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燕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小麦
  • 1篇性状
  • 1篇易位
  • 1篇玉米
  • 1篇玉米育种
  • 1篇育种
  • 1篇适应性
  • 1篇穗粒
  • 1篇穗粒数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配合力
  • 1篇千粒重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易位
  • 1篇夏播
  • 1篇粒数
  • 1篇粒重

机构

  • 3篇安阳市农业科...

作者

  • 3篇李海燕
  • 1篇郭瑞林
  • 1篇王永士
  • 1篇刘智萍
  • 1篇孙海潮
  • 1篇宋长江
  • 1篇卢道文
  • 1篇牛永锋
  • 1篇李晓亮
  • 1篇芦连勇
  • 1篇郑丽敏
  • 1篇裴振群
  • 1篇郭安斌
  • 1篇李建华
  • 1篇薛鑫
  • 1篇杨春玲

传媒

  • 1篇种子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自交系昌7-2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昌7-2是我国玉米主要自交系之一,为培育高产优质杂交种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具有配合力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突出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用它组配的杂交种在生产中表现高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目前,有多家育种单位利用该自交系已育成10多个通过国家审定和省审定的优良玉米新品种,在全国推广应用面积达1000万hm2,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永士刘化波郭安斌李建华李海燕
关键词:昌7-2玉米育种配合力适应性农艺性状
小麦夏播加代繁育技术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对小麦夏播加代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播小麦幼穗分化发育快、历时短。不同夏播期对小麦单株成穗数无明显影响,而对穗粒数、千粒重有一定影响。提出在豫北气候条件下,小麦夏播加代繁育应于6月15日前播种为宜;在处理材料(组合)量大的情况下,应优先安排半冬性材料,其次为弱春、春性材料;田间管理应抓早。
宋长江郭瑞林孙海潮卢道文裴振群刘智萍芦连勇牛永锋郑丽敏李海燕
关键词:小麦夏播加代穗粒数千粒重
基于小麦与黑麦1BL/1RS易位的小麦染色体易位研究
2009年
综述了小麦基因组,染色体和染色体转移,小麦-黑麦1BL/1RS易位,以及利用1BL/1RS易位进行育种的研究进展。
杨春玲李海燕王俊超李晓亮薛鑫
关键词:小麦染色体易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