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光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房水污染现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最常见内眼手术之一。正常人结膜囊中存在细菌菌落,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有一伤口经过结膜囊与内眼相连;而由于眼组织结构的特殊性,角膜、晶体、玻璃体均为无血管的透明组织,自身抵抗力较低,给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可以说眼球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微生物生长培养基,一旦发生感染,极难控制,造成视力丧失,甚至整个眼球破坏。白内障手术引起内眼炎的报道不断发生,白内障手术造成的内眼感染恶性事件国内也时有报道。我们对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房水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细菌污染的种类和药敏现状,总结预防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房水细菌污染的措施。
- 黄丽萍吴伟肖智谦庞丽辉花南霞陈玉光
-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房水细菌培养
-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房水污染原因分析及措施
- 2013年
- 目的:分析房水污染的途径,探索减少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房水污染的措施。方法:对实施干预措施前后2个阶段的807例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术中结膜囊及房水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中结膜囊细菌培养1 614例次,阳性154例,阳性率9.54%,术中不同时段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水细菌培养1 614例次,阳性15例,阳性率0.93%。干预后术中结膜囊和房水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阳性细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90%。连台手术>6台患者结膜囊及房水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明显大于≤5台患者(P<0.01)。结论:房水污染细菌培养研究为临床上探索预防控制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房水污染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对指导临床采取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术后内眼感染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 黄丽萍吴伟肖智谦庞丽辉花南霞陈玉光罗康
-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房水结膜囊细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