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金娟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虚拟现实
  • 3篇入路
  • 3篇手术
  • 3篇微创
  • 2篇乙状窦
  • 2篇神经解剖
  • 2篇神经解剖学
  • 2篇斜坡
  • 2篇解剖学
  • 1篇杏仁核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减压
  • 1篇血管减压术
  • 1篇乙状窦后
  • 1篇乙状窦后入路
  • 1篇乙状窦前
  • 1篇乙状窦前入路
  • 1篇翼点
  • 1篇翼点入路
  • 1篇枕髁

机构

  • 5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309...

作者

  • 6篇汤可
  • 6篇周青
  • 6篇谢金娟
  • 3篇周敬安
  • 2篇赵亚群
  • 2篇刘策

传媒

  • 4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创伤...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颅脑损伤并发精神症状的综合治疗被引量:3
2015年
颅脑损伤后精神症状和创伤应激障碍(PTSD)不仅是临床精神医学家关注的领域之一,如何减少和早期干预外伤后精神症状的发生已成为各级医院神经科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颅脑损伤引起精神症状的机制和临床表现,已经综合治疗方法做了全面的综述。
周青汤可谢金娟
经翼点入路和经颞下入路切除杏仁核的虚拟现实显微解剖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比较经翼点和经颞下入路切除杏仁核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 15例尸体(共30侧)头颅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颞叶包含解剖结构的三维影像模型,绘制圆柱模拟翼点和经颞下入路显露杏仁核。观察、测量和比较路径中经过解剖结构情况。结果翼点手术路径中,脑组织、大脑中动脉、蝶顶窦所显露体积:前缘>后缘;路径所显露体积:后缘>前缘。颞下手术路径中,路径和脑组织所显露体积:前缘>后缘。针对杏仁核前缘和后缘,手术路径和脑组织所显露体积:翼点入路>颞下入路。数据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虚拟现实三维影像模型有助于量化比较不同手术入路显露杏仁核的过程中,术野暴露和手术创伤情况,为微创手术提供指导信息。
周青汤可谢金娟周敬安赵亚群刘策
关键词:杏仁核虚拟现实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虚拟现实微创解剖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探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微创化过程中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对5例成人尸体头颅行头颅CT和MRJ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桥脑小脑角三维解剖模型,设计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路径,在三叉神经脑池段分别选择三叉神经入脑干处(a点)、人半月神经节处(b点)以及两者之间中点(c点)为显露靶点。分别以上述a、b、c3个显露靶点为顶点做出圆锥a、b、c,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三叉神经脑池段的3个手术路径,观察和测量这3个路径微创化前后解剖结构显露情况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路径均由横窦下方穿过,路径清晰显示与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微创化前后a、b、c3个手术路径的测量数据比较结果为:b路径体积〉c路径体积〉a路径体积,a小脑半球体积〉c小脑半球体积:〉b小脑半球体积。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创化手术路径能够在保证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解剖显露的情况下减少手术创伤。
周青汤可谢金娟周敬安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虚拟现实微创
经枕髁显露颈静脉结节手术路径的虚拟现实微创化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在虚拟现实解剖建模基础上,探讨实现经枕髁显露颈静脉结节的路径微创化可行性。方法 15例尸体头颅CT和MRI数据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选择骨性标志点,设计经枕髁显露颈静脉结节的手术路径。观察和测量路径体积改变后解剖结构显露情况。结果手术路径微创化前后均从脑干外侧、小脑半球腹侧和颈静脉球内侧经过。微创化前手术路径依次显露椎动脉、后组脑神经和颈静脉球,在颈静脉球内侧下方显露舌下神经,在后组脑神经上方显露小脑前下动脉。微创化后手术路径从舌咽神经下方穿过,包含部分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小脑前下动脉和岩下窦。测量手术路径、路径中骨性结构、后组脑神经和静脉的体积:微创化前>微创化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化前后手术路径中,小脑前下动脉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枕髁显露颈静脉结节的微创化手术路径能够减少骨性结构磨除以及对后组脑神经和静脉损伤,同时不影响对小脑前下动脉显露。
周青汤可谢金娟赵亚群刘策周敬安
关键词:虚拟现实枕髁微创
虚拟现实技术在乙状窦后入路显露斜坡中部微创手术路径研究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在虚拟现实三维解剖模型中探讨乙状窦后入路微创显露斜坡中部的可行性。方法将15例尸体头颅进行CT和MRI扫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颅底三维解剖模型,选择颅盖和颅底骨性标志点分别勾勒圆柱模拟乙状窦后入路显露斜坡中部的手术路径。缩小圆柱直径进行手术路径微创设计,观察、测量和比较微创化前后手术路径中的解剖差异。结果乙状窦后入路在横窦下方、乙状窦后开颅,到达斜坡中部时,微创化前手术路径包含骨性结构、动脉结构、小脑、脑干和脑神经的体积明显多于微创化后手术路径,差异显著(P<0.01)。微创化后手术路径不包含岩下窦和颅底骨质。结论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量化比较微创设计的显微解剖特征。在乙状窦后入路显露斜坡中部时,微创化后手术路径有助于减少对神经、血管的牵拉损伤。
周青汤可谢金娟
关键词:入路乙状窦后斜坡神经解剖学
虚拟现实技术量化比较Kawase和乙状窦前入路显露上斜坡的显微解剖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在虚拟现实影像模型中评估Kawase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显露上斜坡的解剖差别。方法对15例尸头进行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颅后窝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骨性结构中选取标志点勾勒Kawase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显露上斜坡的手术路径。测量解剖结构体积,比较两种手术路径的显露特征。结果两种入路通过磨除岩骨到达上斜坡,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路径中包含骨性结构和静脉结构的体积均多于Kawase入路,Kawase入路中包含脑神经体积多于乙状窦前入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较Kawase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显露上斜坡的解剖特征有助于指导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周青汤可谢金娟
关键词:手术入路手术入路乙状窦前神经解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