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铿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性关节炎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感染
  • 1篇腿部
  • 1篇细胞
  • 1篇疗效
  • 1篇内壁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术
  • 1篇矿化
  • 1篇矿化作用
  • 1篇滑块
  • 1篇滑膜
  • 1篇滑膜细胞
  • 1篇胳膊
  • 1篇骨细胞
  • 1篇骨向分化
  • 1篇骨性
  • 1篇骨性关节
  • 1篇骨性关节炎

机构

  • 3篇上海市第八人...

作者

  • 3篇陈铿
  • 2篇宋元
  • 1篇方浩
  • 1篇戚晓冬
  • 1篇徐苏洋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骨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对于成骨细胞骨向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索骨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对成骨细胞骨向分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取骨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及正常滑膜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滑膜细胞,并传代,取第2代滑膜细胞和成骨细胞进行实验。首先将滑膜细胞与成骨细胞在体外进行共培养,实验分为两组,取P2代骨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与成骨细胞transwell共培养作为实验组(A组),正常滑膜细胞与成骨细胞transwell共培养作为对照组(B组),共培养36 h后,利用CCK-8法检测成骨细胞存活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细胞miR-21表达。然后,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构建过表达miR-21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入成骨细胞,实验分为两组,转染对照组(C组),miR-21转染组(D组),体外培养7 d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细胞miR-21表达以及成骨相关基因骨钙素(OCN)、RUNX2及I型胶原(Collagen I)mRNA表达,茜素红S法检测钙离子吸光度,ELISA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OCN、RUNX2蛋白表达。结果共培养36 h后,A组与B组成骨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差异[(98.21±1.07)%vs.(96.14±0.93)%,P>0.05],而A组miR-21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4.61±0.47 vs.0.32±0.11,P<0.05);体外培养7 d后,D组miR-21表达量明显高于C组(11.02±0.97 vs.0.41±0.08,P<0.05),而D组OCN、RUNX2及Collagen I基因表达显著低于C组(0.33±0.06 vs.1.04±0.27,0.27±0.03 vs.0.99±0.12,0.73±0.08 vs.1.05±0.08,P<0.05),D组钙离子吸光度和ALP活性显著低于C组(P<0.05),此外,D组OCN、RUNX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C组(1.02±0.16 vs.15.66±1.37,1.03±0.11 vs.8.47±0.94,P<0.05)。结论骨关节炎成骨细胞内miR-21水平呈高表达,而成骨细胞存活率却未受明显影响。骨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miR-21可抑制成骨细胞的矿化作用。
陈铿方浩徐苏洋徐天阳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MICRORNA-21滑膜细胞成骨细胞矿化作用
一种骨科固定用夹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固定用夹板装置,包括两个夹板组件与连接带,连接带靠近夹板组件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两个夹板组件之间通过两个连接带固定连接;夹板组件包括上夹板与下夹板,上夹板后侧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有固定壳,...
徐宁宋元陈铿
文献传递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原学分析与临床治疗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保留内固定物治疗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110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原学分析,且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骨折内固定术2 189例患者中有110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02%;共分离出病原菌134株,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共41株占30.6%;对照组创面Ⅰ期愈合、Ⅱ期清创后愈合、感染复发、菌群失调发生率分别为70.91%、18.18%、10.91%、0;观察组分别为89.09%、10.9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住院、病原菌消除、渗液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等时间、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病原菌较多,采用保留内固定物治疗预后较理想。
宋元戚晓冬陈铿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术病原学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