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影
-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药物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评价与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市某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87.27%,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1.82%,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P<0.01)。治疗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脑梗塞可以促进患者的神经组织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刘慧影
- 关键词:针灸推拿脑梗塞
-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45例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经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病患90例,病患收治时间在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经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病患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用药1周末与2周末后,病患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取得更显著的疗效,促进病患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慧影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血栓通中风老年科
- 针刺放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凝血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4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血浆内皮素、凝血系统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血浆内皮素水平和PT、APTT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梗死患者实施针刺放血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浆内皮素、凝血系统水平方面均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的效果。
- 刘慧影
- 关键词:针刺放血脑梗死血浆内皮素凝血系统
- 超敏cTnT与血栓-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结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与血栓-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发病后6 h的hs-cTnT在预测神经功能结局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06例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于患者发病后6 h内和72 h检测血清hs-cTnT、S100B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栓-炎症因子[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P-选择素]水平,并于入院时和发病后90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联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发病后90 d的神经功能结局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分析hs-cTnT与血栓-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其对神经功能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预后不良组62例,预后良好组44例。发病后6 h内,预后不良组血清hs-cTnT、hs-CRP、MCP-1、t-PA、sCD40L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发病后72 h,预后不良组血清hs-cTnT、S100B、hs-CRP、sCD40L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发病后6 h内和发病后72 h,血清hscTnT水平与发病后72 h的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85,P <0.001;r=0.599,P <0.001),与发病后6 h内t-PA水平呈正相关(r=0.551,P=0.001;r=0.547,P=0.002),与发病后6 h内的MCP-1水平呈正相关(r=0.475,P=0.014;r=0.462,P=0.015)。基线NIHSS评分≥8分(OR=2.656, 95%CI 1.009~6.995,P=0.048)、发病后6 h内hs-cTnT(OR=6.050,95%CI 2.352~15.560,P <0.001)、 hs-CRP(OR=7.294,95%CI 3.285~16.195,P <0.001)、 MCP-1(OR=1.349,95%CI 1.002~1.818,P=0.049)、t-PA (OR=1.007,95%CI 1.001~2.446,P=0.004)是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6 h内的hs-cTnT升高是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并且还与hs-CRP、t-PA和MCP-1的急性升高有关。
- 胡明洁张凤英刘慧影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依达拉奉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沈阳市某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高于对照组的3.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胞二磷胆碱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安全性较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慧影
- 关键词:胞二磷胆碱依达拉奉疗效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 眼针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及相关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被引量:13
- 2016年
- 背景:眼针疗法主要是针刺眼球周围、眼眶边缘的穴位,调整气血运行、疏经通络和调和阴阳,现已在临床广泛运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但是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调控神经元存活、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蛋白家族,包括神经营养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眼针组,每组18只。后2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眼针组于缺血2 h后进行眼针干预,于大鼠眶周2 mm处取穴肝区、上焦区、下焦区和肾区。治疗第3,7,14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第1,2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表达,治疗第2周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结果与结论:1眼针组治疗后第1,2周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表达细胞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治疗后第1周相比,第2周数量下降。2治疗后第7,14天眼针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3治疗后第2周,眼针组和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0.01),但眼针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4结果证实,眼针干预可能是通过增强脑缺血后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缩小脑梗死体积,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刘慧影王鹏琴边颖王金春魏颖鸿
- 关键词:眼针大脑中动脉闭塞神经功能梗死体积神经营养因子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经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患者9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VMCA(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不良反应、斑块厚度、斑块面积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VMCA指标(62.53±6.42)与治疗前(40.79±5.38)相比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治疗后(55.92±5.90)相比改善效果更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斑块厚度(0.82±0.13)mm、斑块面积(1.29±0.13)mm2均缩小,与对照组(1.21±0.19)mm、(1.39±0.12)mm2以及治疗前(1.25±0.20)mm、(1.39±0.11)mm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64,3.792,P<0.05)。结论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将斑块厚度、面积缩小,促使病患的病情进一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慧影
- 关键词:脑动脉硬化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
- tau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被引量:25
- 2020年
- 背景:神经元纤维缠结的沉积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认知衰退密切相关,而tau蛋白是构成的重要成分。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发病机制以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在阿尔茨海默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由第一作者以“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β-淀粉蛋白级联;Alzheimer’s disease;tau protein;β-amyloid cascade”为检索词,检索万方、中国知网、Vip、PubMed、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2001年1月至2019年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并形成成对螺旋丝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元退化基础。tau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进程中可能不依赖于β-淀粉样蛋白沉积触发的级联反应,且在临床试验中也验证了tau蛋白相关疫苗免疫产生了疗效。探索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以及阿尔茨海默病关系,可更好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为研发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 王金春刘慧影曹云鹏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神经元纤维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