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敏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龙黄合剂对幽门螺杆菌治疗作用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5
- 1999年
- 对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中草药汤剂--龙黄合剂及组成的单味药分别做了体外HP抑菌实验观察。其中组成成份除白芨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大黄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环直径24mm,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g/L,同一种药物相同浓度的醇提剂的有效成份高于水提法,抑菌环直径相差3-6mm,对治疗HP相关怀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服用龙黄合剂组(A组)与服用雷尼替丁和呋喃唑酮组(B组)。
- 张淑琴刘慧敏郭强阚耀东韩玉山郎体环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
- 临床分离1229株菌的耐药性分析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临床药敏试验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指导意义。方法 医院检验科收集临床分离菌1229株,应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对306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应用纸片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在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指数最高,在革兰阳性球菌中肠球菌耐药指数最高,亚安培南对革兰阴性菌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抗生素,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佳,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的菌分别为28.5%和30.3%,产酶菌株对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及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P<0.01),而对亚安培南则敏感(P<0.05)。结论 耐药指数越高,耐药面越广,耐药率越高。
- 刘慧敏穆小燕李娟
- 关键词:药敏试验Β-内酰胺酶医院感染耐药率
- 全自动血培养瓶的再利用实验评价
- 2003年
- 目的 评价全自动血培养瓶的再利用实验。方法 研制高营养快速细菌培养基,并将其应用于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再利用实验,分析阳性率、阳性检出时间和检出菌的种类。结果 经32例全自动血培养再利用实验,平均阳性检出时间在再利用血培养瓶与仪器对照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P<0.05)。608例再利用血培养分离到78株细菌,阳性率12.9%,24 h内检出的阳性占64.1%,48 h内检出的阳性占87.2%,72h内检出的阳性占96.2%。结论 临床应用全自动血培养瓶的再利用实验可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缩短检测时间,减少污染机会,结果快速、准确。
- 刘慧敏张淑琴郑晓丽黄振英阚耀东
- 关键词:血培养细菌
- TR与MIC在酵母菌的体外药敏试验中的临床应用
- 2002年
- 目的 对 TR和 MIC值在酵母菌的体外药敏试验中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常规方法及 VITEK YBC鉴定酵母菌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 MIC值 ,分析酵母菌对 7种抗真菌药物耐药性。并计算 TR值 ,对 TR、MIC、血药峰值、给药途径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所分离的酵母菌以白色念珠菌最多 ,共2 1 4株 ,占 78.1 %。其对 5 -氟胞嘧定高度敏感 ,其 TR与 MIC的几何均数之比亦最高 ,为 61 9.82 μg/ml(口服 2 0 0 0 mg)和 1 0 33.0 4μg/ml(静滴 2 0 0 0 mg)。结论 应用 TR与 MIC联合报告对指导临床选用最有效的抗菌药物和最佳给药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
- 刘慧敏穆小燕李娟高洁阚耀东
- 关键词:体外药敏试验酵母菌真菌药敏试验最低抑菌浓度抗真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