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华
- 作品数:14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阜宁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根源分析法在调查新生儿脓疱疹感染事件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我院近期8例新生儿脓疱疹医院感染的原因,找出并矫正在院感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新生儿脓疱疹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方法:采用根源分析法(RCA)对8例新生儿脓疱疹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防控新生儿脓疱疹的措施。结果:在确认近端因素后对患儿进行了随机病例对照研究(RCT),认为新生儿沐浴时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是造成本次新生儿脓疱疹医院感染的根本原因。结论:采用RCA实施联动措施能及时发现临床及护理工作中的疏漏环节及其根本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脓疱疹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吴正华孙艳
- 关键词:新生儿脓疱疹医院感染
- 供应室集中供应止血带的消毒效果探讨
- 2017年
- 目的探讨供应室集中供应止血带的消毒效果。方法随机抽10个单元作为对照组,采用科室分散式消毒止血带的模式;随机抽10个单元作为试验组,采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消毒供应止血带的模式。对2组处理后的止血带进行抽样研究,比较细菌监测合格率、清洁度、保质期、淘汰率。结果试验组消毒的止血带在细菌监测合格率、淘汰率、清洁度、保质期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消毒供应止血带,有利于保证止血带清洗、消毒质量,降低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改善患者住院感受,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减轻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 吴正华毛艳芳李强
- 关键词:止血带清洗消毒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提高化疗依从性和减轻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月入住我科的5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联合化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做好心理护理、保证输液质量、实施健康教育、完成并发症的护理等,对照组常规联合化疗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均能较好地调整心态,配合治疗,努力克服各种不良反应,顺利完成化疗。对照组6例没有完成化疗。结论做好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胃肠道不适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化疗的依从性,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提高生活质量。
- 吴正华周娟刘爱芹
-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依从性护理干预
- 老年休克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护理体会
- 2017年
- 目的分析老年休克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老年科、ICU 2个病区收治的老年休克患者27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静脉留置针或深静脉置管,使用静脉注射泵泵入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患者血压、心律、皮肤、意识、尿量及副作用。结果 27例患者在诊治过程中无外周血管病变及皮肤坏死等护理并发症发生;22例(81.5)成功纠正休克并停药,5例(18.5%)血压有好转,因合并多种疾病,休克未及时纠正。结论使用深静脉置管或静脉留置针,用微量泵泵入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老年休克患者效果较好,无明显副作用。
- 王静吴正华
- 关键词:休克老年患者去甲肾上腺素护理
- 药物封管法在处理疑似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疑似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患者PICC导管的处理;方法:当疑似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在血培养标本采集后结果报告前,暂停PICC导管使用,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封管,抗生素的浓度为静脉滴注的2倍,封管量为3 ml,次日封管前原封管液不抽出,封管药液正压直接脉冲进血管内。为精准抗生素用量,每日将封管药量预留。根据血培养药敏试验结果,改用敏感药物继续封管处理,直至血培养转阴。结果:3年间,6例患者经药物封管后有5例患者发热症状均得到控制,外周血及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转阴,1例患者拔管;结论:长期使用PICC导管患者在发生无法解释的发热症状时,可综合评估患者相关因素,如患者出现毒血症状时间与使用静脉导管呈正相关则立即拔除导管;如患者出现毒血症状时间与使用静脉导管无紧密关联性,可以考虑保留静脉导管,并暂停使用,在血培养结果报告前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封管,再根据血培养结果使用敏感药物进行封管直至血培养转阴,这样可减少盲目拔管给患者带来重复置管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 孙艳周娟吴正华
-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PICC
- 一种防冷凝水逆流的积水杯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冷凝水逆流的积水杯,包括积水杯本体,所述积水杯本体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隔层,所述隔层将容纳腔分为上部容纳腔和下部容纳腔,所述隔层的中部设有单向阀;所述积水杯本体上方设有串联在呼吸机管道上的...
- 熊淑珍吴正华徐宁玲
- 文献传递
-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被引量:1
- 2010年
-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大多数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加上反复多次穿刺,造成机械性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静脉的刺激,导致用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变硬甚至机化、阻塞及组织坏死即发生化疗性静脉炎。
- 吴正华刘爱芹
- 关键词:化疗性静脉炎高浓度药物恶性肿瘤静脉化疗
- 我院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我院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为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微生物室检出的303株多重耐药菌的监测资料。结果我院多重耐药菌高发科室依次是ICU病区(20.1%)、脑外科(12.9%)、老年医学科(9.3%)、呼吸内科(8.6%)、肾内科(6.9%)。居前5位的多重耐药菌依次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0.4%)、大肠埃希菌(28.3%)、肺炎克雷伯菌(20.1%)、鲍曼不动杆菌(12.2%)、铜绿假单胞菌(1.3%)。检出标本居于前3位的依次是痰液(40.3%)、血液(27.1%)、尿液(10.2%)。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日益严重,加强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知识和手卫生培训,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和暴发。
- 朱正娟李强吴正华
-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
- 金黄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电磁波治疗器理疗治疗静脉炎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金黄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电磁波治疗器理疗治疗静脉炎与硫酸镁湿敷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的静脉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金黄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电磁波治疗器理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疼痛缓解时间和局部炎症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疼痛缓解时间、局部炎症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金黄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电磁波治疗器理疗治疗静脉炎优于50%硫酸镁,价廉、方便、疗效好,临床可推广使用。
- 吴正华李美兰孙红
- 关键词:金黄散红外线理疗静脉炎
-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了解该院铜绿假单胞菌(PAE)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检出的203株PAE的临床科室分布及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作回顾性分析,采用DL-96 MIC法或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PAE的检出以痰标本多见,占71.92%(146株);PAE在呼吸科的检出明显高于其他病区;PAE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6.5%,检出泛耐药PAE(PDRPA)3株,占1.48%。结论该院PAE的耐药形势2013年以后好转,呼吸病房是该院预防控制的重点科室,临床医生应根据标本来源,PAE的分布和耐药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李强吴正华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