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敏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课堂
  • 3篇教学
  • 2篇动机
  • 2篇学习动机
  • 2篇生命之道
  • 2篇生生
  • 2篇体悟
  • 2篇链接
  • 2篇科学课
  • 2篇架构
  • 2篇涵育
  • 1篇大自然
  • 1篇低年级
  • 1篇驯养
  • 1篇一刀切
  • 1篇正视
  • 1篇正视差异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生命科学领域
  • 1篇生态

机构

  • 9篇张家港市大新...

作者

  • 9篇夏敏

传媒

  • 4篇湖北教育(科...
  • 2篇江苏教育(小...
  • 1篇小学教学研究
  • 1篇小学教学参考...
  • 1篇华夏教师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究竟谁“驯养”了谁?
2013年
最自然的一堂生命课 班级的保洁区在美丽的法国梧桐树下。孩子们在打扫时,总会抚着清风、伴着缓缓飘落的树叶,在树下嬉戏流连。没有什么比秋天的法国梧桐树更美丽的了,黄了的树叶在空中飞舞,好似蝴蝶般飞舞。孩子们的心灵,是随着大自然四季的更替而一同成长的。但不知从何时起,在那排法国梧桐树下,出现了超大规模的毛毛虫。
夏敏
关键词:驯养梧桐树大自然毛毛虫孩子树叶
架构“生生链接” 促进差异发展
2016年
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表现在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准备等方面。在教学中.如何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呢?
夏敏
关键词:链接架构学习动机
构建生态的科学课堂
2011年
生态课堂的提出旨在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课堂问题,谋求课堂教学的改革之道,使课堂教学不断臻于最优化的状态。根据小学科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生态的科学课堂应该是真实的、发展的、体验的、智慧的课堂。如何构建这样的课堂,从而达到“低碳高质,和谐共长”的生态课堂总目标?
夏敏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态学科学学
正视差异 共同发展被引量:1
2016年
学生个体之间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的智能特点、学习方式、学习准备等方面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教学应当正视学生的差异,力避“一刀切”。在教学中,如何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呢?
夏敏
关键词:视差学习动机一刀切
体悟生命之道 涵育科学素养——以生命科学领域内容为例简析小学科学课堂培养科学本质的教学
2013年
在《科学》教材中,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占了很大的篇幅。如何把握好这部分教学内容,在课堂中更好地引领孩子去探究,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关注探究的一些细节,营造一个真实的、生态的体验场,使学生领悟探究的真谛,追寻科学的本质。一、关注细节。做足“体验”的文章。感受生命的神奇现在的《科学》教材中。种植、养殖内容有很多。如何以这些教学内容为载体,有效地开展“亲历”.
夏敏
关键词:生命科学课堂
体悟生命之道 涵育科学素养
2012年
在《科学》教材中,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占了很大的篇幅。如何把握好这部分教学内容,在课堂中更好地引领孩子去探究,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关注探究的一些细节,营造一个真实的、生态的体验场,使学生领悟探究的真谛,追寻科学的本质。
夏敏
关键词:生命之道教学内容体悟《科学》教材课堂
理:低年级科学教学的内在追求
2014年
低年级科学教学的“理”要求学生“善于思考”。低年级的科学课,不是简单地玩,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在激发儿童科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儿童探索外部世界的能力。这样的促进与提升重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夏敏
关键词:科学教学低年级科学课儿童
架构“生生链接”,促进差异发展
2016年
佐藤学教授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有效链接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整体的链接尤为重要。然而学生是有差异的,表现在学生个体之间在学习兴趣动机、学习目标、学习的智能特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准备等方面的不一样。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之间的链接需求,通过分层目标的设定.小组对话的开展,评价方式的改革.有效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
夏敏
基于求真谈科学探究
2015年
目前科学探究课堂上存在一些问题形式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现象。作为教师,应针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探索解决策略,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夏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