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孕并左卵巢纤维瘤蒂扭转致急腹症1例
- 2002年
- 资料:患者,女,23岁,因"间断左下腹痛2年,停经2月,要求终止妊娠",于2001年4月2日入院.患者于1999年1月起出现间断左下腹阵发绞痛,较剧烈,常自服"止痛片"缓解,未诊治.2000年3月自行于下腹部触及核桃大小包块,无压痛,活动好,未在意.LMP:2001-02-05.入院时内诊子宫前位,如孕8周,左侧可及一直径约9cm、质硬的包块,活动好,边界清,无压痛.B超提示:宫内孕,胎芽0.8cm,子宫左侧外突一中低回声不均结节,直径8cm.
- 金玲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卵巢纤维瘤急腹症
- 宫腔镜结合ER、PR表达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结合子宫内膜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妇科行宫腔镜检查及诊刮术的840例患者,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各类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本组840例患者中,经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25例,经组织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26例。宫腔镜诊断的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9.9%。在本组的1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2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子宫内膜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病理分级及FIGO分期增加,ER、PR阳性表达降低,且降低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肌层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ER、PR的表达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结合子宫内膜组织ER、PR的表达检测对子宫内膜样腺癌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 金玲周虹
- 关键词:宫腔镜ERPR子宫内膜样腺癌
- 子宫肌瘤剔除术三种术式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20
- 2008年
- 目的:比较开腹、阴式、腹腔镜下3种途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42例(开腹组)、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26例(阴式组)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5例(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组手术时间最短(84.2±29.8min),开腹组次之(102.7±30.8min),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最长(129.6±39.7min),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阴式组最少(122.3±44.1ml),与开腹组、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最大直径开腹组最大(8.0±2.8cm),与腹腔镜组、阴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阴式组最短(21.0±4.8h),腹腔镜组次之(24.4±5.1h),开腹组时间最长(30.5±4.7h),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开腹组时间最长(7.5±1.1d),与阴式组、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应证范围更广,3种术式不能完全互相替代。
- 吴国英章颖袁桂兰吕华冯志娟金玲
-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腹腔镜开腹
- 应用Kiwi一次性真空胎头吸引器助产的产妇分娩结局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应用Kiwi一次性真空胎头吸引器进行阴道助产的产妇的分娩结局。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3年5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通过阴道助产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助产方式不同将产妇分为两组。其中80例采用产钳助产的产妇为对照组;305例采用Kiwi一次性真空胎头吸引器助产的产妇作为观察组。①观察两组不同助产方式的成功率、助产操作时间;②观察两组产妇产时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③观察两组产妇的并发症情况;④观察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情况(分娩后1min、分娩后5min、分娩后10min);⑤观察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助产成功率(98.07%)略高于对照组(97.56%),但两组助产成功率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产妇助产操作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产妇产时和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产妇产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新生儿分娩后1min、5min以及10min的平均Apgar评分均无差异(P>0.05);⑤两组新生儿头皮损伤、锁骨骨折、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感染、窒息或呼吸困难以及惊厥的发生率并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新生儿头皮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wi一次性真空胎头吸引器助产的成功率及助产操作时间与产钳助产相似,且能应用于更多枕位,如枕横位;Kiwi一次性真空胎头吸引器助产相较于产钳助产,可有效减少产妇产时和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妇产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但需要注意对新生儿头皮血肿的预防。
- 金玲徐哲
- 关键词:阴道助产
- 人工流产术中不同镇痛方法效果比较被引量:26
- 2002年
- 目的:减轻人工流产时的痛苦。方法:选择宫术安栓肛塞,地卡因涂布宫颈,口服米索前列醇三种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扩宫镇痛,并设立对照组,比较其效果。结果:三组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镇痛、扩宫效果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米索前列醇组明显优于宫术安栓、丁卡因组(镇痛时P<0.05、扩宫时P<0.01)。镇痛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四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三种镇痛方法均简单、安全、迅速、有效,易于掌握,能有效减轻孕妇人工流产时的痛苦,尤其口服米索前列醇效果显著。
- 金玲李晨霞张志敏曹锦秀
- 关键词:人工流产镇痛方法
- 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口服和阴道给药对宫颈扩张的观察被引量:47
- 2002年
- 目的:比较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前2小时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口服与阴道内放置对宫颈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共收集对象500例,随机分为I组(口服400μg),Ⅱ组(口服600μg),Ⅲ组(阴道给药400μg),Ⅳ组(阴道给药600μg)和Ⅴ组(对照组)各100例。结果:四个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扩宫效果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四个实验组比较扩宫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同一剂量口服组和阴道组比较,阴道组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低(P<0.01)。两个口服组或两个阴道组比较,400μg组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无论口服或阴道给药对于早孕妇女均有明显扩张与软化宫颈作用,可减轻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副反应轻,值得推广。400μg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可作为人工流产前宫颈扩张的最佳有效剂量和理想给药途径。
- 李晨霞张志敏金玲曹锦秀刘艾玲
-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妊娠早期人工流产宫颈扩张
- 阴道前壁膨出患者阴道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和β亚型的表达
- 目的:了解阴道前壁膨出(AVP)患者阴道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α、β亚型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病的关系。
方法:选取1999年7月-2004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AVP患者4...
- 金玲张晓红王建六虞有志
- 关键词: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组织雌激素受体分泌表达
- 文献传递
- 经阴道彩超和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对比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通过阴道彩超和宫腔镜检查,比较两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运用经阴道彩超和/或宫腔镜检查和/或病理检查证实284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将病理结果与阴道彩超诊断和宫腔镜检查比较,并对阴道彩超诊断和宫腔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彩超、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66.7%、97.9%、0.87,100%、97.9%、0.99。结论:阴道彩超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有一定的漏诊率,可用于初步筛查.宫腔镜是理想的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二者联合检查,可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确诊率。
- 龚萍金玲
- 关键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
- 高危妊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23年
- 目的:分析高危妊娠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建立《母子健康手册》的孕产妇1227例临床资料,建立《母子健康手册》时根据北京市孕期高危因素初筛表分为初筛高危组、低危组,统计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分析高危妊娠孕产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高危组早产(5.9%)、胎儿不良结局(23.8%)和难产(19.8%)发生率高于低危组(2.5%、18.3%、16.9%);高危组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者年龄(37.1±0.8岁)、孕前体质指数(25.4±0.4 kg/m2)均高于非不良妊娠结局者(30.2±0.6岁、22.3±0.1kg/m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年龄≥35岁、孕前BMI异常是高危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35岁、孕前BMI异常是高危妊娠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志敏倪俊金玲
- 关键词:高危妊娠干预措施
- 染色体芯片和HLPA技术对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检出的效果比较及不同来源样本检测结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比较染色体芯片和HLPA两种技术对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的检测效果,并分析不同来源样本染色体异常检出的差异,为产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染色体芯片和HLPA技术对采集的流产绒毛组织的DNA进行染色体异常的检测,同时根据样本来源分为胚胎停育组和早孕人流组,分析两组染色体异常情况的分布差异。结果110例样本中,染色体芯片检测技术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45.5%,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41例(37.3%),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9例(8.2%)。HLPA技术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37.3%,均为染色体数目异常(41例)。在微缺失微重复检测方面,两种检测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胚胎停育来源样本中,有37例被鉴定为染色体数目异常(56.1%),6例微缺失微重复(9.1%);早孕人流样本中,有4例染色体数目异常(9.1%),3例微缺失微重复(6.8%)。胚胎停育来源样本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与早孕人流来源样本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染色体芯片技术和HLPA技术都可作为胚胎绒毛染色体检测的工具,相较于HLPA技术,染色体芯片技术对微缺失微重复检出率更高,且染色体异常在胚胎停育和早孕人流人群中分布及类型存在差异。
- 金玲武淑英曹丹丹
-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胚胎停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