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筝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道培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基因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多瘤病毒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载量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瘤病毒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抑制剂
  • 1篇免疫治疗
  • 1篇急性

机构

  • 3篇北京市道培医...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王筝
  • 2篇卜定方
  • 2篇刘红星
  • 2篇蔡鹏
  • 2篇郭晓玲
  • 2篇朱平
  • 1篇滕智平
  • 1篇郑晚霞
  • 1篇童春容
  • 1篇张改玲
  • 1篇吴彤
  • 1篇潘崚
  • 1篇王慈
  • 1篇张建峰
  • 1篇徐国林
  • 1篇刘颖
  • 1篇刘岩
  • 1篇刘兆丽
  • 1篇陶秀艳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多瘤病毒基因载量与免疫抑制剂剂量相关性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免疫抑制剂的剂量与多瘤病毒载量的关系,预防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方法收集122例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血液和同期尿液及1例移植后连续8个月外周血和同期尿液,提取尿液DNA,合成多瘤病毒BKV基因引物探针,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基因载量和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液环胞素A浓度,动态观察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当血液环胞素A浓度高于86~105ng/ml,尿液BKV—DNA病毒检测阳性,尿液BKV,DNA病毒载量随着血液环胞素A浓度而改变,二者呈线性关系。结论当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时BKV病毒-DNA的载量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剂量有关,增加了移植后诱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性。
蔡鹏滕智平吴彤张建峰刘颖王筝郑晚霞徐国林童春容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膀胱炎
为过继性免疫治疗培养淋巴细胞时的细胞因子作用和基因表达特征被引量:1
2011年
在过继免疫性细胞培养时需要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细胞因子及EBV抗原肽联合细胞因子刺激淋巴细胞后淋巴细胞分化方向和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特征。分别用不同细胞因子及EBV抗原肽联合细胞因子刺激淋巴细胞,在培养的当天和第1、3、7、10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CD3+(总T细胞)、CD3+CD4+(辅助T细胞)、CD3+CD8+(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CD45RO+(记忆型T细胞)、CD3+CD8+CD45RA+(初始型T细胞)、CD3+CD30+(Th2辅助细胞)、CD19+(B细胞)、CD56+(NK细胞)、CD4+CD25+(初始调节T细胞)、CD4+CD25+FOXP3+(精确调节T细胞)在培养前后总细胞中的百分比变化;用RT-PCR技术检测管家基因mad1、pten和辅助T细胞转录调控基因t-bet(Th1)、gata3(Th2)、细胞因子ifn-γ(Th1)、il-4(Th2)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EBV多肽组CTL细胞成为优势细胞,临床治疗有确切疗效;比较加入EBV多肽组和不同细胞因子培养组结果显示,EBV抗原肽可以更有效刺激CTL生成,ifn-γ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辅助淋巴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t-bet、gata3都有明显的升高;管家基因mad1、pten基因变化不大;在不同细胞因子培养环境下加入抗原肽可以更有效刺激CTL生成。结论:用EBV多肽联合细胞因子共同培养淋巴细胞可以获得特异性CTL细胞,不同细胞因子对细胞分化发挥不同作用。
张改玲陶秀艳刘兆丽刘岩王筝刘红星蔡鹏卜定方郭晓玲朱平
关键词:细胞因子T-BETGATA3PTEN淋巴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
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ALL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市道培医院115例ALL缓解患者,同时选取323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ALL患者的骨髓以及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DNA.设计IL-10启动子区-819C/T、-592A/C引物做PCR,应用限制性内切酶Msl Ⅰ、HpyCH4Ⅲ分析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并测序验证;同时分析IL-10基因-819位点、-592位点各基因型构成及等位基因在ALL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用实时定量PCR检测ALL患者EB病毒DNA和BCR/ABL融合基因,分析IL-10基因-819位点、-592位点各基因型构成及等位基因在EB病毒阳性和阴性组间、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组间的差异.结果 ALL患者组IL-10基因-819位点的-819CC、-819TT、-819CT基因型比例分别为14.8%(17/115)、45.2%(52/115)、40.0%(46/115),-592位点的-592AA、-592CC、-592AC基因型比例分别为43.5%(50/115)、16.5%(19/115)、40.0%(46/115);健康对照组-819位点的-819CC、-819TT、-819CT基因型比例分别为9.9%(32/323)、16.4%(53/323)、73.7%(238/323),-592位点的-592AA、-592CC、-592AC基因型比例分别为11.8%(38/323)、15.5%(50/323)、72.8%(235/323),ALL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819和-592位点基因型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6.000和54.550,P均<0.05=.ALL患者组-819T等位基因比例为65.2%(150/230),-592A等位基因比例为63.5%(146/230),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3.5%(344/646)和48.1%(311/6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877和15.986,P均<0.05=.ALL患者中42例检测了EB病毒DNA,其中EB病毒阳性22例,EB病毒阴性20例.EB病毒阳性组-819位点的-819CC、-819TT、-819CT基因型比例分别为9.1%(2/22)、40.9%(9/22)、50.0%(11/22),-592位点的-592AA、-592CC、-592AC基因型比例分别为31.8%(7/22)、13.6%(3/22)、54.5%(12/22),EB病
王慈郭晓玲朱平卜定方刘红星甄成亮王筝潘崚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疾病易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