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昕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通辽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颈内静脉植入输液港导管异位同侧锁骨下静脉二例报告
- 2022年
- 目的分析经右侧颈内静脉植入胸壁输液港导管异位同侧锁骨下静脉的原因。方法回顾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该科经颈内静脉入路输液港植入术206例,其中导管尖端异位到同侧锁骨下静脉2例,针对性分析其发生原因及相应处理对策。结果输液港导管不同的植入路径、操作技巧、体位等是导致导管异位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操作前的常规血管检查、术中精细化操作、患者体位配合、所选用穿刺部位、针尖斜面方向、配合术中患者感觉等都是避免穿刺导管异位的方法。
- 张家瑞李彦昕
- 关键词: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 P53和VEGF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5
- 2015年
-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具有侵袭性强、易发生内脏转移、预后差的特点,由于缺乏内分泌及特异性靶向治疗.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靠化疗。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P53和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它们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 杨艳芳李彦昕姜战胜张丽娜顾林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VEGF表达乳腺癌预后P53临床病理特征靶向治疗
-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 2012年
- 腹部手术后90%产生肠粘连,其中20%~40%以上可引起粘连性肠梗阻,6%~19%保守治疗无效,只能选择开腹再次手术,但解除肠梗阻的同时又导致术后新粘连的形成,可再次出现肠梗阻,使外科医生处理起来感到棘手和困惑,也增加患者痛苦。
- 刘德智李彦昕
- 关键词: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
- 甲状腺再次手术时喉返神经的显露和保护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时喉返神经显露的难点和损伤的防范。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甲状腺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合理的手术入路、术中仔细操作、神经检测仪的使用可使喉返神经顺利解剖显露。结论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喉返神经的常规解剖、显露,是甲状腺手术完成的关键一步。
- 李彦昕
- 关键词:甲状腺再次手术喉返神经
- 重视腹部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 2013年
- 随着社会老年化及肿瘤病人的增加,维持围手术期的安全,至关重要,此类病人术后需要卧床、腹压变化,肿瘤的特异性,特别是合并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存在高凝的风险,围手术期容易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从而并发肺栓塞、下肢血栓、脑卒中的可能,及时合理应用抗凝药物,是预防围手术期血栓形成的重要方式,即可以保证手术效果,又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 刘德智李彦昕
-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腹部术后手术并发症肿瘤病人社会老年化高脂血症
- 贝伐珠单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相关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三阴性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因不具备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治疗的靶点,因此在治疗方面以化疗为主。贝伐珠单抗作为一种针对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单克隆抗体,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是仅有的使用比较广泛的靶向治疗药物。本文将就贝伐珠单抗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和晚期一线、二线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潘战宇李彦昕姜战胜谢广茹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晚期
-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疗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1983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病理学专家Mazur和Clark在研究胃肠肿瘤时,发现有些肿瘤既没有平滑肌特征,也没有施万细胞的特征,为区分不同类型的胃肠非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率先提出“胃间质瘤”的概念。1998年,
- 李彦昕刘德智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诊疗进展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8-12/2007-1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发生情况、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后胃瘫发生率为4.57%,多发生在术后3-5 d。术中输血量、低蛋白血症、胃切除量、手术时间、结肠后吻合与术后胃瘫密切相关。结论: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能会降低胃瘫的发生率。
- 祁向军郭雅明李彦昕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
- 37例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2014年确诊的37例乳腺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37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为55岁。全组37例患者中,表现为无痛性肿块31例,乳腺肿块伴局部皮肤破溃者6例。三阴性乳腺癌21例。伴腋窝淋巴结转移10例,发生远处转移10例。37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P=0.045)和治疗方案(P=0.016)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案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1)。结论乳腺癌肉瘤临床罕见,预后较差,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多呈阴性表达。腋窝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较差,合理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吴超李彦昕彭菲徐文婷刘君
- 关键词:乳腺肿瘤癌肉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