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厚存
- 作品数:17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海安县农业委员会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水稻间歇灌溉增产机理与防治蚊媒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以常规灌溉为对照,对水稻间歇灌溉增产机理与蚊媒防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歇灌溉增穗、增粒,每667 m2比对照平均增产22.5 kg,节省灌溉用水187.43 m3;中华按蚊幼虫密度比对照减少10.32条/10勺,三带喙库蚊幼虫密度比对照减少13.93条/10勺。间歇灌溉对蚊媒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 陈厚存李桂云吴中华唐进江建平顾光明
- 关键词:水稻间歇灌溉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
- 水稻机插秧与抛秧对比试验初报被引量:4
- 2004年
- 2002年海安县为顺应形势发展,我们引进PF455S型手扶插秧机15台,并进行了多点对比试验与示范,取得较好的效果.
1机插秧与抛秧生长发育的差异
1.1缓苗期长机插秧秧龄短、叶龄小、干物质积累少,同时栽插又相对较深,植伤较重,因此与抛秧相比,蹲苗时间长,返青活棵慢.抛秧抛后第2天即有新根发生,抛后5~7天基本上活棵立苗,而机插秧插后7~10天基本上没有生长量,缓苗期比抛秧长3~5天,少数插得深、植伤重的田块甚至出现僵苗.
- 唐进胡学军王建华陈厚存孙亚军方万英
-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栽培抛秧栽培生长发育
- 扎把对倒伏水稻灌浆结实影响研究
- 2013年
- 针对水稻发生倒伏后,扎把对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及结实指数的影响情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倒伏对产量影响,主要使结实率降低,其次是千粒重下降;一旦发生倒伏,要积极应对,要迅速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次生灾害发生;对于倒得早的田块,采取扎把措施,扎地上1/3处,松紧适度,4~6穴扎成一个小把,成鼎立之势,并适时收获。
- 童生明陈厚存孙亚军徐培根
- 关键词:结实率千粒重
- 稻麦两熟高产栽培技术
- 2009年
- 从品种选用、播期播量确定、种植方式、精确定量施肥、水浆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海安县稻麦两熟高产栽培技术。
- 唐进林昌明陈厚存吉剑
- 关键词:稻麦吨粮栽培技术
- “小红稻”发生与防治初探被引量:1
- 2007年
- 进行了“小红稻”不同耕作条件下再生能力的试验,由此得出结论:“小红稻”主要源于引种,而对于曾经发生的田块,则有可能是上年“种”下的。故对“小红稻”防治,要从源头上入手,加强引种工作;而对于已发生田块,须及早拔除,不留“后患”。
- 陈厚存李桂云王义芳吉剑唐进吴中华
- 2008-2009年度弱筋小麦播期播量试验被引量:3
- 2010年
- 本文通过设计品种、播期、播量三因素裂区试验,研究本地主推弱筋小麦品种不同的播期、播量对产量及倒伏和冻害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产上应合理选择品种、播期、密度,在特殊气候(冬春多次低温寒潮导致小麦受冻影响较大)条件下,本地区晚播麦产量高于早播麦,不同播期的产量高低顺序为11/11>11/17>11/5>10/30>10/24;在早播情况下,每亩以8万基本苗为宜,迟晚播条件下,以16万~24万基本苗为宜,常规播期以8万~16万基本苗,可以获得高产。从播期、密度综合角度考虑,若要规避不利气候(冻害)对小麦生产的威胁,可以选择比常规播期推迟1~2周、16万~24万基本苗播种,从而可以减轻冻害给小麦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 唐进林昌明吉剑陈厚存李桂云吴中华
- 关键词:弱筋小麦播期播量
- "宁麦9号"不同播期、密度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为研究弱筋小麦"宁麦9号"在沿江、沿海地区不同播期、密度处理下,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设本试验.
- 唐进吴中华万国祥陈厚存王建华王良
- 关键词:播种期栽培密度
- 水稻抛秧塑盘旱育秧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陈厚存王石麟于宝富吉剑李桂云孙亚军
- 关键词:水稻播种苗期管理
- 优质无公害稻谷生产技术规程
- 2005年
- 李桂云林昌明陈厚存孙春来吴中华唐进
- 关键词:优质无公害稻谷有害物质控制无公害农产品土壤有机质产地环境
- 水稻穗肥配置试验初报
- 2016年
- 为探索适宜的穗肥品种与施用量,研究不同穗肥配置对比植株性状、产量及结构、成本与效益差异。结果表明:穗肥增施钾有利于大穗形成,有利于产量获得;水稻穗肥施尿素+氯化钾或尿素+BB肥(15-15-15),效果好于单纯施用尿素、专用穗肥(34-0-6)。
- 孙亚军陈厚存李桂云秦广建
- 关键词:水稻穗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