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一鹏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安阳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阳市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4篇黄斑
  • 4篇玻璃体
  • 3篇体腔
  • 3篇内界膜
  • 3篇界膜
  • 3篇玻璃体腔
  • 2篇凋亡
  • 2篇眼压
  • 2篇三学
  • 2篇视网膜脱离
  • 2篇手术
  • 2篇水肿
  • 2篇内障
  • 2篇前房
  • 2篇腔注射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青光

机构

  • 14篇安阳市眼科医...
  • 2篇天津市眼科医...
  • 2篇安阳市人民医...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王一鹏
  • 5篇王宇宏
  • 3篇陈松
  • 3篇李松涛
  • 2篇李翯
  • 2篇孟海林
  • 2篇金书红
  • 2篇陈拥军
  • 2篇王佩丽
  • 2篇郭光
  • 1篇张红鸽
  • 1篇白慧玲
  • 1篇穆泽辰
  • 1篇张红鸽
  • 1篇王玉娟
  • 1篇霍永军
  • 1篇赵科科

传媒

  • 3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2篇2014年河...
  • 1篇眼科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临床病例对比研究。对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在安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40例(40只眼)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按是否剥除内界膜分成两组:18例将黄斑前膜剥除后再剥除内界膜,然后玻璃体腔内注射4mg曲安奈德作为联合组;另外。22例仅行黄斑前膜剥除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个月、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术后1、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BCVA逐渐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个月、末次随访,两组CMT与术前比较,CMT值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BCVA和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1、3个月、末次随访时联合组视力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8、0.015,均P〈0.05);术后1、3个月、末次随访时联合组CMT值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12,均P〈0.05)。结论黄斑前膜和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能更有效地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
王宇宏王一鹏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前膜黄斑水肿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
中原地区初三学生眼压分布
目的:了解中原地区初三学生眼压分布情况.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河南省安阳市4所中学初三学生共1750人(3500眼)男生858人(1716眼) 女生892人(1784眼).使用自动验光仪检测学生的屈光状态,将其分为近视...
王一鹏李仕明王宁利刘洛如姬亚洲孟海林李翯
内界膜剥离硅油充填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内界膜剥离联合硅油充填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科就诊的26例(26眼)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和硅油充填术,检查其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视网膜复位、裂孔闭合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12~24个月。结果26例首次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均复位(硅油填充状态下),其中22例取出硅油后至随访末期视网膜复位良好;4例取出硅油后视网膜再脱离,经二次手术联合黄斑孔周围激光光凝和硅油充填,视网膜复位,6个月后取出硅油视网膜复位良好。随访末期20例视力提高,4例视力未变,2例视力下降。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和硅油充填术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王宇宏王一鹏
关键词: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
中原地区初三学生屈光参差发病率分析
目的:了解中原地区初三学生屈光参差的发病率及与眼轴、角膜屈光力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河南省安阳市4所中学初三学生共1750人,其中男性858人,女性892人,使用自动验光仪,IOLmaster,测量学生的屈光状...
王一鹏李仕明王宁利刘洛如姬亚洲孟海林李翯
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测厚及组织学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背景 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先天性上睑下垂中较常见的一种,多需手术治疗.有研究表明,提上睑肌的发育异常可能与该病的发生相关.目的 观察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腱膜的厚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在安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56例85眼,根据提上睑肌下垂程度分为轻度上睑下垂组15眼、中度上睑下垂组25眼、重度上睑下垂组19眼和单眼患者对侧眼组26眼,同期选取同年龄段的正常人13人26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分别测量各组受检眼提上睑肌腱膜厚度,采用刻度尺测量提上睑肌的活动范围,对不同程度上睑下垂组手术过程中收集的提上睑肌腱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重度、中度、轻度上睑下垂组,正常对照组和单眼患者对侧眼组受检眼提上睑肌厚度值分别为(0.331±0.018)、(0.373±0.026)、(0.539±0.023)、(0.557±0.024)和(0.547±0.028) mm,5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1,P=0.043),其中重度上睑下垂组和中度上睑下垂组提上睑肌腱膜厚度值均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单眼患者对侧眼组和轻度上睑下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上睑下垂组提上睑肌腱膜厚度值明显小于中度上睑下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上睑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不同程度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提上睑肌纤维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肌纤维排列紊乱、肌纤维玻璃样变性、肌纤维间结缔组织增生和肌内膜的中断或消失.重度上睑下垂组提上睑肌严重玻璃样变性和严重结缔组织增生的眼数分布均明显多于轻度和中度上睑下垂组,而中度上睑下垂组明显多于轻度上睑下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轻度、中度和重度上睑
金书红白慧玲王一鹏李松涛张红鸽
关键词:生物测量超声生物显微镜提上睑肌腱膜
42例眼睑鳞状细胞癌临床组织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眼睑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影响眼睑鳞状细胞癌的临床预后因素。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安阳市眼科医院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42例(42眼)眼睑鳞状细胞癌患者。方法依据原始记录和随访情况,对临床及组织病理学因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复发相关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术后随访(45.7±9.87)个月。主要指标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肿瘤解剖部位、肿瘤T分类、肿瘤病理学分级及治疗方法。结果42例眼睑鳞状细胞癌患者平均年龄(61.9±7.82)岁;其中男24例(57.1%);发病部位以下睑为多(18/42);肿瘤T分类4例T1,7例T2,17例T3,14例T4。病程长、肿瘤T分类级别高是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肿瘤T分类与眼睑鳞状细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呈相关性,T分类级别越高,肿瘤相关死亡率越高(r=8.818,P=0.035)。结论眼睑鳞状细胞癌病程越长、肿瘤T分类级别越高时,肿瘤的复发率增高;肿瘤T分类级别越高时,肿瘤相关死亡率越高。
金书红王一鹏张红鸽陈拥军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眼睑组织病理学TNM分期
伴肾功能不全的Ⅵ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后节联合手术后前房渗出膜对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前后节联合手术后前房纤维渗出膜对伴肾功能不全的Ⅵ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2例(50只眼)伴肾功能不全的Ⅵ期PDR患者行23G微创玻璃体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视网膜前膜剥膜+全视网膜光凝术+硅油填充术,术后根据有无前房前纤维膜,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虹膜红变发生情况、睫状体脱离和周边部脉络膜脱离情况。结果根据前后节联合术后两组患者眼压分别为(10.23±3.06)mmHg和(15.67±4.28)mmHg,差异明显(t=3.99,P<0.01);对两组患者术后BCVA、虹膜红变发生情况睫状体脱离和周边部脉络膜脱离情况的构成进行比较,无纤维膜组患者疗效好于有纤维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18、7.24、5.23,P<0.05、<0.01、<0.05)。结论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伴肾功能不全的Ⅵ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出现前房纤维膜使术眼发生低眼压、睫状体脱离和周边部视网膜脱离的情况明显增加,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的恢复。
郭光李松涛王一鹏王佩丽王宇宏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的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用于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102例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术中采取表面麻醉,观察组术中采取表面麻醉联合前房麻醉。评价两组麻醉效果、呼吸循环[二氧化碳(PaCO_(2))、氧分压(PaO_(2))、气道压力(Ppeak)]、不同时间点疼痛评估量表(VAPS)评分变化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100.00%,51/51)高于对照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10<0.05)。术中10 min、术中20 min、手术结束时,对照组PaCO_(2)、Ppeak水平高于术前,PaO_(2)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中10 min、术中20 min、手术结束时PaCO_(2)、Ppeak低于对照组,P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10 min、术中20 min、手术结束时、术后1 h观察组VA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80%,5/51)与对照组(13.73%,7/5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378,P=0.539>0.05)。结论在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中表面麻醉联合前房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优于单一表面麻醉,有望成为白内障手术患者常规麻醉方式。
赵高峰魏静超刘伟王玉娟刘晓旭王一鹏张城豪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
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内界膜遮盖与填塞的效果比较
2022年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翻转遮盖与联合内界膜填塞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安阳市眼科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62例(62眼)。其中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翻转遮盖自体血覆盖33眼为遮盖组,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填塞自体血覆盖29眼为填塞组。术后3个月进行两组效果比较。结果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改善。术前术后视力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2, P=0.219;t=-0.518, P=0.608)。术后两组黄斑孔均闭合且视网膜脱离复发。术后填塞组黄斑中心区厚度大于遮盖组(t=-2.485, P=0.019), 椭圆体带缺失长度小于遮盖组(t=2.230, P=0.033)。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其黄斑孔愈合厚度与椭圆体带缺失长度优于内界膜遮盖, 但是两组闭孔率与术后视力提升效果无差异。
赵科科王一鹏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Lucentis)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7例(17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 0.50 mg/0.05 ml,8~14 d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后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消退的时间、眼压的变化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视力和眼压的变化。术后随访8~12个月。结果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后,13只眼虹膜新生血管1周内完全消退,4只眼2二周内完全消退。注药前平均眼压(39.56±10.12)mm Hg,注药后1周平均眼压(38.62±8.35)mm Hg与注药前比较眼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0.951,P〉0.05)。小梁切除术后1周眼压(10.43±6.12)mm Hg,最后一次随访眼压(13.61±4.31)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62、19.817,P均﹤0.01)。末次随访时12只眼视力提高,5只眼视力未变。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地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王宇宏王一鹏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腔注射小梁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