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中水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电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简析反渗透技术在中水回用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面对着当前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现象的日益突出,在城市中应用中水回用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文章首先对城市中水回用重要性及其主要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然后结合反渗透技术基本原理及布置工艺,针对其在某热电厂中水回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为同类的实践提供借鉴。
- 李晋张杰
- 关键词:反渗透技术中水回用
- 再生水厂混凝沉淀工艺优化
- 针对水厂现有的工艺,利用混凝沉淀作为预处理工艺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其目的在于保障后续工艺段进水要求,去除原水中的部分浊度、色度、总磷等,为后续工艺减少生产压力。减少微滤进水浊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微滤过程工作压力,增加清洗周...
- 李殿海姜威田嵩石岐林李晋范玉宽岳雪健
- 关键词:再生水混凝沉淀絮凝剂
- 文献传递
- 城市再生水氯消毒及其试验分析
- 2016年
- 目前,城市再生水作为有效解决我国城市水资源紧张的现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因此,文章主要结合作者的实践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城市再生水的主要处理工艺,然后详细探讨了城市再生水氯消毒的相关理论,包括氯消毒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等,最后结合加氯量、TOC、温度,以及氨氮等四个因素对氯衰减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希望可以为同类的实践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张杰李晋
- 关键词:再生水氯消毒
- 预氯化对再生水混凝沉淀/微滤处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天津某再生水厂在混凝沉淀预处理系统中通过加氯以控制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然而,加氯量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厂运行成本,而且对于混凝沉淀处理效果及后续微滤膜污染情况也有一定影响。采用混凝沉淀/微滤中试系统,在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12 mg/L条件下,研究了加氯量对混凝沉淀处理效果及微滤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氯化强化了混凝沉淀/微滤系统对色度、浊度、总磷、氨氮、COD、UV254的去除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膜污染。试验最终确定最佳加氯量为5 mg/L,这对再生水厂实际生产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能够减少水厂运行成本,延长微滤膜的使用寿命。
- 吴云龙田一梅刘鸿鹄张亮李晋
- 关键词:预氯化混凝沉淀去除率
- 无间断切换电源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间断切换电源,其特征是:在PLC供电系统与UPS之间增设自动转换装置构成无间断切换电源,所述自动转换装置的输入端与UPS输出端连接,所述自动转换装置的输出端与PLC供电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转换装置...
- 何伟姜威焦健胡煜李晋张亮唐福生李殿海张麟曹志立李秀敏
- 文献传递
- 无间断切换电源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间断切换电源,其特征是:在PLC供电系统与UPS之间增设自动转换装置构成无间断切换电源,所述自动转换装置的输入端与UPS输出端连接,所述自动转换装置的输出端与PLC供电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转换装置的输...
- 何伟姜威焦健胡煜李晋张亮唐福生李殿海张麟曹志立李秀敏
- 文献传递
- 再生水处理中混凝剂最佳投量与助凝剂选择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针对天津市某再生水厂原水水质情况,通过烧杯试验确定了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的最佳投加量及助凝剂种类。结果表明,PAC的最佳投加量为12~16 mg/L;粉煤灰对原水的强化混凝作用不明显;粉末活性炭可以提高色度去除率及泥渣的沉降性能;前加氯可以明显提高氨氮及色度的去除效果,且加氯量宜控制在4~6 mg/L。
- 李育宏伍薇郭渊明李殿海姜威李晋
- 关键词:混凝聚合氯化铝助凝剂
- 混凝—微滤系统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 2016年
-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水回用的重要意义,然后分别从试验流程搭设、实验结果分析以及从技术上和经济上对混凝-微滤系统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同类的实践提供借鉴.
- 张杰李晋
- 关键词:混凝中水回用
- 无间断切换电源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间断切换电源,其特征是:在PLC供电系统与UPS之间增设自动转换装置构成无间断切换电源,所述自动转换装置的输入端与UPS输出端连接,所述自动转换装置的输出端与PLC供电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自动转换装置的输...
- 何伟姜威焦健胡煜李晋张亮唐福生李殿海张麟曹志立李秀敏
- 文献传递
- 再生水梯级调时絮凝及其参数优化被引量:2
- 2019年
- 普通的机械搅拌絮凝池各级絮凝时间相同,搅拌强度逐级减弱,称为梯级絮凝。为了探讨各级絮凝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提高絮体的沉降性能,将各级絮凝时间设计为各不相同的形式,并将此种改变絮凝时间的梯级絮凝定义为梯级调时絮凝。基于此絮凝设计思想,以天津市某再生水厂的混凝过程为研究对象,根据絮体分形结构理论对梯级调时絮凝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速度梯度G逐级减小的常规控制指标基础上,要为各级絮凝阶段配置合理的絮凝时间才能使整个絮凝达到最佳效果。
- 高佳祺田一梅孟露李晋
- 关键词:再生水分形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