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普实克的学术活动:1943—1980年被引量:1
- 2009年
- 2006年10月24日,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海外汉学研究所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系联合举办"纪念捷克著名汉学家普实克诞辰100周年学术报告会"。2006年9月14日是捷克乃至世界著名汉学家,中国人民最忠实的老朋友雅罗斯拉夫·普实克(Jaroslav Pr(?)sek,1906—1980)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普实克是捷克汉学的创始人,在西方汉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同中国著名的文化人鲁迅、冰心、郑振铎、郭沫若、齐白石、老舍、沈从文、胡适、金雅妹等有着深入的交往,其一生著述丰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陈昊苏会长、捷克共和国驻华大使维杰斯拉夫·格雷普尔先生、中国驻捷大使馆前参赞杨学新先生、鲁迅之子周海婴、老舍之子舒乙、冰心之女吴青、丁玲之女蒋祖慧、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解志熙教授。
- 奥古斯丁·白利德李梅
- 关键词:汉学界海外汉学中国文学研究欧洲语言
- 来自中国集市的传奇故事——《中国话本小说集》捷克文版前言节译
- 2010年
- 普实克在这部中国名著的捷克文译本前言中,向捷克读者介绍了他翻译这本小说的初衷,以及自己多年来对中国话本小说的研究成果。表达了这位著名汉学家对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形式的热爱。他介绍了小说集中的故事是来自《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京本通俗小说》。对他尤其喜欢的故事《勘皮靴单证二郎神》、《碾玉观音》等发表了自己的读后感,总结了这些话本小说反映出的人民性。他认为,中国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活泼生动的语言,非常值得翻译介绍给捷克读者,这是第一部被翻译到欧洲的文学作品,普实克在翻译和研究中倾注了心血,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并且重点论述了自己在比较中世纪中国小说和当代新小说时的新发现,他一直认为中国文化从古至今是一脉相承的。
- 普实克李梅
- 关键词:中国民间文学《醒世恒言》《警世通言》民间口头文学
- 普实克的潜在力量
- 2010年
- 不久前,我思索了近30年来普实克教授(Jaroslav Prusek,1906—1980)对自己在专业和教书生涯的潜在影响,我惊讶地发现,现在他对我的影响比他在世时更为强烈。这要从1939年冬天我们初次相遇时谈起。我那时刚满19岁,作为土生土长的摩拉维亚人来说,我第一次有机会来到布拉格。这座城市之美让我感到震惊。
- 奥特日赫·施瓦尔尼李梅
- 关键词:现代汉语口语口语教材捷克语单音
- 捷克汉学家、藏学家高马士访谈录被引量:1
- 2004年
- 捷克汉学家、藏学家约瑟夫·科尔马什(Josef Kolmas,中文名高马士),1933年8月6日生于捷克的霍德宁县的杰米采(Temice,okr.Hodonin),1957年毕业于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文学院汉语专业,同年就读于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前身)西藏语言文学专业,教授为于道泉,于1959年毕业。他于1965年获得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科学副博士头衔,1966年获得查理大学文学硕士头衔,1991年获得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科学博士头衔。1994.年起担任捷克科学院东方研究所所长。2002年10月,高马士先生来到北京,参加在捷克驻华使馆举办的《中国来信》(卡雷尔·严嘉乐传教士寄自中国的书信)一书中文版(大象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的首发式,此书是由他亲自编辑整理,并且从拉丁文翻译成捷克文的。作为《中国来信》一书的中文译者之一,在翻译过程中,捷克语学者丛林教授和我都深深为高马士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学术上严谨的作风和为科学研究献身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我首先从这一话题入手,开始了对他的采访。李梅(以下简称"李"):捷克传教士、科学家严嘉乐在中国清代就已成为著名的汉学家。
- 李梅
- 关键词:汉语专业汉学研究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