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宝玲

作品数:9 被引量:10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腺
  • 2篇64层螺旋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动脉
  • 1篇动态增强扫描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胸骨
  • 1篇胸骨骨折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肿
  • 1篇血肿微创清除...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检查
  • 1篇治疗高血压脑...
  • 1篇乳腺X线
  • 1篇乳腺病
  • 1篇乳腺病变
  • 1篇乳腺病变诊断

机构

  • 8篇北京市平谷区...
  • 3篇廊坊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刘宝玲
  • 3篇刘学聪
  • 3篇宋丹丹
  • 2篇张耀方
  • 2篇秦磊
  • 1篇张胜花
  • 1篇张金虎
  • 1篇李宗利
  • 1篇尹长山

传媒

  • 2篇医用放射技术...
  • 2篇中国CT和M...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畸形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冠状动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9例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人群影像资料。结果 599例患者中发现冠状动脉畸形9例,检出率为1.5%,冠状动脉起源和分布异常8例,其中冠状动脉主干起源异常7例,冠状动脉分支起源异常1例;冠状动脉瘤样扩张1例。结论多层螺旋CT成像在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有应用价值。
秦磊张金虎刘宝玲李宗利尹长山
64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肝细胞肝癌诊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78例肝细胞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提高对HCC的定性准确性。结果78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均行CT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检查,检出病灶共120个,其中单发病灶46例,2个病灶有22例,3个病灶有10例。CT平扫102个病灶呈低密度或以低密度为主,CT值为24.7~58.3HU不等。增强肝动脉期:65例病灶明显强化呈高密度影,病灶强化表现多样,呈不规则团块状强化、片状强化、多发结节状强化,13例病灶未见强化呈低或等密度影。门静脉期:63例病灶呈低密度或以低密度为主,等密度者9例,高密度者6例。延迟扫描肿瘤强化程度明显降低,78例病灶均呈低密度影。78例肝细胞肝癌患者(120个病灶)经多期增强扫描后,肿瘤部位在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的CT值与非病灶肝脏组织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期相间肝脏与肿瘤密度差值具有显著性差异(H=45.208,P<0.01)。结论 64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能反映肝细胞癌的增强特征,对肝细胞癌的检出和定性准确率的提高有重要价值。
刘学聪刘宝玲宋丹丹
关键词:肝细胞癌动态增强扫描
X线超声两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病变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和比较乳腺x线摄影、超声成像以及二者联合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同时行乳腺X线和超声检查的198例患者222处病灶进行病理检查。将术前x线、超声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的病变分别分为Ⅰ级(良性)、Ⅱ级(不能定性)、Ⅲ级(可能恶性)、IV级(恶性),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经病理检查诊断的222处乳腺病变中,良性病变158处,恶性病变64处。乳腺x线检查和超声成像的敏感性分别为87.5%和84.4%,特异性均为89.9%,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2%和88.3%,二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95.3%,特异性91.8%,诊断准确率92.8%。二者联合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单纯采用乳腺X线检查和超声成像。结论联合应用乳腺X线摄影和超声成像可提高对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刘宝玲张耀方
CT诊断多发性脾脓肿一例报告
2004年
脾脓肿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病变。笔者曾遇到一例,并已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张胜花刘宝玲
关键词:CT检查
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骨骨折中的应用28例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胸骨骨折中的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方法:对28例胸骨骨折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后,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用多种软件技术,多平面重建(MIR)、容积再现法(VR)等重组观察,并与CT横断图像进行比较。结果:28例患者中,骨折发生在胸骨体16例,胸骨柄10例,胸骨柄体分离2例。28例中13例发生骨折移位,合并肋骨骨折15例,其中连枷胸2例;合并血气胸3例,肺挫伤12例,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肺不张各1例。结论6:4层螺旋CT MPR结合VR成像能够明确诊断胸骨骨折,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刘宝玲秦磊
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比较被引量:49
2015年
目的对比分析MRI与CT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入住我院的135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别行CT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检出脑梗死时间及部位的差别。结果 (1)CT组总检出率、脑梗死24h内、24-72h、>72h检出率分别为55.56%、32.61%、46.15%、84.00%,MRI组分别为95.56%、94.88%、97.44%、98.00%,两组总检出率及脑梗死24h内、24-72h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MRI组检出病灶数量、病灶大小、检查时间及发病-检查时间分别为(2.39±0.55)个、(8.38±1.17)mm2、(10.59±1.32)min及(0.91±0.24)d,C T组分别为(1.8 7±0.3 7)个、(11.45±1.58)mm2、(18.67±2.17)min及(1.94±0.59)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MRI对额叶部、顶叶、基底节区及丘脑部的梗死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组(P<0.05)。结论与CT相比,MRI在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刘学聪刘宝玲宋丹丹
关键词:MRICT影像学检查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9)与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ADL评分情况、治疗前后血肿量、治疗前后GCS评分及CSS评分。结果 (1)经治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74.38%)(P<0.05);(2)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为I级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血肿量均显著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肿量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4)两组治疗后GCS及CS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显著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刘学聪刘宝玲宋丹丹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CT定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X线特征分析
2006年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命。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本文通过总结其X线表现特征,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2003年1月-2005年10月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共125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临床资料完整、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
刘宝玲张耀方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X线癌发病率身心健康摄影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