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君玲

作品数:20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维吾尔族
  • 5篇基因
  • 4篇蛋白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瘤
  • 4篇宫颈
  • 4篇病理
  • 3篇乳头
  • 3篇食管
  • 3篇食管鳞状
  • 3篇食管鳞状细胞...
  • 3篇细胞癌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临床病理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 3篇鳞状
  • 3篇鳞状细胞
  • 3篇鳞状细胞癌
  • 3篇宫颈癌

机构

  • 11篇喀什地区第一...
  • 10篇石河子大学
  • 6篇新疆喀什地区...
  • 4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0篇朱君玲
  • 7篇潘泽民
  • 5篇韩雯
  • 5篇李洪涛
  • 4篇李玉华
  • 4篇肖永彪
  • 3篇郑威楠
  • 3篇孙振柱
  • 3篇李冬妹
  • 3篇杨昕
  • 3篇潘贞贞
  • 2篇张蕾
  • 2篇张晓军
  • 2篇王红英
  • 2篇张伟
  • 2篇武丹
  • 2篇潘欢
  • 2篇刘江
  • 2篇徐洁
  • 2篇曹冬冬

传媒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石河子大学学...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食管疾病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女性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分布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伊犁地区不同民族女性HPV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新疆伊犁地区某综合性医院妇科就诊的54 760名女性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宫颈黏液脱落细胞样本,共采集了3 445名;同时收集其民族和年龄等社会信息.纳入标准为有性生活者,宫颈完整者,且民族为汉族、维吾尔族或哈萨克族.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宫颈癌的诊断由医生根据研究对象的病史、症状、妇科检查结果,以及宫颈细胞学和组织学活检进行确诊.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民族研究对象HPV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研究对象的HPV阳性率为25.6%(882例);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HPV阳性率分别为27.9%(564/2 022)、22.9%(196/857)和21.6%(122/566)(χ^2=13.80,P=0.001).汉族阳性者中感染比例最高的3个亚型依次为HPV16/52/58型,分别占24.8%(140例)、17.7%(100例)和9.8%(55例);维吾尔族依次为HPV16/52/53型,分别占34.2%(67例)、12.8%(25例)、9.2%(18例);哈萨克族依次为HPV16/53/52型,分别占37.7%(46例)、17.2%(21例)、12.3%(15例).维吾尔族≥61岁研究对象HPV阳性率最高,为41.5%(22例),36-40岁组最低,为15.9%(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1,P〈0.001).结论 新疆伊犁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HPV阳性率存在差异,并且感染HPV基因型在不同民族间分布不同.
潘贞贞宋宇宁张琴于娇娇张克南梁娜张娜马欣朱君玲者湘漪夏哈代提郑威楠李洪涛曹冬冬潘泽民
关键词:子宫颈基因型人乳头瘤病毒
下调PBLD的表达对胃癌增殖、侵袭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检测吩嗪生物合成类结构域蛋白(PBLD)在胃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下调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集胃癌220例、癌旁正常组织79例及患者临床信息,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BLD的表达,分析PBLD的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和转移等临床特点的关系。同时构建PBLD干扰表达载体,在胃癌细胞AGS中干扰PBLD的表达,通过RT-PCR鉴定干扰效果,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通过Annxin V-PI染色法流式细胞计数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PBL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7.7%,较癌旁正常组织低,癌旁组织阳性率为63.3%(P<0.001)。PBLD与患者的TNM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P=0.016)和分化(P=0.001)相关。干扰PBLD的表达,胃癌细胞AGS的增殖能力增强(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提示,干扰组穿过基质膜的细胞数多于未干扰组(P<0.05),PBLD干扰后侵袭能力增强。干扰PBLD组总凋亡率为(7.36±0.78)%,较空载体组总凋亡率(11.76±0.64)%降低(P=0.007),干扰PBLD组晚期调亡率为(5.56±1.7)%,较空载体组晚期调亡率(10.75±1.02)%降低(P=0.015),但早期凋亡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BLD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降低,这与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和晚期凋亡相关,PBLD是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候选抑癌基因。
张伟刘新权朱君玲肖永彪张军张蕾李冬妹
关键词:胃癌增殖凋亡
新疆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基因变异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E7基因序列的变异分布情况。采用43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提取DNA作为模板,PCR扩增E6和E7全长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以欧洲标准株为原型,进行序列分析,并对HPV16 E6、E7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测序结果分析共发现6个突变位点(4个错义突变,2个无义突变),其中有34例E6基因350位核苷酸发生突变(T350G),突变频率为79.1%,对应氨基酸改变为Leucine→valine(L83V);6例E6基因295位核苷酸发生突变(T295G),突变频率为(14.0%),相应氨基酸改变为aspartic→glutamic(D64E),值得注意的是,这6例HPV16 E6基因T295G突变均伴随着E6基因T350G突变。E7基因仅在1例样本647位点发生常见的核苷酸A→G突变(A647G),且伴随着E6基因178位点T→G突变(T178G)。进化树分析表明,8例为HPV16欧洲型(Ep),34例为欧洲变异型(E),仅1例为亚洲型(As),没有发现非洲株(Af)和亚洲美洲株(AA)。由此可知:(1)新疆维吾尔族妇女主要以感染HPV16欧洲型(E)为主;(2)E6基因T295G-T350G共突变为特点的HPV16病毒,可能做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特有的HPV16欧洲型新疆株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者湘漪朱君玲姜心雨何鸿昌潘贞贞蒋琦伟王媛李洪涛李洪涛郑威楠
关键词:HPV16
喀什地区林奇综合征错配修复蛋白检测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喀什地区林奇综合征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表达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300例林奇综合征患者病理标本,检测其MMR蛋白包括MutL同源物1(human MutL homolog 1,MLH1)、MutS同源物2(MutS homolog 2,MSH2)、PMS1同源物2(PMS1 homolog 2,PMS2)、MutS同源物6(MutS homolog 6,MSH6)表达情况。根据林奇综合征患者MMR蛋白表达缺失情况将其分为错配修复蛋白缺失(deficient mis⁃match repair,dMMR)组(n=50)和错配修复蛋白完整(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pMMR)组(n=250),分析MMR蛋白表达缺失与林奇综合征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dMMR与pMMR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300例林奇综合征患者中,dMMR发生率为16.67%(50/300),pMMR发生率为83.33%(250/300),其中MLH1蛋白表达缺失率为3.67%(11/300),MSH2蛋白表达缺失率为8.00%(24/300),PMS2蛋白表达缺失率为3.00%(9/300),MSH6蛋白表达缺失率为2.00%(6/300),MLH1和PMS2蛋白同时表达缺失率为6.00%(18/300),MSH2和MSH6蛋白表达缺失率为5.67%(17/300),MLH1、MSH2、PMS2、MSH6蛋白同时表达缺失率为1%(3/300)。dMMR组患者肿瘤在右半结肠、分化程度低、浸润至浆膜外的占比显著高于pMMR组(P<0.05)。dMMR组和pMMR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72.1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2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5.156,P=0.023)。结论喀什地区林奇综合征患者MLH1、MSH2、PMS2、MSH6蛋白表达与病理特征关系密切,检测MLH1、MSH2、PMS2、MSH6蛋白表达情况在林奇综合征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朱君玲姜会娟韩雯李玉华
关键词: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DB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分析
2016年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已经成为癌症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表观遗传修饰的异常改变与癌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已经成为癌症的新标志。该研究旨在探讨膀胱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bladder cancer 1,DBC1)启动子甲基化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关系及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其能否作为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工具用于子宫颈癌筛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43例正常子宫颈组织、3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以及54例子宫颈癌组织进行HPV16、HPV18感染的检测;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上述组织DB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方法检测10例甲基化阴性的正常子宫颈组织和10例甲基化阳性的子宫颈癌组织中DBC1基因m 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子宫颈组织、CIN组织及子宫颈癌组织中HPV16的感染率分别为18.6%、34.3%和68.5%;HPV18的感染率分别为2.3%、8.6%和16.7%;DBC1基因发生甲基化率分别为23.3%、40.0%和87.0%;在79例高级别宫颈损伤及子宫颈癌样本中,其中50例HPV16/18感染阳性,29例HPV16/18感染阴性;阳性组中DBC1基因发生甲基化率88.0%,阴性组甲基化率为55.2%(P<0.05);10例甲基化阳性子宫颈癌组织中DBC1基因m 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10例甲基化阴性正常子宫颈组织(P<0.05)。结论:DBC1基因甲基化可能作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分子标志物,结合HPV16/18感染检测有助于子宫颈癌的诊断。
武丹杨昕朱君玲王红英李洪涛潘欢何鸿昌任显显潘泽民
关键词:子宫颈癌HPV16/18基因表达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 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 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新疆汉族乳腺癌患者(试验组)和150例新疆汉族健康女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MTHFR C677 T基因多态性,分析MTHFR C677 T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MTHFR C677 T的CC基因型分别为29.33%(44例/150例)和66.00%(99例/150例),CT基因型分别为45.33%(68例/150例)和26.00%(39例/150例),TT基因型分别为25.33%(38例/150例)和8.00%(12例/15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MTHFR C677 T的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2.00%和79.00%,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8.00%和2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THFR C677 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发生的具有相关性.
张伟刘新权朱君玲肖永彪张军李冬妹曹玉文张蕾
关键词:乳腺癌基因多态性新疆汉族
附睾乳头状囊腺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附睾乳头状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乳头状囊腺瘤的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特征及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大体包膜均完整,表面光滑,灰白色类圆形,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切面灰白色,质地韧,其中1例切面见一直径约1.5 cm的囊腔,内为灰红色液体并见细小乳头。镜下见肿瘤由纤维血管间质为轴心的乳头状突起、扩张的导管和微小囊肿及致密的纤维性间质组成;囊壁由单层扁平上皮或低立方上皮构成,囊腔内见乳头,部分形成腺样结构;腔内充满嗜伊红样物质,纤维性间质内见玻璃样变区域及少量炎细胞。瘤细胞立方状或柱状,胞质透亮清晰,界清;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大小较一致,不易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AE1/AE3)、Calponin、vimentin和PAS均(+)。结论附睾乳头状囊腺瘤少见,诊断时需结合临床病史和免疫表型。
王盛韩雯孙振柱朱君玲
关键词:附睾肿瘤腺瘤乳头状免疫组织化学
eEF1A2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讨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收集新鲜宫颈癌组织和宫颈正常组织样本各10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eEF1A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收集宫颈癌患者6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45例和慢性宫颈炎患者35例石蜡标本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eEF1A2基因在宫颈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状况。qRT-PCR结果显示,eEF1A2基因在宫颈癌组织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宫颈组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EF1A2蛋白质表达强阳性率、弱阳性率和阴性率表达在宫颈癌组织分别为46.6%,31.0%和22.4%,而在慢性宫颈炎组织中分别为21.2%,48.5%和3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由此可知,eEF1A2基因的表达增高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eEF1A2表达情况对于宫颈癌的临床诊断、病理分级有参考价值。
潘欢李洪涛朱君玲王红英杨昕武丹潘贞贞何鸿昌任显显潘泽民
关键词:宫颈癌QRT-PCR免疫组织化学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胃癌组织中HuR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检测维吾尔族人群人类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蛋白在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集胃癌组织蜡块标本30例和对应癌旁组织蜡块标本23例,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HuR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AFP、CEA、CA199、SCC的含量;分析HuR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HuR在胃癌组织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均有表达,胞核中Hu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3.3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52.17%(P<0.05),但其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无相关性;胞质中HuR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34.78%(P<0.05),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并且与肿瘤标志物CA199相关(P<0.05)。结论:在维吾尔族人群胃癌中,HuR在胃癌细胞胞核和胞质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胞质中Hu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以及标志物CA199密切相关。
任显显李霞肖永彪朱君玲米开热木·麦麦提徐洁潘泽民曹冬冬李冬妹
关键词:胃癌CA199
FAM135B与赖氨酸乙酰转移酶在维吾尔族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序列相似家族135成员B(FAM135B)与赖氨酸乙酰转移酶(KAT5)在维吾尔族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规律。方法使用罗氏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检测40对维吾尔族ESCC及其癌旁组织中FAM135B与KAT5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间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维吾尔族ESCC标本中FAM135B、KAT5表达分别占92.50%(37/40)、15.00%(6/40);癌组织中FAM135B表达强阳性者所占比例高于癌旁组织[45.00%(18/40)vs 22.50%(9/40),χ~2=4.528,P=0.033];癌组织中KAT5表达阴性者所占比例与癌旁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00%(34/40)vs 87.50%(35/40),χ~2=0.105,P=0.745];ESCC与其配对癌旁组织FAM135B强阳性表达具有良好正相关性(Kendall相关系数=0.707,P<0.001);癌组织的FAM135B强阳性表达与其KAT5表达具有显著负相关性(Kendall相关系数=-0.946,P<0.001);FAM135B与KAT5表达与ESCC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FAM135B强阳性表达可能是维吾尔族ESCC发生的重要分子基础,且该分子可能通过KAT5的负性表达发挥作用。
刘江朱君玲张亚历白杨
关键词:维吾尔族食管鳞状细胞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