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琦

作品数:13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甘肃北山
  • 5篇地质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定年
  • 4篇找矿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锆石
  • 3篇化学特征
  • 3篇基性
  • 3篇基性岩
  • 3篇成矿
  • 2篇地质意义
  • 2篇岩墙
  • 2篇岩墙群
  • 2篇岩体
  • 2篇杂岩
  • 2篇杂岩体
  • 2篇找矿远景
  • 2篇水系沉积物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长安大学
  • 4篇西安地质矿产...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韶关学院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作者

  • 13篇齐琦
  • 10篇杨建国
  • 8篇王小红
  • 8篇王磊
  • 7篇谢燮
  • 4篇李文明
  • 2篇余吉远
  • 2篇全守村
  • 1篇张新社
  • 1篇董英
  • 1篇杨生飞
  • 1篇冯旻譞
  • 1篇曾磊
  • 1篇过磊
  • 1篇高波
  • 1篇刘德民
  • 1篇高永伟
  • 1篇王永和
  • 1篇王永和
  • 1篇张戈

传媒

  • 2篇中国地质
  • 2篇西北地质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新疆地质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北山地区岩墙群的初步研究
初步的年代学研究认为辉绿岩墙形成于晚石炭世,而石英闪长岩岩墙形成于早二叠世,结合地球化学数据,辉绿岩墙推测为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组成部分,而石英闪长岩墙推测是裂谷闭合导致地壳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随着地壳物质发生分层流变、...
齐琦王永和余吉远卜涛计波
关键词:岩墙群发育特征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文献传递
甘肃北山地区铜镍矿成矿特征与找矿模型
杨建国谢燮王小红齐琦
甘肃北山牛圈子地区基性岩墙群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7
2017年
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获得甘肃北山牛圈子地区辉绿岩中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313.6±3.3)Ma(MSWD=0.61),为晚石炭世,代表岩墙侵位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高Mg、贫K,P和Ti,富集不相容元素,亏损相容元素,Nb,Ta明显亏损等特点,具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特征。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其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晚石炭世牛圈子地区处于伸展拉张的构造背景。通过对比天山和本地区岩体的主微量和稀土元素认为,其可能是晚石炭世天山大火成岩省的组成部分,为晚石炭世塔里木地幔柱作用的产物。
齐琦王永和余吉远刘德民过磊计波冯旻譞杨建国王磊
关键词:甘肃北山大火成岩省岩墙群LA-ICP-MS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不同机器学习方法优劣对比:以宁强县大安镇为例
2025年
【研究目的】地质灾害的孕育和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带来一定困难。随着AI技术的发展,智能算法能更准确地计算地质灾害孕育与诱发因素之间的多元复杂非线性关系,大大提高了地质灾害危险性模型的准确性,在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逐步得到应用。【研究方法】本文结合宁强县大安镇野外地质调查数据,挑选与地质灾害发生密切相关的12种致灾因子,即高程、坡度、坡高、坡向、坡型、工程地质岩组、断裂距离、水系距离、道路距离、植被覆盖、降雨及地震动峰值等作为危险性分区评价因子。通过构建样本集,运用贝叶斯、随机森林、策略梯度神经网络、KNN和神经网络算法这5种模型进行宁强县大安镇地质灾害危险性建模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贝叶斯模型(AUC 0.894)表现最好,绝大多数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位于评价的极高和高危险区,且贝叶斯模型计算结果达到预测精度评价要求。【结论】在宁强县大安镇地质灾害样本数目很少的情况下选择贝叶斯算法模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具有可行性的。
冯旻譞毛伊敏贾俊齐琦孟晓捷刘港高波高满新
关键词:地质灾害
甘肃北山大山头南基性-超基性杂岩体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大山头南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位于北山褶皱带东段,侵位于长城系古硐井群变质岩中。岩相分带明显,主要包括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相、辉长岩-橄榄苏长辉长岩相和橄榄二辉岩-纯橄岩相。铜镍矿化主要赋存于橄榄二辉岩-纯橄岩相中。岩石化学特征显示K2O、Na2O、TiO2含量较低,Mg#值介于0.74~0.85之间,MgO/FeOT的值介于1.6~3.1之间,属于铁质镁铁-超镁铁岩;AFM图解显示该岩体具拉斑玄武岩的演化趋势;稀土元素总量较低,介于6.37×10-6~37.51×10-6之间;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元素稍富集的右倾型,LREE/HREE比值介于3.03~4.11之间,轻重稀土发生了明显的分馏;采用SHRIMP锆石U-Pb方法,获得杂岩体辉长岩中锆石U-Pb年龄为374.3±3 Ma(MSWD=0.92),表明该岩体侵位于中晚泥盆世,与形成大型镍矿床的黑山岩体年龄一致,形成于洋壳俯冲阶段。该年龄的获得不仅对北山乃至中亚造山带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北山褶皱带东段铜镍找矿提供了新的方向。
王磊杨建国王小红齐琦全守村李文明叶美芳谢燮姜安定
关键词:锆石SHRIMP甘肃北山
甘肃北山炭山子-黄草泉一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被引量:37
2016年
依据甘肃北山炭山子—黄草泉一带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分析了区内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其元素的相关性,认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主要受断裂、地层及岩浆岩3种因素控制,即主要受大山头断裂带和庙庙井断裂带,蓟县系、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大山头、三个井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及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的控制。根据异常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圈定出4处具较好找矿潜力的远景区,即大山头铜镍找矿远景区、三个井铜镍找矿远景区、庙庙井金铜钨钼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黄草泉东金银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王磊杨建国王小红齐琦张洲远张乐谢燮杨涛杨生飞胡兆国
关键词: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找矿预测甘肃北山
甘肃北山大山头南花岗闪长岩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方法,首次获得大山头南出露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的^(206)Pb/^(208)Pb加权平均年龄为(386±6)Ma(MSWD=1.06),代表该岩体的成岩年龄,即大山头南花岗闪长岩岩体形成于中泥盆世。于此同时,首次获得了花岗闪长岩中部分继承锆石的年龄为(885±20)Ma(MSWD=1.18),该年龄是新元古代构造热事件的反映。该岩体成岩年龄介于其北侧的大山头超镁铁岩体(397±4)Ma和大山头南超镁铁岩体(374±3)Ma之间,结合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中晚泥盆世期间不仅有中酸性岩浆侵位,同时沿大断裂带也有部分镁铁-超镁铁岩侵位,中酸性岩体与镁铁-超镁铁岩体可能具有类似的地质背景,即它们均形成于后造山或同造山晚期阶段。
王磊杨建国王小红齐琦谢燮
关键词:锆石SHRIMPU-PB定年甘肃北山
甘肃北山怪石山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杂岩体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定年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近年来于甘肃北山地区新发现的怪石山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北山裂谷带中西段,大山头–岗流脑子–平头山南深大断裂北侧。岩体侵位于蓟县系平头山组薄层大理岩中,出露面积仅0.01 km^2,平面形态呈长轴北西走向且较规则的椭圆状,岩相分异明显,由伟晶状角闪辉长岩、细粒辉长岩、中粒辉长岩、橄榄辉石岩、辉石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等岩相组成,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二辉橄榄岩中。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怪石山杂岩体各类岩石是拉斑玄武岩系列同源岩浆分异的产物,以高CaO、MgO、Fe Ot,且SiO_2、Al_2O_3变化大,低Ti O_2、m/f、ΣREE及不相容元素,具明显的Nb、Th负异常为特征。采用锆石离子探针微区原位(SHRIMP)法获得辉长岩中锆石U-Pb年龄为358.6±3.9 Ma,表明该杂岩体的侵位及矿化作用发生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这一年龄数据与四顶黑山和黑山铜镍矿化岩体成岩成矿年龄近于一致,表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是甘肃北山地区一个重要的铜镍成矿作用时期,它与新疆北山和东天山地区二叠纪大规模铜镍矿化作用发生时期明显不同。
杨建国王磊谢燮王小红齐琦姜安定张洲远
关键词:甘肃北山
甘肃北山中带西段成矿系列划分及时空分布特征
北山地区位于内蒙古、甘肃、新疆的交界地带,向西与天山及阿尔泰山相连,向东延至内蒙阿拉善地区.大地构造上属中亚造山带南缘,是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中朝板块陆缘结合部位(何世平等,2005;左国朝等,2003).研究区位于...
王磊杨建国王小红齐琦
关键词:成矿系列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文献传递
利用Sentinel-1A数据监测大西安2019~2022年大西安地表形变被引量:4
2023年
西安是中国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集中发育的地区之一。西安市的地面沉降与地下水超采密切相关。近年来,西安市持续开展的地下水人工回灌,地下水位有所恢复。笔者采用小基线集干涉测量InSAR技术对西安城区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的47景升轨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西安地区最新的地面形变特征。研究发现,随着地下水位回升,西安市目前地面沉降已经有效缓解,典型沉降区鱼化寨、电子城等已经出现了地面回弹现象,大范围的地面沉降几乎不可见,仅在城区东南处见零星分布的沉降区。地下水位变化是导致地表回弹的重要原因。无论是电子城区域还是鱼化寨区域,其地表抬升形变已经度过土层快速变形的弹性形变时期。总体回弹量在安全范围,对周边的地铁及建筑的影响有限。
冯旻譞齐琦董英曾磊张新社刘文辉李勇王涛张戈
关键词:地面沉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