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期前列腺癌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的长期随访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了解晚期前列腺癌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的长期生存率.方法:选取1993年1月~2000年1月初采用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的59例前列腺腺癌患者,其中28.81%和45.76%为临床局部晚期(T3-4 NOM0期)和转移(TxNxM+期)病例,全部随访5年以上.结果:全组病例3、5、7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是79.36%、61.46%、49.15%,其中,临床局部晚期和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77%和32.65%,而高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21%和30%(P<0.01).另外,PSA>30μg/L时其长期生存率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采用内分泌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病理低分化、临床分期达T3c-4NxMx或TxNxM+期及PSA>30μg/L均提示预后较差,晚期前列腺癌病例的治疗应综合多因素,选择个体化方案.
- 张世革王益华丁毅吴烨
- 关键词:前列腺癌生存率
- 术前注射定痉灵提高输尿管镜手术成功率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手术前注射定痉灵是否有利于提高输尿管镜手术成功率.方法:手术前注射定痉灵62例,常规注射镇静剂组7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与手术成功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与成功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定痉灵组的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结论:手术前注射定痉灵,能够有效松弛输尿管,使得输尿管镜探查更为容易,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
- 王久林丁毅张世革吴烨
- 关键词:定痉灵输尿管镜成功率
-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生存随访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患者长期生存情况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随访124例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生存情况,用Kaplan-Meiers生存分析比较不同分型患者的生存时间情况。结果:全组前列腺癌有效随访者平均生存时间为5.912年,中位生存时间为7.81年。按前列腺癌诊断时的特征情况分组分析后仅发现临床未有骨转移者的生存时间相比有骨转移的患者较长(P=0.04)。而不同病理分型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对内分泌治疗的预后无显著影响。对58例已死亡的患者分析显示,前列腺癌相关死亡的35例患者生存时间于其他死因患者的生存时间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499)。结论:前列腺癌有无骨转移可能是影响晚期前列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其比病理分级情况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更为显著。
- 张世革王久林吴烨邵宁乔迪丁毅
- 关键词: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生存期
- 前列腺增生症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分析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方法 :对 2 78例前列腺增生症汽化电切术后部分病人发生排尿困难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病人拔除导尿管后即发生排尿困难 ,另 13例病人逐渐出现排尿困难。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汽化电切术后排尿困难是由于膀胱出口水肿 ,残留血块、组织块阻塞 ;也可因伴发尿道狭窄 ,汽化电切不到位 ,神经元性膀胱等引起。如处理适当多可恢复 ,注意手术操作环节 。
- 丁毅张世革乔迪吴烨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汽化电切术排尿困难术后并发症
- 小剂量他达拉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效果
- 王久林张翔翔吴烨乔迪
- 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总结和探讨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总结131例年龄75~88岁BPH患者施行TUVP的情况。手术前全面检查了解患者精神状况,自理能力;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病史及用药情况。术前除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肺功能,心功能的测定以评估手术耐受能力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注意心、脑、肺伴发病及糖尿病等围手术期处理。结果:128例一次拔管恢复排尿,3例(2.3%)拔管后再次尿潴留,保留导尿数日,2例痊愈。1例因膀胱收缩功能障碍长期耻骨上膀胱造瘘带管。本组术后2例(1.5%)继发出血经保守处理后痊愈。1例(0.7%)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0.7%)发生急性出血性胃炎。术后4例(3.0%)尿路感染,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发生。无心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并发症。3~6个月随访IPSS评分由25.24±4.70下降为7.81±4.12;QoL评分由4.51±0.72下降为1.51±0.73;最大尿流率由(10.14±6.31)ml/s上升为(18.14±4.12)ml/s。结论:经过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高龄患者可以安全顺利地接受TUVP,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康复质量。
- 丁毅张世革吴烨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高龄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围手术期
- P504S、EZH2和pim-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P504S、EZH2和pim-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504S、EZH2和pim-1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结果 P504S、EZH2和pim-1在前列腺癌中均为明显高表达,其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分别为0.418(P<0.05)、0.268(P>0.05)和0.567(Ρ<0.01)。结论 P504S、EZH2和pim-1对前列腺癌均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其表达强度与Gleason评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前列腺癌的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 张世革邱雁邱梁吴烨丁毅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P504SEZH2
- 5种前列腺穿刺活检方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比较5种不同前列腺穿刺活检方式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和并发症情况。方法收集2001年至2012年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住院病例239例,分别采用经会阴6点、手指引导6点、经直肠超声引导6点、5区13针(13点)和6+4(10点)5种不同穿刺活检方式分组。比较5种前列腺穿刺活检方式的阳性率及并发症情况;同时对比按年龄、直肠指检(DRE)结果、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直肠超声(TRUS)情况分组后的相关结果。结果5种不同穿刺方式组的前列腺癌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530,P〉0.05);5组血尿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47,P〈0.05),其中5区13针组的血尿阳性率分别高于6+4组和超声6点组(P〈0.005),手指6点组血尿阳性率高于6+4组(P=0.005)。按不同年龄和PSA水平分组后,PSA〉20IXg/L组的前列腺癌检出阳性率高于〈10μg/L和10~20μg/L组(P〈0.0125);〉80岁组的前列腺癌检出阳性率也高于〈70岁组(P〈0.025);同时DRE阳性和TRUS可疑组的前列腺癌检出阳性率也均高于阴性组(均P〈0.05)。而各分层分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对国内临床就诊人群,初次穿刺活检者采用10点的前列腺扩充穿刺即可,部分临床局部进展或前列腺体积较小者,采用6点穿刺足够诊断需要。对未细分穿刺人群简单的统一采用12点以上的穿刺方式不应是最佳选择。
- 张世革吴烨王久林乔迪丁毅
-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穿刺活检穿刺方法阳性检出率
- 老年人下尿路疾病316例视频汽化电切术的应用
- 2001年
- 丁毅周志耀张世革乔迪吴烨
- 关键词:下尿路疾病老年人
- 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 2002年
- 丁毅周志耀张世革乔迪吴烨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汽化电切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