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超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压力性
  • 2篇压力性尿失禁
  • 2篇失禁
  • 2篇尿失禁
  • 2篇盆底
  • 2篇盆底结构
  • 2篇MSCT
  • 2篇产后
  • 2篇产后早期
  • 2篇超声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易损斑块
  • 1篇造影
  • 1篇诊断价值对比
  • 1篇中老年
  • 1篇中老年人
  • 1篇中老年人群

机构

  • 6篇保定市第二医...
  • 1篇定州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王超
  • 2篇李静
  • 1篇庞新
  • 1篇卢红
  • 1篇张晗
  • 1篇臧海英
  • 1篇刘亮
  • 1篇周海坤
  • 1篇杨静
  • 1篇李涛
  • 1篇石凤霞
  • 1篇范艳霞

传媒

  • 2篇中国CT和M...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微创内镜保胆术的临床研究
范艳霞石凤霞刘亮杨静庞新缪惠宁王超
微创内镜保胆手术具有微创、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寻找最佳麻醉方案,保障该手术顺利实施尤为重要。课题通过选用持续微量泵输注方法,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结合短效肌松剂米库氯铵,进行临床麻...
关键词:
关键词:瑞芬太尼
多模态超声定量评估高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和功能变化及诊断压力性尿失禁分析
2023年
应用多模态超声定量评估高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和功能变化及诊断压力性尿失禁。方法 选择本院门诊就诊的产后早期高龄产妇两年在35岁以上的患者100例,针对患者自身体格检查和排尿动力检查结果以此判断患者具体情况。后续选择适龄产妇100例进行分析,整体分析选择应用多模态超声检查的方式进行,其中主要检查静息及张力状态下膀胱颈位置和移动的情况、尿道倾斜角和尿道旋转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相关的数值变化。是对比高龄和适龄多模态超声参数,后续比较各组多模态超声参数,结合SUI的具体标准,绘制多模态超声参数从而诊断高龄产妇产后SUI的曲线图,最终计算ROC曲线的面积。结果 在数据对比工作结束后,高龄产妇组中静息及张力状态下膀胱颈的位置及移动度、尿道倾斜角及尿道旋转角度、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适龄组,但是在静息及缩肛状态下耻骨直肠肌弹性模量值及变化量分析中,整体小于适龄产妇,统计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选择应用多模态超声参数对高龄产妇早期SUI和ROC进行曲线绘制,以此判断各个参数具体比值。结论 高龄产妇早期盆底结构与适龄产妇相比较更为松弛,尤其针对SUI患者,此时利用多模态超声可以定量评估高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变化,整体联合诊断的价值较高。
王超万玉艳武云王丽娇王芳
关键词:高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
利用冠状动脉CTA对保定地区中老年人群及2型糖尿病患者易损斑块的研究
臧海英李涛卢红张晗周海坤臧雪芳王超
该研究通过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对保定地区102例35-59岁中年人、105例60岁以上老年人及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及硬化斑块特点进行分析,利用美国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冠状动脉分段标准记录易损斑块发...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
超声、MSCT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及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旨在探讨超声、多层螺旋CT(MSCT)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及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8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总结不同检查方法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诊断符合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超声对子宫内膜癌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准确率分别为76.00%、37.50%、33.33%、20.00%,MSCT分别为80.00%、87.50%、77.78%、70.00%。超声对Ⅱ期、Ⅲ、Ⅳ期准确率明显低于MS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MSCT检查均可有效显示子宫内膜癌影像学表现;MSCT平扫可见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子宫体积增大,宫腔存在软组织影,密度低于肌层,增强特点为不均匀强化,少数患者存在低密度坏死区。结论MSCT检查可多角度、多方位成像观察对子宫内膜癌病灶情况,对其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临床优于经腹壁超声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李静王超孙雪
关键词:超声术前分期病理结果
经腹壁超声、增强MSCT检查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价值对比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经腹壁超声、增强MSCT检查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收治63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MSCT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并以手术结果为基准,对比经腹壁超声、增强MSCT检查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正确率以及对不同直径肿瘤的检出率。结果经腹壁超声检查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正确率为84.12%(53/63),明显低于增强MSCT检查诊断正确率(98.41%,P<0.05)。在直径为≥4mm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中,经腹壁超声、增强MSCT检查两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4mm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中,增强MSCT检查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壁超声检查(P<0.05)。MSCT平扫显示病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58例患者低密度造影病灶,5例患者为更低密度病灶。在三期增强扫描中,病灶均有不同强化程度50例患者病灶为边缘结节状强化,5例患者为均有弥漫性强化,8例为弥漫不均匀强化病灶。结论增强MSCT检查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价值高于经腹壁超声,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王超李静宋秀君
关键词:经腹壁超声肝海绵状血管瘤
基于多模态超声对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及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模型的探索
2023年
分析基于多模态超声在产后早期盆底结构与功能变化及压力性尿失禁(SUI)诊断模型。方法 将80例产后早期产妇纳入至观察组,根据产妇是否出现SUI将其分成SUI亚组(n=37)及非SUI亚组(n=43),将同期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80例纳入至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二维及三维盆底超声检查、耻骨直肠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盆底超声参数及SWE检查参数,对比SUI亚组与非SUI亚组患者盆底超声参数及SWE检查参数,对SUI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E1双侧、E2双侧、△E双侧、LHA2、H1BL、H2BL、△HB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I亚组与非SUI亚组患者E1双侧、E2双侧、△E双侧、LHA1、LHA2、PVUA1、PVUA2、URA、UIA2、H1BL、H2BL、△HB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2BL、LHA1、△E双侧均为产后SUI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多模态超声能够对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与功能变化进行定量评估和分析,H2BL、LHA1、△E双侧能够为临床评估SUI提供指导。
王超武云王丽娇王芳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