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雪飞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篇根管
  • 2篇第一磨牙
  • 2篇上颌
  • 2篇上颌第一磨牙
  • 2篇锥形束CT
  • 2篇磨牙
  • 2篇根管治疗
  • 1篇第二根管
  • 1篇血链球菌
  • 1篇牙髓
  • 1篇牙髓病
  • 1篇牙体
  • 1篇牙体牙髓
  • 1篇牙体牙髓病
  • 1篇牙体牙髓病科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牙周再生
  • 1篇咬合
  • 1篇咬合关系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5篇王雪飞
  • 3篇席清平
  • 2篇陈晖
  • 1篇蔡霞
  • 1篇谈龙
  • 1篇陈学鹏
  • 1篇曹桂芬
  • 1篇陈志红

传媒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全科口腔医学...
  • 1篇2013年全...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BCT在疑难钙化根管治疗病例中的辅助应用
研究目的:疑难钙化根管治疗中辅助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并统计其辅助治疗的成功率,评价CBCT辅助治疗疑难根管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
王雪飞
关键词:根管治疗锥束CT
文献传递
广泛型重度牙周炎伴咬合紊乱多学科联合治疗一例被引量:2
2020年
伴有咬合紊乱的重度牙周炎是临床治疗的难点,通常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本文报道1例伴咬合紊乱的广泛型重度牙周炎,通过以菌斑控制为导向的牙周基础治疗、牙周再生手术以及联合正畸、种植、修复等多学科治疗,纵向观察6年,患者牙周状况及咬合关系稳定,牙周再生手术治疗获得明显的组织再生效果,美观和功能得以改善,疗效满意。
蔡霞周梦琪谈龙曹桂芬王雪飞陈志红陈学鹏
关键词:重度牙周炎咬合紊乱咬合关系菌斑控制牙周再生
五倍子不同组分对口腔致病菌作用的比较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五倍子不同组分单宁酸、没食子酸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与龋病关系较密切的4种细菌:变异链球菌、粘性放线菌、血链球菌、茸毛链球菌,应用液体二倍稀释法、纸片扩散法测定单宁酸、没食子酸对4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抑菌圈,从而进一步确定单宁酸和没食子酸的抑菌作用,并对2种成分的抑制作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单宁酸和没食子酸对这4种细菌的生长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单宁酸对变异链球菌、茸毛链球菌、血链球菌的MIC为1 mg/m L,对粘性放线菌的MIC为0.5 mg/m L,没食子酸对各细菌的MIC均为8 mg/ml,相同浓度的单宁酸对各致病菌形成的抑菌圈明显大于没食子酸,两者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五倍子中含有的单宁酸、没食子酸对4种口腔细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单宁酸作用强于没食子酸。
席清平王雪飞
关键词:五倍子粘性放线菌血链球菌茸毛链球菌
上颌第一磨牙六根管一例被引量:5
2015年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含3个独立的牙根:近颊根、远颊根和腭根,近颊根多含1~2个根管,远颊根和腭根多为1个根管.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数目常发生变异,近中颊侧(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第二根管(MB2)的发生率为62%~90%,远颊根和腭根有2个根管的概率相对较少,分别为3.75%和0.62%[1].这些根管的遗漏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临床上应用锥形束CT有助于发现这些额外根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接诊1例上颌第一磨牙6根管病例,现报道如下.
席清平陈晖王雪飞
关键词: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数目牙体牙髓病科根管治疗失败锥形束CT第二根管
应用锥形束CT诊治上颌第一磨牙6根管1例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有在上颌磨牙的根管治疗中,对根管形态和数目的认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发现率为82.1%.另外,国内外也有关于第一磨牙5根管和6根管,甚至7根管的报道.如果在治疗中遗漏这些额外...
席清平陈晖王雪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