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霞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管
  • 2篇梗死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胆固醇
  • 1篇导丝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钙化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病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内科
  • 1篇型心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机构

  • 7篇天津市宝坻区...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张霞
  • 3篇仇宝华
  • 2篇张红雨
  • 1篇梅莲莲
  • 1篇唐淑稳
  • 1篇曹艳君
  • 1篇兰淑海
  • 1篇张成岗
  • 1篇段少华
  • 1篇吴志国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压力导丝在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老年冠心病患者多以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为主,往往为多支病变。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 , CAG)显示其狭窄程度严重,范围广泛,侧支循环较多。相关危险因素有性别、高胆固醇血症、家族史和年龄。王晋军等[1]对128例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患者的C A G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其年龄分老年组(67例)和非老年组(61例),CAG结果显示,老年组中2支和3支病变者占76.1%,狭窄程度>99%者占59.7%,而对老年组C A G结果进行logistic多元分析发现,危险因素是性别、高胆固醇血症、家族史和年龄。
张霞张成岗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血管造影术高胆固醇血症侧支循环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血管内科合并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高危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50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7.8%(39/500),感染部位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以及皮肤软组织等,其中呼吸道感染的比例最高为58.97%。研究发现诱发院内感染的因素主要与患者的年龄、抗菌药物的使用、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等有关。感染患者的死亡率高达28.21%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 <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具有较高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主要与多种因素有关,且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针对医院感染高危因素采取对应措施,以有效防控医院感染的发生。
李振超胡艳杰席雅曼张霞仇宝华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延迟PCI与药物保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延迟PCI,发病12~24 h内直接PCI)与药物保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86例发病12~24 h的STEMI患者分为延迟PCI组89例(STEMI后12~24 h内接受PCI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组97例(单纯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平均随访(5.6±1.4)个月,比较2组患者住院周期的差别;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30 d及6个月左房直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的变化,以及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复合终点事件等发生率的差别。结果延迟PCI组住院周期明显短于药物保守治疗组,30 d及6个月随访心脏彩超LAD、LVDd小于药物保守治疗组,而LVEF及LVFS大于药物保守治疗组,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复合终点事件、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延迟PCI治疗可减少STEMI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复合终点事件及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改善左室功能及预后。
廖艳春曹艳君张红雨吴志国仇宝华张霞王淑静梅莲莲
关键词:心肌梗死延迟PCI药物保守治疗
一种连脚腿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脚腿套,包括双层足腿套,双层足腿套对应足部和小腿部处分别活动连接有足部固定带和小腿固定带,足部固定带和小腿固定带的上表面通过连接带活动连接;所述足部固定带的下表面或小腿固定带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牵拉带...
张霞段少华王楠楠刘文静
脂代谢指标及外周血微小RNA-126与冠状动脉钙化形成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脂代谢指标及外周血微小RNA-126(miR-126)表达与冠状动脉钙化形成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4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3例)、斑块组(48例)及钙化组(41例)。采集病史及患者入院2 h内外周静脉血,检测miR-126、HDL-C、LDL-C、TC、TG和载脂蛋白A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年龄、HR、左心室射血分数、HDL-C和TG水平以及男性、家族史、高血压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和钙化组吸烟史及糖尿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及斑块组相比,钙化组miR-126表达、TC和LDL-C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斑块组及钙化组载脂蛋白A水平降低(P<0.05),钙化组载脂蛋白A水平更低(P<0.05)。结论外周血miR-126表达以及LDL-C和载脂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形成密切相关,可用作冠状动脉钙化形成的预测指标。
刘青张红雨管明秀仇宝华陈元利张霞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冠状动脉斑块
AT1-AA、血尿酸、血尿素氮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血尿酸、血尿素氮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在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产科明确诊断HDCP患者125例(HDCP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55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根据病情发展程度,将HDCP组分为妊娠高血压组(n=77)、子痫前期组(n=48)两个亚组。检测并比较HDCP组与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与子痫前期组血尿酸、血尿素氮、AT1-AA水平等指标。结果HDCP组与对照组年龄、妊娠时间、D-二聚体、血钙、血肌酐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CP组外周血中AT1-AA、血尿酸及血尿素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外周血中AT1-AA、血尿酸及血尿素氮水平高于妊娠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外周血中AT1-AA(r=0.301)、血尿酸(r=0.380)及血尿素氮(r=0.257)水平与HDC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AT1-AA、血尿酸、血尿素氮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HDC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0、0.714、0.647、0.725,其对应的约登系数为0.368、0.380、0.306、0.439,联合检测的价值高于单独检测。结论AT1-AA、血尿酸、血尿素氮与HDCP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3项联合检测的价值更高。
王春雨管明秀兰淑海唐淑稳张霞曹一丹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尿酸血尿素氮
瑞舒伐他汀钙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根据应用瑞舒伐他汀剂量的不同将60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强化治疗组(试验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间血清炎性因子、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的血脂水平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1个月,试验组的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内应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总体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好。
张霞管明秀王淑静席亚曼姜秋红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血脂炎性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