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护理
  • 5篇骨折
  • 4篇心理
  • 3篇手术
  • 3篇骨折患者
  • 2篇下肢
  • 2篇骨科
  • 1篇代谢
  • 1篇弹性髓内针
  • 1篇心理分析
  • 1篇心理分析及护...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护理程序
  • 1篇心理状态
  • 1篇心理状态及护...
  • 1篇胸腰椎
  • 1篇胸椎
  • 1篇牙刷
  • 1篇腰硬联合

机构

  • 9篇包钢集团第三...
  • 1篇包头市中心医...
  • 1篇包头市肿瘤医...

作者

  • 12篇张海峰
  • 3篇刘艳梅
  • 3篇蔡露
  • 2篇赵玲燕
  • 1篇任莉
  • 1篇王秀
  • 1篇张志成
  • 1篇郝秀莲
  • 1篇王琨
  • 1篇闫俊萍
  • 1篇张新兰
  • 1篇刘国亭
  • 1篇吕华
  • 1篇孙宏武
  • 1篇张宝莉
  • 1篇闫俊平
  • 1篇王爱梅
  • 1篇孙丽琴

传媒

  • 5篇内蒙古医学杂...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全科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3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骨科手术中止血带对循环和代谢的影响
2022年
针对下肢骨科手术中基于腰硬联合麻醉背景下使用止血带对患者循环和代谢带来的影响展开分析探讨。方法:研究对象为110例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通过对这些患者在手术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且使用止血带,并详细测定止血带充气前、充气后、放气后患者在各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情况。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血乳酸盐含量、动脉血氧分压、剩余碱、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等各项相关血气指标实施测定。结果:与止血带充气前相比,患者使用止血带充气后,平均动脉压变化并不明显,仅在充气90分钟后患者心率有所加快,比较患者在充气前后30分钟、60分钟两个阶段数据,差异相对较为明显,表现出了统计学意义。患者心率情况在止血带放气后增加十分明显,最高值处于3分钟;在放气一分钟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逐渐降低,差异明显。在止血带忘乎所以后,患者的血气指标也不一样,PaO2较之前相比降低现象明显;在放气5分钟后,PaCO2较之前相比升高十分明显,10分钟左右恢复平稳;碱剩余在放气后较之前相比降低现象明显,5分钟左右达到最低值。乳酸盐在放气后较之前相比升高较为明显。结论:在下肢骨科手术中基于腰硬联合麻醉使用止血带可保证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性,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吕华张海峰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止血带
音乐疗法对重度手外伤患者负性情绪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重度手外伤患者负性情绪的研究。方法:将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用MSSNS(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评定量表)进行筛查,分别选取评分从高到低前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3日内和出院前3日,填写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负性情绪程度评定。结果:进行音乐疗法后的干预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模式对重度手外伤合并负性情绪的患者有明显缓解焦虑、抑郁的作用。
张熙艳蔡露闫俊平张海峰张新兰
关键词:音乐疗法负性情绪
创伤性骨折合并梅毒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
2012年
创伤性骨折是由于创伤造成骨的连续性中断,患者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所致的慢性传染病,也可通过输血或破损的皮肤黏膜间接接触传染[1],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其严重的性病之一。骨折合并梅毒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创伤,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同时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性。因此。
张海峰郭守荣刘艳梅
关键词:骨折梅毒护理
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0例为本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研究组应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经护理,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在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皇甫慧张海峰
关键词:食管癌生活质量
大肠癌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观察
2018年
目的总结实施大肠癌手术病员对临床路径护理的反响。方法在我院大肠癌病人中随机抽取已经实施手术的病患108例,将其平均分到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护理,然后将两组进行对比。结果分别记录基础护理组病人和临床护理组病人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显然观察组完胜对照组。结合对照组患者住院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手术前1小时的这些数据,然后对比接受临床护理患者的这两组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癌手术患者应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会加速患者恢复,降低患者手术后有不良反应的风险。
王建梅张海峰
关键词:大肠癌手术临床路径护理
静疗小组对PICC病人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作为一种常用的中心静脉通路,广泛应用于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尤其是癌症患者。然而,PICC的使用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如P...
任莉张海峰
关键词:临床护理工作PICC
一种新型口腔护理牙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口腔护理牙刷,包括手柄,刷头,刷毛;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外表面等距的设有凸点,凸点围绕刷头外表面均匀分布,且在刷头上边缘设有一圈无棱凸出体,刷头的底部呈半球状,增加患者使用舒适度;所述刷毛垂直贯穿安...
蔡露孙丽琴徐敏张志成苗朵科刘国亭闫俊萍王琨孙宏武王爱梅弓燕平张海峰
文献传递
VSD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2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本科在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2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其中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皮缺损9例,截肢术后残端感染伴软组织皮缺损2例,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外露4例,其它骨折感染性伤口7例,均在彻底清除创面后使用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7~11 d。结果:拆除负压引流装置后,创面均可见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行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VSD负压引流在骨科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改变了传统换药、引流方式,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治疗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张海峰刘艳梅郭守荣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开放性骨折护理
针对不同年龄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根据年龄特点制定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旨在减轻患者的痛苦,维持或者提高个体生活质量。方法:将1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8-34岁)78例;中年组(35-59岁)52例;老年组(60岁以上)16例。分析各年龄段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调查,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结果: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症状自评差异显著。结论:对不同年龄组胸腰椎骨折患者心理分析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既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又可以塑造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蔡露王秀郝秀莲张海峰张宝莉
关键词:胸椎腰椎骨折心理分析
系统化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2年
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同时辅以系统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并重点分析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病例筛选自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例数总数为97,研究起止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21年9月。以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为49例和48例,两组在围术期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及系统化护理模式,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差异性。结果 相比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不良情绪评分较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较短,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P<0.05)。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同时辅以系统护理模式,可全面提升护理干预效果,确保患者心理状态正常,并能够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院内治疗时间,患者对护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应用价值高值得借鉴。
张海峰赵玲燕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