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辉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北京大清河流域生态涵养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被引量:8
- 2020年
- 北京生态涵养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为提升区域生态功能保障、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展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调查评价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以大清河流域生态涵养区作为示范研究区,在遥感地质解译、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调查和表层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以及经验赋值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选取生态安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3项作为决策层,选取地质灾害、矿山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土壤侵蚀、水污染敏感性、土壤养分以及富硒元素7项指标作为一级指标层,选取地貌类型、坡度、基岩类型、降雨量、土地利用、矿种类型等29项指标作为二级指标层,对研究区地质环境综合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分为优等区、良好区、较差区和差区4个等级,对应所占面积分别为15.48%、56.84%、25.44%和2.24%。
- 贾三满杜丽娜冯辉张群刘焘冯义轩
- 关键词:生态涵养区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环境承载力
- 北京小汤山地区环境高氟的地质成因分析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危害被引量:1
- 2013年
- 昌平小汤山镇北山地区土壤与水系沉积物的元素组成与燕山期岩浆岩、元古宙—中生代沉积岩具有良好的空间对应关系。受地质体、地形与河流的共同影响,平原地区土壤充分反映出成土母岩为北山岩石的地球化学性质。小汤山地区土壤与水体的氟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高氟环境对生态系统具有危害性,使得当地居民既往历史上长期流行地方性氟中毒疾病。因此,只有通过查明地质背景状况来制定环境降氟措施,才能有效提高人群健康质量。
- 杨全合冯辉胡省英
- 关键词:氟土壤岩石
- 在城市地质工作中应重视一种新型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应用被引量:6
- 2006年
- 简要介绍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场法的发展概况,方法特点。通过该方法在北京地区的应用效果,作者认为应当将该方法技术引进到城市地质工作中来。
- 刘延忠冯辉
- 关键词:地质工作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方法特点技术引进
- 北京地区中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 2018年
- 对采自北京地区中元古界下马岭组的页岩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主量元素Al2O3、Ca O和Na2O含量明显偏低,K2O和Mn O含量稍微偏低,Si O2、Ti O2及Fe2O3T含量同上地壳基本一致。微量元素及其比值特征显示源岩为混合源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铕明显负异常、铈弱负异常,各样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大陆上地壳一致,显示了沉积物具有同源性。源岩为来自于内蒙古隆起的花岗岩类、闪长岩类及基性岩的混合。微量元素比值及铈弱负异常的特征表明中元古界下马岭组页岩为覆水较深的还原环境沉积,源区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
- 刘清俊刘雨鑫冯辉孙小华孟美杉曹磊
- 关键词:中元古界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 葡萄种植区生态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2018年
- 本文在葡萄种植区分别采集了0~20cm、20~40cm、40~60cm的土壤样品,共计84件,并采集了灌溉水样品14件,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土壤肥力水平评价。在葡萄种植区开展的土壤地质环境调查显示,土壤环境较为清洁,八项重金属元素含量远远低于相关标准,土壤灌溉水中氟元素存在超标现象。对土壤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的肥力评价显示,土壤大量养分肥力水平具有随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微量养分在不同深度差异不大。由于葡萄属于深根作物,结合种植区土壤肥力水平,建议在施肥过程中加大施肥深度。葡萄籽实中富含硼、铁、钼等营养矿质元素,同时氟元素的含量也高于其他产地。
- 孙朝黄勇冯辉黄丹李迪邓凯文
- 关键词:土壤环境土壤肥力
- 北京市平原区土壤中硒的含量和分布被引量:46
- 2012年
- 通过对北京平原土壤硒含量调查和研究,发现北京平原分布有高硒土壤,其特征为沿平原区西部山前断续出现,在北京市区零星分布。表层土壤硒含量为0.04~5.26 mg/kg,平均值为0.20 mg/kg,深层土壤硒含量为0.043~0.22mg/kg,平均值为0.081 mg/kg,总体趋势是硒在表层土壤富集;各类岩石中以炭质页岩中含硒量最高,北京西部富硒炭质页岩的风化可能为平原区土壤硒的来源。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Se与有机质呈正相关性,有机质对表层土壤Se具有强烈的吸附与固定作用。
- 郭莉杨忠芳阮起和胡省英周亚男冯辉
- 关键词:北京平原土壤岩石硒
- 北京延庆葡萄产地高氟地质环境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北京延庆葡萄产地北侧山区出露大面积花岗岩。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发育,特殊地质条件造成土壤存在明显的高氟异常,全氟、水溶氟含量高,部分地下水氟化物含量超过相关标准,是导致当地居民因饮用地下水而患有氟中毒地方病的主要原因。尽管农作物含氟符合相关标准,但高氟地质环境对农作物的含氟量仍具有富集趋势。
- 冯辉
- 关键词:氟土壤地下水农作物
- 北京城区24年来土壤Hg元素时空变异特征被引量:3
- 2014年
-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北京城区24年来2个阶段(1987—2005年,2005—2011年)土壤汞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研究区不同时期土壤汞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的趋势。1987—2005年,由于工厂搬迁、煤改气等措施的大力实施,土壤汞含量呈现明显的下降,从1.291μg/g减少到0.556μg/g。而2005—2011年,土壤汞含量变化并不显著,从0.556μg/g减少到0.490μg/g。空间上,从1987年至今,研究区二环内土壤汞含量高值区的范围在不断缩小。从1987年到2005年,二环内土壤汞贫化明显,土壤Hg含量下降了1μg/g以上,Ⅲ级和超Ⅲ级区域面积从142.22 km2,经过18年后减小到53.59 km2。相对于2005年,2011年研究区只有二环内中北部和西南三环区域土壤汞贫化相对较明显,土壤Hg含量下降了0.3μg/g以上,Ⅲ级和超Ⅲ级区域面积经过6年后减小到40.51 km2。
- 黄勇杨忠芳冯辉孙朝
-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苑家园地区地热水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时代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地区是北京一个新的地热资源区。通过地热水流体地球化学、氢氧同位素、氚同位素和14C测年等数据,结合该地区地质和地热地质背景,对该区地热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碳酸、硫酸、盐酸钠型水(HCO3--SO24--Cl--Na+)为主,亦有少量硝酸、重碳酸、钙镁型水(NO3--HCO3--Ca2+-Mg2+)。地下热水不具有现代大气降水的补给特征,其径流状态与区域断裂系统有关,是介于地热源水和深层地下冷水之间的混合型地下热水,地热源水大约形成于20000~30000aB.P.。该区地热水具有较高的开采利用潜力。
- 肖文进路九如刘清晓冯辉安俊义胡省英许有师吴鹤奇
- 关键词:地热水地球化学特征
- 北京大清河流域生态涵养区富硒土壤资源分布特征和来源解析被引量:15
- 2019年
- 北京是典型的硒缺乏地理分布区,但近些年研究成果表明局部地区土壤达到富硒水平,掌握该区富硒分布特征对于开展北京地区的富硒环境研究和开发利用富硒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大清河流域生态涵养区1615km^2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原子荧光光谱(AFS)等方法测定了研究区1297件表层土壤、25组玉米及对应根系土壤和15件岩石中Se等地球化学指标;利用相关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合GIS技术,研究土壤和农作物中硒含量特征、富硒成因来源以及土壤硒与碳铁磷等其他元素的关系,评价富硒土地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含量区间为0.055~0.465mg/kg,背景值为0.257mg/kg,呈现富硒特征,厘定出360.4km^2富硒土地资源。当地种植的玉米硒含量变化范围为0.028~0.70mg/kg,几何均值为0.20mg/kg,80%的玉米样本为富硒农产品,且土壤富硒与作物富硒空间分布一致,指示土壤硒是作物体内硒的重要供给来源。研究认为,地质背景和成土母质是研究区富硒土地资源分布的主控因素,河流相沉积的暗色岩系是重要的土壤硒来源。富硒土地整体环境质量清洁安全,仅3.23km^2(面积占比0.2%)土壤重金属(镉汞铅)含量超风险管控值,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需重点关注。
- 冯辉张学君张群杜丽娜
- 关键词:富硒土壤岩石生态涵养区原子荧光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