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喆

作品数:25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3篇胰腺
  • 10篇坏死
  • 10篇腹腔
  • 10篇腹腔镜
  • 8篇胰腺坏死
  • 8篇胰腺炎
  • 8篇腺炎
  • 7篇感染性
  • 7篇感染性胰腺坏...
  • 6篇手术
  • 5篇急性胰腺炎
  • 4篇坏死性
  • 3篇入路
  • 3篇术后
  • 3篇清创
  • 3篇外科
  • 3篇微创
  • 3篇夹持
  • 3篇肝脏
  • 2篇胆管

机构

  • 2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25篇王喆
  • 19篇李非
  • 14篇曹锋
  • 11篇李昂
  • 10篇高崇崇
  • 7篇张超
  • 7篇王晓辉
  • 3篇梁阔
  • 3篇李嘉
  • 3篇刘殿刚
  • 2篇仝小刚
  • 2篇王硕
  • 2篇刘东斌
  • 2篇武力勇
  • 2篇刘家峰
  • 2篇郑亚民
  • 2篇方育
  • 2篇王悦华
  • 1篇刘希
  • 1篇王喆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腹腔镜下的肝脏牵开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腹腔镜下的肝脏牵开装置,其至少包括能够改变保持部(1)的工作位置的牵拉吊索(2),所述牵拉吊索(2)通过牵拉调节组件(4)与所述保持部(1)连接,所述牵拉调节组件(4)通过分别调节至少两条所述牵拉吊索(2)...
王喆曹锋李非
痴呆诊断相关的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痴呆诊断相关的标志物及其应用。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痴呆诊断相关的标志物。本发明具体公开了非磷酸化Clusterin蛋白和/或检测待测样本中非磷酸化Clusterin蛋白的物质和/或检测待测样本中...
王喆 李和洁 李毓 梁文平武力勇 韩超
急性胰腺炎感染性坏死的外科处理进展被引量:14
2017年
急性胰腺炎(AP)感染性坏死是AP局部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其病死率高达10%-20%。传统的开放下清创手术曾是临床上唯一的治疗方式,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往往预后不佳,如今更倾向于采用保守治疗和微创手术的方式。AP感染性坏死的治疗可以总结为3D,即延期、引流及清创(delay,drain,debride)。患者通常首先于ICU接受治疗,而一些外科干预治疗往往可暂缓进行。经皮穿刺引流往往在治疗的初期最先应用,而需要进行坏死组织清除术则可选用腹腔镜下手术清创或视频辅助后腹腔镜手术清创等方式。开放手术坏死组织清除术现今府用已较少.只在一些难治性患者中有所应用。急性胰腺炎感染性坏死的处理方式并非单纯的外科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问题。本文就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王喆李非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
不同手术入路在腹腔镜胰腺坏死组织清创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在腹腔镜胰腺坏死组织清创中的应用指征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接受腹腔镜胰腺坏死组织清创术治疗的213例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手术入路进行分组:腹膜后入路组123例,男性73例,女性50例,年龄(51.3±12.4)岁;网膜囊入路组59例,男性32例,女性27例,年龄(48.3±14.2)岁;联合入路组23例,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54.3±19.7)岁;消化道入路组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50.2±12.5)岁。收集各组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腹膜后、网膜囊、联合、消化道入路组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分别为(44.3±22.8)、(47.3±24.3)、(52.6±21.2)、(51.2±30.1)d;手术时间分别为(52.3±26.4)、(64.3±29.2)、(82.8±24.7)、(78.2±38.1)min;中位出血量分别为18、33、42、30 ml;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为(2.5±1.6)、(3.8±1.8)、(3.7±2.0)、(8.4±3.9)d;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级及以上)发生率分别为10.6%(13/123)、10.2%(6/59)、17.4%(4/23)、1/8,病死率分别为4.9%(6/123)、3.4%(2/59)、4.3%(1/23)、0。所有入组患者术后总体病死率为4.2%(9/213),无中转开腹患者。结论个体化选择最优腹腔镜胰腺坏死组织清创手术入路对改善IPN患者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高崇崇李非曹锋王晓辉李昂李鸿雁王喆张超卢炯地王硕梅文通
关键词:感染性胰腺坏死腹腔镜手术入路
坏死性胰腺炎合并结肠并发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发生结肠并发症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的403例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73例,女性130例,年龄(49.4±15.4)岁(范围:18~90岁)。其中胆源性胰腺炎199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110例,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94例。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对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诊治。根据患者有无结肠并发症将患者分为结肠并发症组和无结肠并发症组。结肠并发症组患者采取抗感染、肠外营养支持、保持引流管通畅、末端回肠造瘘等方式进行治疗。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匹配。分别通过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组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403例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出现结肠并发症53例,包括结肠漏23例,结肠梗阻15例,结肠出血21例。PSM后,两组各有53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和入院时临床特征具有可比性(P值均>0.05);临床转归方面,与无结肠并发症组相比,结肠并发症组患者接受微创干预的比例[88.7%(47/53)比69.8%(37/53),χ^(2)=5.736,P=0.030]、微创干预次数[M(IQR)][2(2)次比1(1)次,Z=4.638,P=0.034]、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比例[45.3%(24/53)比32.1%(17/53),χ^(2)=4.826,P=0.041]及胰外感染比例[79.2%(42/53)比60.4%(32/53),χ^(2)=4.476,P=0.034]明显增多,需要肠内营养支持时间[8(30)d比2(10)d,Z=-3.048,P=0.002]、肠外营养支持时间[32(37)d比17(19)d,Z=-2.592,P=0.009]、ICU住院时间[24(51)d比18(31)d,Z=-2.268,P=0.002]和总住院时间[43(52)d比30(40)d,Z=-2.589,P=0.013]明显延长。两组患者病死率相近[37.7%(20/53)比34.0%(18/53),χ^(2)=0.164,P=0.840]。结论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出现结肠并发症可导致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外科干预次数增多,积极的外科干预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曹锋卢炯地李昂张超王喆高崇崇王晓辉李非
关键词:胰腺炎外科手术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肝被膜下血肿破裂出血一例被引量:5
2020年
病人,女性,63岁。因间断上腹部疼痛伴皮肤黄染8个月余,加重5个月余于2019年5月6日入院。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7 g/L,红细胞压积为37.6%,白细胞4.26×10^9/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175I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558 IU/L。
史江海刘东斌仝小刚刘家峰梁阔方育王喆王晓辉王悦华李非
关键词:肝破裂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腹腔镜辅助经网膜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疗效分析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评价"一步法"腹腔镜辅助经网膜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LATLSD)治疗胰周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实施LATLSD治疗的35例IPN病人资料,所有病例坏死积液均集中于胰周区域。观察术后24 h及术后1周生命体征及炎症指标。结果 35例病人均成功进行手术,初次手术时间为(78.9±25.3)min,出血量为20(10~600)ml,初次手术引流管数量为(3.8±1.0)根。平均手术次数(2.3±1.6)次。平均住院时间为(44.8±32.2)d。34例(97.1%)病人脓液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7.1%(6/35),其中新发器官功能障碍4例(1例同时发生腹腔出血),胃漏、结肠漏各1例;发生Clavien-DindoⅢ级及以上并发症5例(14.3%)。病死率为5.7%(2/35),治疗成功率为94.3%。病人术后24 h白细胞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10.6±6.6)×109/L vs.(12.6±6.3)×109/L,P<0.01],而各项生命体征及炎症指标(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在术后1周显著好转。结论 "一步法"LATLSD治疗胰周IPN安全、有效。
曹锋李昂刘殿刚段宁高崇崇武玉多丁乙轩王喆李非
关键词:胰腺炎感染性胰腺坏死腹腔镜网膜囊
外周CLU作为靶点在降低脑Aβ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外周CLU作为靶点在降低脑Aβ中的应用。具体地公开了外周CLU作为靶点在制备用于预防、改善或治疗Aβ相关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以RNAi介导的基因敲低方法为例,阐述了下调外周CLU对减少脑中Aβ负荷的作用...
王喆吴伊丽梁文平车荣波刘希李毓张韵宋伟宏
术后胰瘘的药物预防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近年来,胰腺切除术后的患者病死率已降低至5%以下,但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30%-50%。术后胰瘘和腹腔脓肿均为胰腺切除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0%~28%。对胰腺生理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及新药物的开发应用使胰瘘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本文就这方面进展做一综述。
王喆李非
关键词:术后胰瘘药物预防生长抑素
一种腹腔镜下的肝脏牵开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腹腔镜下的肝脏牵开装置,其至少包括能够改变保持部(1)的工作位置的牵拉吊索(2),所述牵拉吊索(2)通过牵拉调节组件(4)与所述保持部(1)连接,所述牵拉调节组件(4)通过分别调节至少两条所述牵拉吊索(2)...
王喆曹锋李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