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 2015年
-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围手术期中的舒适化护理效果。方法对7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其中钻颅组41例及锥颅组3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围手术期的病情评估,对心理压力较大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并行心理疏导;对生活能自理的患者行床上排便、卧位咳痰训练等舒适化护理方法、剃头后消毒凝胶涂抹后无菌巾包头等预防感染措施,以及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治愈率88.46%,复发率3.80%,压疮发生率0.00%;无死亡病例。结论人性化、舒适护理可保障甚至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
- 秦立娥张士俊吕苓甫赵娜王萍靳春杰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护理
- 优质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所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3.3%,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8%,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个性护理治疗依从性及随访依从性分别为95.6%、86.7%,高于对照组的68.9%、5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促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
- 王萍
- 关键词:优质护理个性化护理脑梗死
- 基于IMB模型的医生处方国家集采药物行为研究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医生开具国家集采药物的处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交互关系,探索出适合医生处方行为转变的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三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方法 以具有处方权的临床医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发放问卷调查。以IMB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医生处方国家集采药物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医生处方国家集采药物行为和信息、动机、行为技巧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发放问卷342份,回收有效问卷316份,回收有效率为92.40%。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较优,参数估计的结果显示,信息和动机对行为技巧均有正向的直接效应(效应估计值为0.307,P<0.001),信息通过行为技巧对行为产生间接效应(效应估计值为0.158,P<0.001),动机通过行为技巧对行为产生间接效应(效应估计值为0.098,P<0.001)。结论 结构方程模型中信息和动机通过行为技巧对处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以3个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路径为依据采取措施,可促进医生处方国家集采药物。
- 刘亚婷赵莹王萍
- 关键词: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 基于6S管理的无缝隙干预模式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净化效果的影响
- 2022年
- 探讨基于6S管理的无缝隙干预模式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净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血液透析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基于6S管理的无缝隙干预模式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通过两组患者干预后血液净中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磷(P)和 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综合分析6S管理的无缝隙干预模式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1)研究组患者血液净化效果(BUN、CRP、P、β2-MG)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疼痛管理以及症状应对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肌体健康、精神状态、疼痛指数、睡眠质量、社交关系各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0%),P<0.05;(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7%)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将6S管理的无缝隙干预模式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可提高血液净化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贾丽娜王萍秦立娥
- 关键词:6S管理血液透析患者
-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对天津市北辰医院门诊降压药使用情况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分析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对天津市北辰医院门诊降压药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 提取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实施前后门诊降压药的用药数据,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回顾性分析药品价格、数量、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换药率等变化情况。结果 2018—2022年天津市北辰医院门诊降压药共涉及9个品种,集采药较原用药相比,降价幅度均在50%以上,销售金额减少132.48万元,同比降低54.26%,DDDs同比升高29.01%,DD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70.71%~100.00%患者将非集采药更换成集采药使用。结论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切实降低了天津市北辰医院高血压患者用药负担,提高了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医生和患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集采药,集采药逐步得到大众认可。
- 王萍刘亚婷赵莹李新
- 关键词:降压药用药分析
- 基于科研点评与信息化管控美罗培南合理用药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基于科研点评与信息化管控分析美罗培南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天津市北辰医院应用美罗培南的患者住院病历,并分析其药物使用情况、诊断及疗程情况、微生物培养后细菌分布情况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美罗培南用药剂量,并进一步按照特殊抗菌药物相关指南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与2018年相比,2019年美罗培南用药总量增长60.17%、用药疗程增长3.28%、消耗数量增长60.17%、住院天数增长173.78%、用药天数增长101.76%。所有应用美罗培南的患者病例中,诊断包含肺部感染、感染性休克、腹腔感染、脓毒血症、血流感染、尿路感染、胰腺炎、皮肤感染等。2018年美罗培南平均疗程为(6.31±5.01)d,2019年美罗培南平均疗程为(5.97±3.02)d,2019年减少了5.39%。2018年132例应用美罗培南的患者中,115例行微生物送检,送检率87.12%,共培养出33株细菌。2019年237例应用美罗培南的患者中,236例行微生物送检,送检率99.58%,共培养出45例菌株。在2018年,132例应用美罗培南患者均进行肾功能检查,结果显示,58例患者血肌酐(Scr)<62μmol/L,54例患者Scr62~115μmol/L,20例患者Scr>115μmol/L。其中6例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50 mL/min,3例未实施给药剂量及给药频次调整。按照药物说明书相关适应证及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在2018年132例应用美罗培南患者病历中,不合理应用药物的患者占12.88%(17/132),2019年237例应用美罗培南患者病历中,不合理应用药物的患者占3.80%(9/237)。结论通过科研点评与信息化管控可发现医院美罗培南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对患者美罗培南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及点评,有利于规范美罗培南使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 张宏丽李新王虹刘亚婷王萍柴微波
- 关键词:美罗培南合理用药血肌酐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心理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诊断为脑卒中的178例患者分两组:研究组(89例)和对照组(89例)。两组基础治疗护理相同,研究组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出院后抑郁、焦虑评分。结果两组入院时抑郁、焦虑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后抑郁、焦虑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的不良心理,对促进疾病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 王萍
- 关键词:护理脑卒中抑郁焦虑
- 临床药师参与克罗恩病伴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药物性肝损伤的药学治疗实践
- 2023年
- 临床药师参与1例克罗恩病合并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治疗与药学监护。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克罗恩病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理特点,协助医师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并在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用药剂量、药品不良反应判定以及药学监护方面充分发挥了临床药师的的重要作用。
- 王萍谢栋
- 关键词:克罗恩病强直性脊柱炎英夫利西单抗药物性肝损伤
- 低温透析模式下透析对患者疲乏状态与低血压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模式下透析对患者疲乏状态与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观察组采用低温透析模式,比较两组的Piper疲乏修订量表(RPFS)评分以及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RPFS量表中感知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行为疲乏以及RPF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机前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透析模式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能有效改善患者感知、行为等疲乏状态,有助于稳定透析期间血压,降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
- 杨凤仙王萍王凤英
- 关键词:低血压
- 2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2023年
-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促进药品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对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收到的296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96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中,涉及药物73个品种,抗感染药物(114例,38.51%)发生率居于首位,其次是抗肿瘤药(25例,8.45%)的报告例数居多。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186例,62.84%)和消化系统反应(44例,14.86%)为主。从给药方式分类统计,主要以静脉给药(275例,92.91%)为主。女性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人数多于男性患者,男女性别比为0.74︰1,60岁及以上老年人(163例,55.07%)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概率更高。结论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防治工作,探索能够有效预测药品不良反应的方法,有利于不断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王萍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药物警戒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