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兴南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测绘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地质
  • 3篇测绘
  • 2篇点位中误差
  • 2篇三角点
  • 2篇中误差
  • 2篇控制网
  • 2篇角点
  • 2篇GPS控制网
  • 1篇地矿
  • 1篇地矿测绘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质测绘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地质找矿
  • 1篇定位技术
  • 1篇信息系统
  • 1篇隐含层
  • 1篇预警

机构

  • 8篇江苏省地质测...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交通规...

作者

  • 8篇鲍兴南
  • 1篇华锡生
  • 1篇胡伍生
  • 1篇冒爱泉
  • 1篇张学举
  • 1篇余若凡
  • 1篇李杰
  • 1篇佘若凡

传媒

  • 4篇地矿测绘
  • 1篇测绘工程
  • 1篇江苏地质
  • 1篇江苏测绘
  • 1篇现代测绘

年份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D级GPS网建立的探讨
1997年
本文通过沪于高速公路(江苏段)D级GPS网的建立,介绍了线路GPS网的布设、施测、起算点的筛选及成果分析的情况,对于GPS应用于线路测量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鲍兴南李云祥冒爱泉徐树元
关键词:沪宁高速公路三角点江苏段约束平差平差计算点位中误差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预警预报系统的研究
2001年
西文通过对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预警预报工程工作的设计,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测绘工作是面向可持 展战略实现十五计划中的一项重要保障工作,对任务的接受和实施作了相应的介绍,为今后地面沉降的实时监测提供了依据。
鲍兴南李杰
关键词:地面沉降地质灾害测绘预警预报系统
转换GPS高程的神经网络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24
2002年
简要介绍了神经网络BP算法的基本结构和数学公式,并提出了转换GPS高程的神经网络模型———经改进五层BP网络结构。通过某工程实例,对五层BP网络结构的具体模型结构(如输入输出层设计、隐含层最佳节点数的选取等)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得到了一些有工程实用价值的结论。
胡伍生华锡生鲍兴南
关键词:GPS高程神经网络BP算法全球定位系统隐含层
发展中的江苏地矿测绘制印
1998年
概述了40年江苏地矿测绘制印机构,队伍,人员,设备的发展过程,在地质找矿和经济建设中建立的主要业绩及在运用测绘制印新技术和新方法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
鲍兴南
关键词:测绘制印地质找矿
采用先进技术加快成图周期通州市建立大规模GPS控制网
1995年
本文通过建立通州市D级控制网和大比例尺象片控制测量工作,阐述了GPS定位测量的布网方案、静态和快速静态测量方法、偏心观测、高程测量、数据处理及精度情况,以及大比例尺象片控制测量的观测方法、精度以及经济效益等问题,对于推广GPS技术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史可超余若凡鲍兴南李云祥
关键词:三角点大比例尺象片平面图偏心观测定位技术
连云港西大堤变形监测的研究
1998年
通过对连云港西大堤实施科学的、有效的、长达四年的变形监测,获得了西大堤安全运营状况、施工质量等方面的大量数据,并在现代平差理论和统计检验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国内外变形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多种方案的平差计算,利用平差计算结果对西大堤工程变形进行了分析,对其变形趋势进行了可靠预报。
鲍兴南邓治云周治贵张学举
关键词:稳定性分析
赴日本东京学习考察被引量:1
2002年
介绍了赴日本PASCO株式会社等单位学习、考察、交流的概况及日本GIS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考察的启示 ,提出了在大力开拓国内测绘市场的同时 ,应注重开拓国际测绘市场 。
鲍兴南
关键词:GIS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市场
采用先进技术 加快成图周期 通州市建立大规模GPS控制网
1995年
为满足通州市开展1:2000比例尺测图需要,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华东石油地质局第六物探大队、江苏省地质测绘院与通州市土地管理局密切配合,为通州市建立大规模D级GPS平面控制网58点及联测象片控制点250余点。该成果已通过省内专家鉴定,并获省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史可超佘若凡鲍兴南李云祥
关键词:GPS控制网GPS平面控制网点位中误差地质测绘规划设计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