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鼎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姜堰市溱潼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胸腹
  • 1篇胸腹腔
  • 1篇胸腹腔积液
  • 1篇胸腹水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检验
  • 1篇血细胞
  • 1篇血细胞分析
  • 1篇血细胞分析仪
  • 1篇有机磷
  • 1篇有机磷中毒
  • 1篇中毒
  • 1篇中毒患者
  • 1篇乳酸脱氢酶
  • 1篇体检
  • 1篇体液
  • 1篇尿沉渣

机构

  • 5篇姜堰市溱潼人...

作者

  • 5篇王文鼎
  • 5篇缪亚梅

传媒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5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胸腹腔积液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胸腹腔积液pH、CEA、LDH、GLU水平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胸腹腔积液中的临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设立结核性胸膜炎组和非特异性炎症组及恶性肿瘤组,检测所有患者胸腹腔积液中pH、CEA、LDH、GLU的浓度,检测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和DunettC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组患者胸腹腔积液标本中pH、CEA值较结核性胸膜炎组和非特异性炎症组明显升高(P<0.05);恶性组和结核性胸膜炎组标本LDH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高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组(P<0.05);恶性组和非特异性炎症组标本GLU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高于结核性胸膜炎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pH、CEA、LDH及GLU对胸腹腔积液性质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缪亚梅王文鼎
关键词: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癌胚抗原乳酸脱氢酶葡萄糖
尿沉渣分析仪及血细胞分析仪在体液细胞计数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体液常规检验是临床检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关键依据。综合白细胞(WBC)与红细胞(RBC)计数可鉴别诊断脑内出血和外伤;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有助于腹膜炎的诊断,还助于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外周血细胞计数的自动化已得到广泛应用,其结果的准确度及精密度也被广泛承认。目前,体液检验常规工作仍以手工方法为金标准,但是该方法具有耗时耗力、结果可信度变化较大、过分依赖检验技术人员的经验及能力、不精密度较高等不足,而使用自动化仪器检验能很好地克服这些不足,自动化方法的重现性和准确度将更稳定。
王文鼎缪亚梅
关键词:体液白细胞
测定pH、CEA、CA19-9鉴别胸腹水良恶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pH、CEA、CA19-9联合检测对鉴别胸腹水良恶性的临床意义。方法设立良性组(48例)及恶性肿瘤组(45例),所有患者均同步抽取胸腹水和采取静脉血,分别测定其pH、CEA、CA19-9比较胸腹水与血清值。结果恶性组胸腹水CEA、CA19-9均值高于血清CEA、CA19-9均值,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组与良性组血清与胸腹水CEA、CA19-9含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良性组血清与胸腹水CEA、CA19-9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恶性肿瘤组pH值偏碱(6.9~9.2)。恶性组CEA检测阳性率为93.3%,CA19-9检测阳性率为88.9%,联合pH检测阳性率为100%。结论联合检测pH、CEA、CA-199等指标对鉴别良恶性肿瘤,提高阳性率,有很大意义。
王文鼎缪亚梅
关键词:PHCEACA19-9胸腹水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外周血四项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B)、白细胞 (WBC)、血小板 (PL T)等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中毒程度轻、中、重度中毒 3组及健康对照 1组。对各中毒组第 1、3、5、7日及重度中毒组第 14日分别采取静脉血作上述指标的动态观察。健康对照组门诊检测 1次。结果 :轻、中、重度中毒 3组各项指标随中毒的严重程度而变化显著。中毒第 3日 ,轻度中毒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中毒第 7日 ,中度中毒组RBC、HB、WBC基本恢复正常 ,PL T仍有增高 ;而重度中毒组第 14日部分患者四项指标仍异常 ,与病情预后相符。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如 P<0 .0 5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上述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各中毒组的病理变化过程。动态观察对病情判断、指导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王文鼎缪亚梅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中毒外周血
常用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梅毒抗体检测方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利用梅毒螺旋体胶凝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三种不同方法,对68份阳性标本及80份阴性标本分别进行检测,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TPPA、TP-ELISA和RPR三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7.1%、94.1%、80.9%,特异性分别为97.5%、91.3%、88.8%,阳性预期值分别为97.1%、90.1%、85.9%,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7.5%、94.8%、84.5%。与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好的TPPA比较,RPR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A不适合大规模的血液筛查,适用于对筛查后的阳性标本进行梅毒抗体的确证试验;TP-ELISA是目前筛查梅毒的理想方法;RPR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用于疗效观察及过筛试验。
缪亚梅王文鼎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验TPPATP-ELISARP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