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姗姗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蓟县人民医院邦均分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肥厚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不良事...
  • 1篇血管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超敏C反...
  • 1篇血压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沙坦
  • 1篇衰竭
  • 1篇托伐普坦
  • 1篇逆转
  • 1篇逆转作用

机构

  • 3篇蓟县人民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张姗姗
  • 2篇郭晓曦
  • 2篇吴利平
  • 2篇张慧敏
  • 1篇李建松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绞痛的关系。方法:测定90例心绞痛患者的hs-CRP水平,比较不同类型心绞痛的组间差异,观察hs-CRP水平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结果:不稳定心绞痛(UAP)组hs-CRP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者(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反应冠心病的不稳定程度,并与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也是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指标之一。
郭晓曦何海潇张姗姗吴利平张慧敏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心绞痛心血管不良事件
厄贝沙坦抗高血压疗效及其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降压疗效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65例EH患者口服厄贝沙坦75~150mg,每天1次,治疗12周后用动态BP监测仪记录降压效果,用超声心动图测量LVH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的改善情况。结果厄贝沙坦可使24hBP平稳下降,且左心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1)。结论厄贝沙坦可有效地控制BP的升高,并对EH患者的LVH有逆转作用。
郭晓曦吴利平何海潇张姗姗张慧敏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近年来,通过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出一些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的新型抗心衰药物。本文对托伐普坦、左西孟旦、B型利钠钛、LCZ696、Istaroxime 5种药物从药理作用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张姗姗李建松
关键词:心力衰竭托伐普坦左西孟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