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华
- 作品数:41 被引量:883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中国壮族人群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频率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了解凝血酶原基因(prothrombinfactorⅡ,FⅡ)3′UTG20210A变异在中国壮族人群的分布频率及在心脑血栓患者中是否具有突变“优势”,试图证明该突变点是否与动脉血栓形成相关。方法通过小规模的“群体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分析方法,调查76例缺血性脑卒中及23例心肌梗塞患者与106名无血栓病史健康对照者的FⅡG20210A变异。结果患者及健康对照均为FⅡG20210G纯合子,未发现任何FⅡG20210A变异者。结论106名壮族正常人与99例缺血性脑卒中及心肌梗塞患者中不存在FⅡ3′UTG20210A变异;FⅡG20210A变异不足以作为中国人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 常建华马越张广森
- 关键词: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频率
- CPP-Id-DC疫苗对淋巴瘤荷瘤鼠的免疫治疗作用和对淋巴瘤细胞攻击的免疫保护效应
- 2007年
- 目的了解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淋巴瘤荷瘤鼠的免疫治疗作用及疫苗免疫对淋巴瘤细胞攻击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将小鼠淋巴瘤A20细胞接种BAL B/c小鼠,建立荷瘤鼠模型,分别接种Id-DC和CPP-Id-DC疫苗,观察荷瘤鼠肿瘤大小变化及生存时间。小鼠预先分别接种Id-DC和PP-Id-DC疫苗,然后以A20细胞攻击,观察其成瘤率及生存时间。均注射PBS作为对照。结果接种PBS的荷瘤鼠肿瘤生长快,中位生存时间为33.4 d;接种Id-DC的荷瘤鼠,个别小鼠肿瘤生长减慢,中位生存时间为40.4 d,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接种CPP-Id-DC的荷瘤鼠肿瘤生长明显减慢,5只小鼠中,1只肿瘤停止生长,1只肿瘤逐渐缩小、消退,90 d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0.8 d,明显长于PBS对照组和Id-DC接种组(P<0.01)。以Id-DC预防接种的小鼠予A20细胞攻击后大部分成瘤(4/5),成瘤时间为7~12 d,较PBS对照组略延长,中位生存时间为44.8 d;CPP-Id-DC接种组小鼠60 d内均无肿瘤生长。结论CPP-Id负载的DC疫苗治疗B细胞淋巴瘤优于单纯Id负载的DC疫苗,可以提高抑瘤率和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可在小鼠体内产生对A20淋巴瘤细胞攻击的免疫保护。
- 常建华史艳侠张晓实姜文奇管忠震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疫苗独特型淋巴瘤
- CPP-Id体外冲击DC对CTL增殖及杀伤活性的诱导作用被引量:1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一种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能激活并刺激初始(na-ive)T淋巴细胞抗击外来微生物及肿瘤,在诱导免疫应答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体外检测不同抗原负载的DC刺激小鼠TC的增殖、诱导肿瘤特异性CTL分泌INF-γ的量以及对A20细胞的杀伤实验,探讨DC体外活化TC的效应。方法:混和淋巴细胞反应(MLR)用MTT法检测不同抗原负载后的DC体外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增殖率;LDH法检测不同抗原负载后的DC诱导同种异体CTL的特异性杀伤活性;ELISPOT法检测活化的TC分泌INF-γ的能力。结果:在DC∶TC=1∶10时,CPP-Id-DC-TC(320%±15%)的增殖率明显高于Id-DC-TC(57%±10%)(P<0.005);CPP-Id-DC-TC对A20细胞的杀伤率(58%±10%),明显高于其对B16细胞(8.2%±1.2%)(P<0.001)及Id-DC-TC对A20细胞的杀伤率(21.6%±8.6%)(P<0.005);CPP-Id-DC-TC组产生的斑点数(96±8)个比Id-DC-TC组(31±6)个及单纯TC组(9±2)个产生的斑点数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PP-Id体外冲击DC后,可以诱导CTL的增殖及杀伤活性增强。
- 常建华史艳侠李进张晓实刘冬耕姜文奇管忠震
- 关键词:增殖率杀伤活性
- 基于CT的放射组学方法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反应
- 目的 探讨放射组学特征作为PD1 抑制剂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预后预测参数的应用。方法 总共有43 名接受PD1 抑制剂(nivolmab,3 毫克/千克q2w 或240 毫克q2w)治疗的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
- 王升平于慧王佳蕾龚敬郝雯常建华彭卫军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法疗效评估
-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研究被引量:54
- 2005年
- 背景与目的: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基因酪氨酸激酶域的体细胞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on鄄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的敏感性密切相关。这些突变均发生在酪氨酸激酶域的ATP结合域附近,突变为19号外显子上的缺失突变,或18和21号外显子上的替代突变。研究发现,日本患者的突变率高于美国患者的突变率。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中国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中EGFR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04年7月到10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52例可手术的NSCLC患者的新鲜组织标本,包括肿瘤组织标本和来自同一患者相应的正常肺组织标本。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吉非替尼治疗。采用PCR技术扩增EGFR基因的19和21号外显子,从正反两个方向对扩增片段进行DNA测序和分析。结果:52例1NNNSCLC患者中10例(19.2%)患者EGFR基因酪氨酸激酶域存在体细胞突变。10例突变中包括7例(70%)发生于19号外显子上的缺失突变,另外3例(30%)发生于21号外显子上的替代突变。腺癌(6/23,26.1%)、腺鳞癌(2/5,40.0%)和支气管肺泡癌(2/4,50.0%)的突变率高于鳞癌(0/20,0.0%)的突变率(P=0.025);非吸烟者的突变率(7/17,41.8%)高于吸烟者的突变率(3/35,8.6%)(P=0.009);而女性患者突变率(3/13,23.1%)与男性患者突变率(7/39,18.0%)无显著性差异(P=0.697)。结论:中国NSCLC患者EGFR的突变率较高,与日本患者的突变情况相似,明显高于高加索人种。
- 潘振奎张力张星王欣李宁徐菲常建华管忠震
- 关键词:肺肿瘤非小细胞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吉非替尼突变
- 免疫抑制性调节细胞CD4+CD25+TR对DC、CIK、LAK细胞功能的影响
- 背景及目的:目前认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常伴随免疫抑制,CD4+CD25+-Tregs是新鉴定的新型免疫抑制性调节细胞,在肿瘤的免疫抑制及免疫逃逸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课题组已经发现它在初治B—NHL外周血中...
- 史艳侠张晓实夏建川刘冬耕史泓浏李永强曹弃元程霞常建华张东生洗历坚管忠震姜文奇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树突状细胞CIKLAK
- 文献传递
- 细胞穿透肽-Id CTL表位融合肽DC疫苗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实验研究
- 恶性淋巴瘤起源于正常的淋巴细胞,所有的B淋巴细胞表面都表达特异的独特型免疫球蛋白抗原(IdiotypeId),而且这种抗原具有自身免疫原性。当淋巴细胞恶变时,其表面的Id仍保持其原有的特性。由于肿瘤往往是单克隆起源的,B...
- 常建华
- 关键词:淋巴瘤细胞穿透肽疫苗疗法
- 文献传递
- 可溶性L-选择素与急性白血病被引量:1
- 2002年
- 常建华
- 关键词:可溶性L-选择素急性白血病血浆浓度免疫逃逸
- 肺支气管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 2012年
- 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所有肺恶性肿瘤的20%,可分为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小细胞肺癌为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常见的类型。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细胞神经内分泌形态及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现就其临床病理特点、分子特征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郑容亮常建华
- 关键词:肺肿瘤神经内分泌
- 凝血酶原基因3'-UTG20210A变异与中国人种脑血栓病关系及其变异频度研究
- 2004年
- 目的了解FG20210A基因变异与中国人脑动脉血栓形成的关系,该基因变异是否脑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在中国汉族人种的分布频率。方法49例首发脑动脉血栓形成40~78岁患者及46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FG20210A突变分析。结果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均为FG20210G纯合子。结论中国汉族人脑动脉血栓形成患者中不存在FG20210A变异,FG20210A突变不足以构成脑动脉血栓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发病原因。
- 周晓红李东风蒋文玲常建华郑芷萍王丽娟罗宪玲
-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