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函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宜兴市实验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学
  • 2篇语文
  • 2篇文教
  • 2篇文言
  • 2篇文言文
  • 2篇课堂
  • 2篇课文
  • 1篇读写
  • 1篇读写结合
  • 1篇学时
  • 1篇寻觅
  • 1篇语文教师
  • 1篇语文教学
  • 1篇语文课
  • 1篇语文课堂
  • 1篇语文老师
  • 1篇语文素养
  • 1篇阅读教学
  • 1篇珍视
  • 1篇整体感

机构

  • 6篇宜兴市实验中...

作者

  • 6篇蒋函

传媒

  • 1篇语文天地(初...
  • 1篇基础教育研究
  • 1篇中学教学参考
  • 1篇创新时代
  • 1篇中学语文教学...
  • 1篇初中生世界(...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用珍视之情助推文言文阅读教学
2021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文言文的可贵之处,感受文言文表达的魅力。一、融通生活,激发文字活力教师对文言文字词的讲解应该注意与生活挂钩,与学生展开生活化的交流,让字词“活”起来。比如教学《核舟记》,教师以“这枚核舟大概有多大?”开头,让学生用手比画一下核舟的大小,并从课文中找到依据,用具体可感的方式拉近学生与文言文间的距离。教师要鼓励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合具体语境联想,借助以往知识推敲,利用生活语言推测,自然地推进知识的传授。
蒋函
关键词:《核舟记》文言文字词课文
提问求趣味 课堂聚情味
2019年
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具有启发思考的价值,能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文章结合具体课例从建“支架”问、用“假如”问、请“嘉宾”问三个方面分析阐述如何使课堂问题提得更具趣味性,真正发挥出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
蒋函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
寻觅故事背后的“诗”
2020年
结合《紫藤萝瀑布》教学,挖掘课文中可资借鉴的写作技法,设计丰富的训练环节,指导学生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提升写作能力。
蒋函
关键词:写作教学读写结合活用教材
课堂因砥砺更精彩
2016年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谈及自己公开课教学的感悟时曾说:“公开课成就的不仅仅是一堂课,更重要的是,你如此精心,会不自觉地影响你的日常课堂,就好比吃过了一个甜桃,就再也不吃烂桃一样,你同样会如此费尽心思地对待你的日常课堂。”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必然是“费尽心思”,更细致地研读教材,更周密地安排环节,在反复研读和推敲的“痛苦”中才创造出了流畅而有效的精彩,也正是这个“痛苦”的过程才促使教师更快地成长。
蒋函
关键词:甜桃中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文感整体感知
巧牵妙引激思 走出“一望而知”
2017年
“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时代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这是孙绍振教授《名作细读》中的一段话,带给一线的语文教师颇多思考。要让学生从“一望而知”渐渐思索探寻“一无所知的东西”,在长期的思索积累中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这正是语文教师须要努力的方向。
蒋函
关键词:语文教师语文课堂中学时代语文老师语文素养
初中文言文教学思考
2015年
文言文是古代圣贤遗留的思想结晶,是中华文化之精华,其具有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不言而喻。对文言文的魅力进行深刻阐述,指出初中文言文中出现的诸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改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内涵、丰富文言素养,培养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的几项策略,旨在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质量。
蒋函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