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敏霞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生态水力学
  • 2篇水力
  • 2篇水力学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流失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安全
  • 1篇水动力
  • 1篇水动力学
  • 1篇水环境
  • 1篇水环境安全
  • 1篇水生
  • 1篇水生态
  • 1篇水生态系统
  • 1篇天然气
  • 1篇天然气开发
  • 1篇秋浇

机构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张敏霞
  • 2篇欧阳威
  • 2篇郝芳华
  • 1篇张嘉勋
  • 1篇成必新
  • 1篇田伟君
  • 1篇曾阿妍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态水力研究进展
生态水力学是研究水动力学和水生态系统动力学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交叉学科,是水利科学发展到较高级阶段出现的新兴学科。它一方面研究水力条件的改变对水生态系统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水生态系统的演变对水力情势的反作...
李晶张敏霞
关键词:生态水力学水动力学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生态水力研究进展
生态水力学是研究水动力学和水生态系统动力学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交叉学科,是水利科学发展到较高级阶段出现的新兴学科。它一方面研究水力条件的改变对水生态系统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水生态系统的演变对水力情势的反作...
李晶张敏霞
关键词:生态水力学
文献传递
天然气开发对区域水环境安全的影响研究——以川东平原德阳地区为例被引量:2
2007年
天然气开发在实际过程中大多是区域滚动开发,对流域的水环境安全可能形成较大的影响和隐患。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内各部分环境特征和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分析、处理、排序,能够识别区域内各部分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为区域环境管理和风险预防提供理论基础。以川东盆地,沱江和涪江上游德阳地区天然气区域开发为例,分析天然气开采对区域内各部分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可知在选定的4个水质参数中,pH值和COD两个主成分能够代表开发前所有监测信息的93.02%,开发后的95.09%。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区域天然气开发不会影响区域水质;同时也证明在区域水环境安全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效、快速的方法。
欧阳威郝芳华张敏霞成必新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区域水安全主成分分析法天然气开发
内蒙古农业灌区夏、秋浇的氮磷流失变化被引量:23
2008年
通过对内蒙古农业灌区引黄灌溉的2次主要大规模灌溉(夏浇、秋浇)的跟踪监测,研究了农业灌区的氮磷流失情况.分析了2次灌溉期的各引水渠和排水渠中总氮(TN)、氨氮(NH4+-N)、硝氮(NO3--N)、总磷(TP)、溶解性无机磷(DIP)、溶解性有机磷(DOP)、颗粒磷(PP)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夏浇时,由于植物吸收、灌水量小等因素,基本不产生污染.而秋浇期间,由于灌水量大、土地裸露成为非点源污染产生的主要时期.在对第8排域的TN、TP的连续监测中发现,排干沟中的总氮总磷含量基本维持在4.16mg.L-1和0.1725mg.L-1,且氮为主要的污染控制因子;排干沟中的N/P为24,排入乌梁素海中极易引起水华发生.结合河套农业灌区的自然条件、耕作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了河套灌区在夏浇及秋浇时期的非点源污染产生过程及污染特点.为该地区非点源污染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曾阿妍郝芳华张嘉勋欧阳威张敏霞田伟君
关键词:秋浇氮磷流失非点源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