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2篇静脉
  • 2篇护理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 1篇动功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休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特点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液净化中心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上肢
  • 1篇上肢运动
  • 1篇上肢运动功能
  • 1篇肾内科

机构

  • 5篇蚌埠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王敏
  • 2篇吴庆华
  • 2篇冯婉娟
  • 2篇熊婷
  • 1篇金晓艳
  • 1篇武雪媛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蚌埠医药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199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及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与护理干预对于尿毒症患者睡眠治疗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同时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睡眠质量评分中,患者治疗后睡眠治疗总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 <0. 05);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在90. 00%以上。结论:在对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辅以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徐静张菊王敏金晓艳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症
“5S”管理法在血液净化中心急救用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分析在血液净化中心急救物品管理中采用"5S"管理法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从该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中选取,总例数为17名,研究时间为2017年2月-2019年2月,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采用常规管理的9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3月-2019年2月之间采用"5S"管理法的8名护理人员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可得,实验组护理人员检查物品耗时、物品过期、环境整理耗时、抢救物品耗时等物品质量管理效果较好,组间对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用药准确率、用药速度、抢救物品速度较为优异,组间对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急救物品管理质量评分、管理满意度评分较高,组间对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研究可得,在血液净化中心急救物品管理中采用"5S"管理法,能明显对护理人员急救物品管理质量进行提高,还能进一步改善管理满意度。
冯婉娟徐静吴庆华王敏
关键词:血液净化中心
动静脉内瘘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上肢运动功能及衰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研究动静脉内瘘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上肢运动功能及衰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31例和运动干预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运动干预组采用动静脉内瘘操进行16周的运动干预指导。比较2组干预前后上肢运动功能和衰弱水平。结果:干预后运动干预组上肢运动功能状态量表总分、肩部、肘与前臂和手腕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状态量表总分、肩部、肘与前臂和手腕部评分与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运动干预组衰弱量表总分、躯体衰弱和心理衰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2组社会衰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干预前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TFI总分、躯体衰弱、心理衰弱和社会衰弱评分与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静脉内瘘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16周干预后,病人上肢运动功能显著提高,衰弱水平有所缓解。
徐静冯婉娟熊婷王敏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上肢运动功能衰弱
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01~2018-12收治的80例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此次课题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分2组,常规护理组(n=40)予以常规护理,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组(n=40)予以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实施情况,并评估效果。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和自我调节情绪能力明显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接受心理指标评估,心理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组的心理指标较常规护理组均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干预理念引入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其心理指标,值得推荐。
熊婷武雪媛李柯柯吴庆华王敏夏春梦
关键词:情绪
静脉注射技术的临床体会
1994年
静脉注射技术是医护工作的基本功、是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更为重要。由于静脉随病情变化而变化,因此,使注射难度增加。现就笔者的临床体会浅谈如下。
王敏
关键词:静脉注射休克水肿血管特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