦矸坝和两座拦矸堰及其它防护设施,以控制弃矸流失,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 张汉雄杨新民郭保安
- 陕晋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发展动态仿真研究被引量:15
- 1999年
- 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陕晋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发展动态的SD模型。对该区3种治理模式——加速治理型、传统经营型和稳步发展型进行仿真研究,预测到2040年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长期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侵蚀过程与土地利用和治理强度密切相关,轻度与中度侵蚀面积有明显的滞后增加趋势,即侵蚀过程的“长波”现象。加速型模式是促进该区农业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最佳模式。
- 张汉雄邵明安
- 关键词:土壤侵蚀黄土丘陵区SD模型土地利用
- 黄土高原地区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被引量:2
- 1992年
- 为了控制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使林业生产与能源重化工开发、农牧业生产协调发展,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黄土高原地区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动态仿真模型.通过对中长期林业发展战略效益进行模拟,从中选择出适于本区林业发展的最忧决策,为制定本地区中长期林业发展规划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 袁嘉祖张汉雄
- 关键词:黄土高原林业系统动力学
- 用马尔可夫链模型预测宁南山区旱情被引量:18
- 1994年
- 宁南山区干旱频繁,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根据固原气象站35年(1957~1991)雨量资料,应用马尔可失链模型预测了该区1992~1996年的雨量与旱情趋势。结果表明,今后五年将出现三年春夏旱、二年正常,秋季有四年正常、一年多雨;预测的1992年4~6月和6~9月的干旱等级值与实际完全相符。该模型预测结果有较高可信度,对该区农业生产有参考价值。
- 张汉雄
- 关键词:雨量旱情马尔可夫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