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耀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健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囊
  • 2篇结石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胆囊穿刺
  • 1篇胆囊穿刺引流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炎
  • 1篇胆囊炎患者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价
  • 1篇治疗肝硬化
  • 1篇术式
  • 1篇套扎
  • 1篇套扎器
  • 1篇内扎

机构

  • 5篇北京市健宫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5篇张耀
  • 4篇黄昱
  • 2篇康健
  • 1篇孙百顺
  • 1篇张波
  • 1篇武云鹏
  • 1篇樊华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结肠癌患者PTEN、PI3K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分析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基因(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98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姜黄素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结束3个月时、检测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CD3^+、CD4^+、CD8^+T细胞水平,并检测样品中PTEN、PI3K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TE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PI3K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中NK细胞、CD3^+、CD4^+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老年结肠癌患者采用姜黄素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后,可显著改善患者体内PTEN、PI3K水平,有助于提高免疫细胞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张东东武云鹏张耀黄昱康健孙百顺王文跃
关键词:姜黄素奥沙利铂PTENPI3K
用超声刀联合套扎器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比较超声刀联合套扎器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北京市健宫医院住院的8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依照随机法分为对比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比组接受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超声刀联合套扎器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指标、VAS评分、创缘水肿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与对比组(9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使用止痛药物次数低于对比组,治疗费用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31、9.081、7.599、16.017、27.393,P<0.001)。观察组术后1周VAS评分、创缘水肿评分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52、3.319,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低于对比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34)。结论 超声刀联合套扎器与传统外剥内扎术均可有效改善轻度混合痔患者病情,但超声刀联合套扎器术后患者疼痛、创面水肿等症状更轻,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但治疗费用较高。
张耀黄昱
关键词:超声刀套扎器重度混合痔临床疗效
急性阑尾炎治疗中腹腔镜术式的应用与预后评价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腹腔镜术式的应用与预后。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术式,腹腔镜组开展腹腔镜术式。比较分析治疗效果,施术前后患者腹部疼痛程度、炎症化验指标,肠梗阻、腹腔脓肿等的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效果、腹部疼痛程度、炎症化验指标、术阑尾手术指标、肠梗阻、腹腔脓肿等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术式效果确切。
张耀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术式
PTGD后不同时间行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疗效研究被引量:11
2023年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患者的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7例ACC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均常规行PTGD术,其中A组51例在PTGD术后2个月内行LC术,B组56例在PTGD术2个月后行LC术治疗。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橫径,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去甲肾上腺素(NE),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水平。结果在LC术前,B组胆囊壁厚度为(3.8±0.4)mm,显著小于A组[(4.1±0.5)mm,P<0.05];B组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8.2±9.5)min、(7.9±1.3)d和(53.4±6.9)mL,显著短于或少于A组[分别为(98.7±10.8)min、(10.2±2.1)d和(87.5±9.2)mL,P<0.05];在LC术后,B组血WBC、血清PCT和CRP水平分别为(6.4±0.7)×10^(9)/L、(0.0±0.0)ng/ml和(4.7±1.7)mg/L,显著低于A组[分别为(7.2±0.8)×10^(9)/L、(1.3±0.2)ng/ml和(61.2±5.8)mg/L,P<0.05];在LC术后72 h,B组血清ACTH水平为(84.3±2.8)ng/L,显著低于A组[(110.4±4.1)ng/L,P<0.05]。结论在PTGD术2个月后行LC术治疗ACC患者效果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炎症应激反应。
黄昱王卓任承纲张耀刘杨旸樊华何梅峰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伴胆囊结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肝硬化伴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组),每组31例,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肝功能情况等。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LC组均优于OC组。LC组术中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经保守治疗后控制。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但一定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黄昱张波康健张耀
关键词:肝硬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