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洁

作品数:16 被引量:41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生态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生态系统服务
  • 3篇功能区
  • 3篇固沙
  • 3篇防风固沙
  • 2篇生态服务
  • 2篇生态服务功能
  • 2篇生态功能区
  • 2篇土地覆被
  • 2篇流域
  • 1篇电动
  • 1篇阴山北麓
  • 1篇造林
  • 1篇增湿
  • 1篇三北
  • 1篇三北工程
  • 1篇生态补偿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质量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国家测绘地理...
  • 1篇中国航天
  • 1篇广晟有色金属...

作者

  • 16篇徐洁
  • 12篇肖玉
  • 11篇谢高地
  • 4篇王洋洋
  • 3篇鲁春霞
  • 3篇王硕
  • 2篇朱建喜
  • 2篇何宏平
  • 2篇甄霖
  • 2篇张彪
  • 2篇李娜
  • 1篇成升魁
  • 1篇朱润良
  • 1篇刘晓洁
  • 1篇梁晓亮
  • 1篇张昌顺
  • 1篇魏景明
  • 1篇朱文彬
  • 1篇王浩
  • 1篇朱文彬

传媒

  • 6篇生态学报
  • 2篇资源科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Journa...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全球变化数据...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江湖流域界线被引量:3
2018年
东江湖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湖南省资兴市南部,罗霄山脉南端,八面山西坡,南岭北坡,地理范围是25°35′46″N-26°00′10″N,113°17′52″E-113°41′48″E[1],坐落在汝桂山脉中,汝桂山脉为中低山地貌,地势东高西低。东江湖水面总面积为145.70 km2,包括44个岛屿,其中兜率岩岛面积最大,约有6 km^2。
徐洁肖玉肖玉谢高地王硕
关键词:流域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电动开采技术初探
2024年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的特色资源,为全世界提供了90%以上的中、重稀土。然而,现有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中铵盐原地浸出开采工艺存在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开采周期长和滑坡地质灾害频发等问题,开发新一代高效绿色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提取技术是国家稀土战略的紧迫需求。本文介绍了电动开采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概念设想,并对电动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实验室土柱实验证实了电动开采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电动法稀土采收率高,约为同等条件下传统直接浸出方法的2倍。电动开采过程中,电压梯度对稀土回收有重要影响:电压梯度升高,稀土元素浸出速率提高,但同时电解强烈,导致阴极附近稀土元素沉淀含量增加,浸出液中稀土元素含量降低。其次,电动开采过程必须添加提取剂,提取剂起到增加体系导电性和交换解吸风化壳中稀土离子的作用。最后,结合电动过程阳极由于电解产生H^(+)的特点,本文还提出了采用碳酸钙作为复合提取剂成分的设想,起到了有效缓解土壤pH值变化,并释放钙盐的作用。
王高锋徐洁徐洁梁晓亮梁晓亮梁晓亮何宏平
关键词:稀土元素环境保护
风化壳中不同种类黏土矿物对离子态稀土元素富集的贡献——以帽峰山风化剖面为例
2024年
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黏土矿物被认为是可交换离子态稀土元素的主要载体。高岭石和埃洛石是风化壳中富集稀土元素的主要黏土矿物,高岭石和埃洛石属同族矿物,结构相似,互为多型,由于常规方法无法准确区分高岭石和埃洛石的矿物组成和含量,从而无法准确区分各黏土矿物对稀土元素富集的贡献。本文以帽峰山风化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甲酰胺法处理风化壳样品,对风化壳中的高岭石和埃洛石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且,通过模拟吸附实验,查明了各类黏土矿物对稀土离子的吸附特征和吸附量,并结合等温吸附模型,揭示了黏土矿物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机理。进一步通过理论计算,量化了各类黏土矿物对风化剖面不同深度稀土元素富集的贡献。结果表明,全风化层稀土元素富集的主要贡献矿物是高岭石,全风化层下部和表土层稀土元素富集的主要贡献矿物是埃洛石,半风化层稀土元素富集的贡献矿物同时包括高岭石、埃洛石和伊利石。本文半定量分析了风化壳中高岭石和埃洛石的矿物组成,量化了各类黏土矿物对风化壳各层稀土元素富集的贡献作用,厘清了各类黏土矿物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机理,为进一步认识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富集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徐洁徐洁王高锋徐永进魏景明魏景明何宏平
关键词:黏土矿物高岭石埃洛石
基于供需关系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研究进展被引量:129
2016年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越来越强调服务与人类福利的关系。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研究试图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使用之间构建因果联系,探索服务供给时空动态与人类福利变化的关系。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进展,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研究发展的脉络及其出现的必要性,提出了未来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分布式空间模拟,但这受到数据可获得性和专业知识的限制。未来可以通过利用已有地理资源数据库和派生数据库增加数据来源,组建由不同学科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来弥补专业知识不足造成的影响。通过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动研究,可以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之间建立反馈关系,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肖玉谢高地鲁春霞徐洁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新时期中国粮食供需平衡态势及粮食安全观的重构被引量:98
2017年
粮食安全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新时期(2015—2050年)我国国内农业资源开发潜力已接近极限,中国粮食安全的总体思路正在面临重构。粮食安全在个人层面是营养安全,在国家层面是国家粮食的可获得能力,国家粮食可获得能力包括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进口能力,论文从个人营养安全和国家粮食可获得能力视角,对新时期我国粮食供需平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维持现有粮食生产能力的情况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为110.88%~117.49%,粮食具有保障平衡的基本能力,口粮安全保障程度为158.57%~168.02%,口粮具有保障充分平衡的能力,而饲料粮的保障程度只有79.41%~84.15%,保障程度不足。这一有所宽裕的粮食供需平衡态势为允许小幅度市场波动来实现粮食供需动态平衡提供了弹性空间,也为国家粮食政策调整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为建立我国新时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建议:1)在资源端建立基本农田制度,维持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2)在生产端逐步发展经营规模较大的专业化粮食生产实体;3)在流通环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培育全国性和区域性现代粮食市场体系,融入国际市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供应;4)在储备环节完善粮食储备体系,调整粮食储备的结构和规模。
谢高地成升魁肖玉鲁春霞刘晓洁徐洁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战略饲料粮口粮
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防风固沙服务受益范围识别被引量:17
2018年
风蚀是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农牧交错带面临的严峻问题。论文以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为例,利用HYSPLIT模型模拟了当地生态系统提供的防风固沙服务流动路径,通过空间插值获得了功能区防风固沙服务的受益范围及其获得效益的相对大小,确定了受益范围内的土地覆被、受益人口及GDP。研究结果显示:1)2010年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的防风固沙服务大部分发生在春季,其流动路径主要往功能区东部和东南部区域延伸;2)防风固沙受益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6%,主要位于功能区东部和南部地区;3)功能区受益的人口占当年全国总人口的75%,受益GDP占当年全国GDP总量的67%。未来可以根据受益区获得防风固沙效益的相对大小确定受益区不同区域横向生态付费金额,以补偿当地采取防风固沙措施导致的经济损失和投入,实现地区间公平,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肖玉谢高地谢高地鲁春霞甄霖
关键词:防风固沙阴山北麓
基于RWEQ的宁夏草地防风固沙服务评估被引量:24
2019年
宁夏草地在区域防风固沙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有研究大多是基于微观尺度,针对区域尺度的宁夏草地防风固沙时空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尚不清楚。本文基于RWEQ模型,利用ArcGIS和ENVI,对2000—2015年间宁夏草地防风固沙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化的估算。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宁夏草地年潜在风蚀总量为1028.30~7540.50万t,年实际风蚀总量为269.75~3318.71万t;②2000—2015年宁夏草地年防风固沙物质总量为729.80~4120.04万t,16年间共增加了124.13万t,平均单位面积年防风固沙物质量在0.33~1.77 kg/m2之间,空间分布呈现出"中高南北低"的特点;防风固沙保有率平均值为0.65~0.79;③草地防风固沙等级以"中等"和"较弱"为主,占总固沙量的47%~65%;"中等"及以上的草地面积波动增加,"弱"和"较弱"等级的草地面积减少;④中部干旱区和南部山区草地防风固沙量占总量的90%以上,北部灌区草地防风固沙量则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北部灌区和中部干旱区是未来风沙治理需更加关注的区域。本文揭示了宁夏草地防风固沙的时空格局,为未来区域风沙治理提供了参考。
王洋洋肖玉肖玉徐洁
关键词:草地防风固沙生态系统服务风蚀
东江湖流域水供给服务时空格局分析被引量:27
2016年
与水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水供给服务对区域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东江湖流域是国家重点流域和水资源生态补偿试点,水供给服务是该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的重中之重。基于In VEST模型,从流域、子流域两个尺度分析1995—2010年东江湖流域的水供给服务时空格局,并比较了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水供给服务能力。结果表明:(1)1995—2010年,东江湖流域水供给量整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年均水供给量在1100—1600 mm之间,2000年的平均水供给量最多。(2)各年水供给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由湖区向四周递增。(3)平均水供给量较高的土地覆被类型为城镇建设用地、典型草地、灌丛、灌丛草地,在1600 mm左右。平均水供给量较低的土地覆被类型为河湖滩地、内陆水体、水田,在800 mm以下。(4)各个子流域平均水供给量大致在750—1700 mm之间。东北部子流域为水供给服务的高值地区。从水量平衡的角度而言,降水和实际蒸散发是决定生态系统水供给量的两个关键环节。东江湖流域水供给量的时空格局差异是气候和土地覆被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能够为东江湖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东江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徐洁肖玉谢高地王硕朱文彬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动态分析被引量:49
2019年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区域。基于国家重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对比分析,结合土地覆被变化,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执行之前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形成全面的认识。结果表明:国家重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土地覆被类型均以生态用地为主,2000—2010年生态用地占比下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各年生态用地占比均高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且土地覆被类型转换程度相对于非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小。重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植被覆盖度、生物量密度、NPP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水土保持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植被覆盖度最高,生物多样性维护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平均生物量密度、平均NPP最高,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物量总量、NPP总量最高,防风固沙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由于多位于西北内陆,整体上植被覆盖度最低,生物量密度和生物量总量、平均NPP和NPP总量也最低。总的来说,2000—2010年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质量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幅度不及非重点生态功能区。表明实施生态保护工程与转移支付,进一步改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对提升全国整体生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徐洁谢高地谢高地李娜肖玉陈文辉
关键词:生物量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服务功能
三北工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森林降温增湿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生态系统可通过植被蒸腾与土壤蒸发作用调节区域温度与湿度。三北工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区,森林降温增湿功能有助于改善区域生存环境。在分析研究区森林覆被变化基础上,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模拟了森林实际蒸散量,研究了森林增湿与降温效果。研究结果显示:(1)1980-2015年研究区森林面积增加了2.25%,主要来自荒草地、耕地和荒漠;(2)1980-2015年研究区森林6-9月实际蒸散总量为1.19×1010-1.40×1010 t/a,平均实际蒸散量为219-257 mm,可使区域6-9月绝对湿度每日增加0.47-0.55 g/m3,相对湿度每日增加2.87%-3.32%;(3)森林通过蒸散作用吸热量为29.15×1015-34.26×1015 kJ/a,单位面积蒸散吸热量为53.72×108-63.13×108 kJ hm-2 a-1,通过蒸散吸热日降温量为0.92-1.08℃/d;(4)研究区森林蒸散量在1980-2010年逐渐增加,但在2015年明显下降,这主要是由降水减少导致;森林面积较大的山西和陕西森林蒸散降温增湿效果较好。通过对比相同年份不同土地覆被发现,森林实际蒸散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地覆被类型。因此,未来研究区可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适当增加森林面积,充分发挥森林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
肖玉谢高地谢高地徐洁甄霖
关键词:降温增湿气候调节造林生态建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