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利 作品数:24 被引量:7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宝鸡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脾切除术(LS)治疗成人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难治性ITP患者共47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6例顺利完成LS,1例因脾蒂出血中转开腹,随访24个月。完全反应(CR)30例、部分反应(PR)8例、无反应(NR)9例,总体有效率80.8%。血小板计数(BPC)峰值时间出现在术后第7天左右,术后2个月时血小板数目基本稳定,CR组、PR组与NR组的血小板数目以及年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安全有效,患者年龄是影响预后的因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与疗效无关,术后第7天BPC数目可反映预后,术后2个月BPC数目与2年后一致。 李永利 王涛 朱立峰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腹腔镜脾切除 血小板数目 泡沫细胞样胃肠道间质瘤一例 2015年 患者女,63岁。以“左上腹不适3d”主诉于2012年11月26日入院。9年前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术后恢复良好。腹部CT显示:胃后壁肿块,胃肠道间质瘤(GIST)可能。 蔡媛 江奎 车潇良 张宏图 李永利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细胞样 胆总管探查术 上腹不适 胆囊切除 腹部CT 肝癌行肝切除术后的血清GP73变化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肝癌行肝切除术后的血清GP73变化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接受肝切除术的80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根据其预后分为好转组(48例)和恶化组(32例)。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GP73水平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不同临床特征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计算其相关系数(r)。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恶化组患者术后血清中的GP73水平为(242.75±18.03)ng/ml,明显高于好转组(155.89±20.32)ng/ml,t=19.576,P<0.05;分化程度低、肿瘤直径≥5 cm、有远处转移、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侵犯血管、侵犯淋巴和AFP≥400 ng/ml的肝癌患者术后血清GP73水平较高;肝切除术后GP73水平与AST、ALT等肝功能指标以及CA19-9、AFP等肿瘤标志物指标呈正相关,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病情恶化的患者血清GP73水平较高,且GP73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与患者术后的肝功能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呈正相关。 王钢 王涛 祁军安 江奎 李永利关键词:高尔基体 膜蛋白质类 应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被引量:2 2012年 2011年4~11月行52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5 mm腹腔镜,单孔多通道套管,塑料trocar,常规腹腔镜器械(分离钳、电凝钩、电凝棒等)。trocar和器械错落放置,不要在一个水平面。可吸收夹夹闭胆囊管,超声刀凝固离断胆囊动脉。手术时间18~40 min,平均27 min,术中出血<5 ml。2例放置腹腔引流,48 h后拔除。无胆漏、出血、腹腔积液等并发症。 李永利 江奎 朱海林 王涛 朱立峰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良性病变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估现阶段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PLC)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肝胆胰脾外科开展的经脐单孔LC 40例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手术中37例成功,手术时间48~130 min,平均71 min,术中出血量1~30 mL,住院3~5 d,平均3.6d,术后无近期并发症发生。随访3~24个月未见远期并发症发生,腹部切口愈合后无明显疤痕。未成功的病例中2例改为三孔法、1例中转开腹。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基础上,具有熟练的传统LC技术与经验后可开展单孔法LC,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手术微创、疤痕小、美容效果等目的,具有推广价值。 李永利 江奎 朱海林 程伟华 朱立峰关键词:单孔 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与脻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LRAMPS)与脻体尾切除术(DPS)治疗胰体尾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肝胆胰脾外科收治的86例胰体尾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选术式不同分为LRAMPS组(40例)和DPS组(46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预后情况等。对两组随访至2022年12月,分析两组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LRAMP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PS组(P<0.05),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DPS组(P<0.05),R0切除率高于DPS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随访6~54个月,LRAMPS组复发率及肝转移率显著低于DPS组(P<0.05)。LRAMPS组术后中位生存期为18.5个月,DPS组为12.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AMPS组术后18、24、36、48、54个月的存活率显著高于DPS组(P<0.05)。结论 DPS与LRAMPS治疗胰体尾癌的近期预后情况并无明显差异,但LRAMPS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在长期预后方面,LRAMPS较DPS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间,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患者预后。 王涛 常莹 王钢 李永利 雷达关键词:胰体尾癌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肝转移误诊1例 被引量:1 2011年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是少见的胰腺外分泌腺肿瘤,多见于青春期及青年女性,男女比例1∶9,转移至肝脏并以肝脏疾患就诊则更是少之又少,易引起误诊,现就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肝转移误诊分析如下。 李永利 江奎 朱海林 程伟华 朱立峰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肝转移 预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和体会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索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手术要点和体会。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71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5例顺利完成LS术;6例因术野出血中转开腹;2例出现胰漏,保守治疗治愈。出血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胰漏与损伤胰尾有关。结论因为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难治性ITP患者腹腔网膜增厚增多质脆术野暴露困难,血小板低有凝血障碍,也增加了手术难度。精心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手术操作,是顺利完成LS的保证。 李永利 江奎 朱海林 王钢 王涛 朱立峰关键词:腹腔镜 脾切除术 出血 超声刀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TUS-P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使用超声刀及普通器械完成43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常规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野清晰,手术时间18~38 min,平均29 min,术中出血<5 ml,术后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超声刀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且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 李永利 王涛 朱立峰关键词:单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超声刀 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体会 2009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方法:回顾分析42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8例,好转3例,死亡1例,疗效优良率90.0%。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满意。 王钢 李永利 江奎 朱海林关键词:胆道疾病 肝内胆管结石 肝部分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