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商丘市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对26所中等职业学校9 852名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
- 田华
-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GPS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6
- 2012年
-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迅速,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是其重点和突破口。分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讨论现行课程体系的不足,并基于岗位需求,构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GPS课程体系,实践效果显著。
- 张松峰梁建梅田华袁学杰谢春李静袁金涛张素英
-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课程体系
- 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4
- 2014年
- 基础医学课程是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先期课程,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护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医学院校教改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开展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重新确立了培养目标,制定了与之适应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实施效果良好.
- 田华蒋建平李宜川刘国玲
-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课程体系
- FASN在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SN)在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活检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42例,其中28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根治组),14例行直肠癌姑息术(姑息组),选取正常人16例(对照组);分别应用ELISA方法检测正常人及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FASN的浓度。结果:术前直肠癌患者外周血FAS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根治组术后患者血FASN低于术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姑息组术后血FASN水平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高于对照组和根治组术后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癌胚抗原(CEA)、FASN、C反应蛋白(CRP)、便秘史是直肠癌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FASN在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增高,术后患者血FASN水平降低,测定FASN在外周血的表达可能成为早期诊断恶性肿瘤及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张松峰田华潘立新
- 关键词:直肠肿瘤血液ELISA
- 姜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和肾脏排泄功能的影响,阐明姜黄素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模型组(n=28),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24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2)和姜黄素组(n=12)。于用药8周末检测大鼠血糖水平、体质量、肾质量、肾质量/体质量、24h尿微量蛋白清除率(UAER)和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皮质CTGF蛋白表达强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大鼠一般情况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降低(P<0.01),体质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大鼠肾质量、肾质量/体质量、UAER、BUN和Scr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大鼠肾组织着色程度明显减轻,CTGF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大鼠肾小球肥大、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变形病变明显减轻。结论:姜黄素能明显改善大鼠肾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脏CTGF表达有关。
- 田华母传贤尤丽菊郭辉宋玮
- 关键词:姜黄素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VEGF-C和p38MAK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VEGF-C和p38MAK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0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正常乳腺组织VEGF-C和p38MAKP的表达。结果VEGF-C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0),30.0%(3/10),77.5%(31/40);p38MAKP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10),10.0%(1/10),62.5%(25/40)。VEGF-C表达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P=0.900;P=0.850),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0.025);p38MAKP表达与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P=0.586),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0.014;P=0.001);VEGF-C与p38MAKP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VEGF-C和p38MAKP参与了乳腺癌发生发展和癌细胞的淋巴道浸润、转移,二者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靶目标。
- 田华张喜凤
- 关键词:乳腺癌
- 中成药所致药疹8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分析本院近2a来中成药所致87例药疹的主要临床特征。方法:对87例中成药所致药疹患者的皮疹类型、发疹时间以及致敏药物的种类、剂型、给药途径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中成药致敏药物以注射剂引起药疹最多(51.72%);双黄连粉针剂引起药疹最多见(31.03%);最常见的皮疹类型为荨麻疹型(50.57%);87例全部治愈。结论:中成药所致药疹增加,提醒临床医生注意预防。
- 梁建梅田华
- 关键词:中成药
- 川芎嗪对CIA大鼠足爪组织MMP-13蛋白表达及血清VEGF、IL-17和IL-23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治疗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Ⅱ型胶原诱导CIA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与药物处理组,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检测足爪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蛋白的表达;HE染色观察不同剂量的TMP对CIA大鼠足爪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ELISA法检测CIA大鼠血清中VEGF、IL-17和IL-23的含量。结果:与CIA组相比,CIA+TMP(100 mg.kg-1)组大鼠体重明显回升(P<0.01),足爪组织胞浆中MMP-13蛋白表达降低了31.82%(P<0.01),大鼠足爪皮下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清中VEGF、IL-17和IL-23的含量分别降低了33.33%、27.40%和33.33%(P<0.01)。结论:TMP(100 mg.kg-1)对CIA大鼠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MMP-13蛋白表达,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及血管增生,降低VEGF、IL-17和IL-23的产生有关。
- 田华张松峰芦琨母传贤沈永杰
- 关键词:川芎嗪基质金属蛋白酶13白细胞介素类
- 川芎嗪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IL-6、IL-2水平及关节浸液NO、PGE_2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4年
- 目的观察川芎嗪(TMP)对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arthritis,CIA)大鼠血清及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Ⅱ型胶原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地塞米松组、TMP100mg/kg组及TMP50mg/kg组,每组9只。TMP两组大鼠于造模后第7~35天灌胃给予TMP100和50mg/kg,每天用药1次;地塞米松组肌肉注射给予2mg/kg,每天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静脉注射给予2mL/kg生理盐水,每天1次。观察CIA大鼠足爪肿胀度,用放免法和硝酸还原法检测ClA大鼠血清IL-1、IL.6和IL-2水平及关节浸液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PGE2)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足爪肿胀度明显增加,关节浸液中NO和PGE,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TMP100mg/kg组和地塞米松组足爪肿胀均明显抑制,大鼠血清IL-1和IL-6水平明显降低,IL-2水平明显上升,关节浸液内NO、PGE,含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MP50mg/kg组足爪肿胀明显抑制(P〈0.01),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P100mg/kg对大鼠CIA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ClA大鼠内源性细胞因子活性和炎症局部区域相关炎症介质产生,提高抑炎细胞因子含量,诱导炎性细胞因子网络趋于平衡,从而对大鼠ClA发挥治疗作用。
- 母传贤刘国玲田华李宜川黄一聆
- 关键词:川芎嗪胶原性关节炎
-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通过对河南省12所职业院校6 028名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方法现状,比较了中职生、高职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 梁建梅田华
- 关键词: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